在我国,马铃薯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农民致富的希望。而你知道?一种名为“抱窝栽培法”的新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马铃薯的种植方式和产量。这种方法不仅能让一颗马铃薯变成“土豆之王”,还能够提高亩产量达40005000公斤!想知道这背后的秘密?接着往下看!
种植技术推广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近年来工业和服务业不断发展,但我国依旧以农业为根基,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非常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而马铃薯就是其中之一。
马铃薯作为一种高产粮食作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之一,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高产量,让马铃薯被称为“土豆之王”,也让我国一直致力于马铃薯的种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种植马铃薯的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从传统的种植方式,到现在的“抱窝栽培法”,可以说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而这种“抱窝栽培法”也是在长期的种植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让南北方在种植时间上也存在差异。
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候温暖,在12月份就可以开始种植马铃薯,而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直到23月份才能开始种植。
而在东北和西北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漫长,春季来临时,地表仍然冰冷坚硬,所以一般要等到4月份左右才能开始种植马铃薯。
抱窝栽培法则是利用马铃薯自身的特点,通过整薯栽培,充分发挥马铃薯多芽的优势,从而使产量提高一倍以上。
这种栽培方法经过多年验证,简单实用,适合广大农民朋友使用,但是要想充分发挥其优势,也并非易事,所以学习和交流种植经验,将会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传统种植方法的改进马铃薯的传统种植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整地种植”,一个是“播种间距”。
整地种植顾名思义,就是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整平、施肥等工作,为后期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而播种间距则是指,在马铃薯的种植中,每一株马铃薯之间需要留出的距离,这个距离关系到马铃薯之间的生长空间,如果间距过小,就会造成争根夺水现象,让马铃薯个头小、产量低。
整地种植和播种间距都是为了提供给马铃薯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如果只依靠这两点,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后期生长中,由于马铃薯结薯根系的特殊性,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马铃薯进行培土,而如果没有及时培土,就会造成部分结薯根系暴露在外,被阳光直射而变绿,影响品质。
如果培土过厚,就会让马铃薯窒息,从而影响生长,所以掌握适宜的培土时机和盖土厚度也是传统种植方式的一部分。
但是就算掌握了这些,如果不施肥,就会让马铃薯难以生长,施肥时需要施足底肥,让马铃薯可以在春季生长出强壮的茎叶。
底肥不足的话,春季生长出的茎叶,就会在夏季结薯时缺乏养分,从而影响产量,所以施肥、盖土厚度、培土时机等,都是传统种植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我国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很多农民朋友只能依靠这些传统的方式进行马铃薯的种植,但是这些传统方法也有着自身的缺点。
就是对肥料的利用率不高,由于土壤深厚,在施肥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寸土地都能均匀分布肥料,往往会造成部分土地肥料过多,而有些土地肥料不足,从而造成浪费。
就是施肥时间不合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知识,很多农民朋友往往无法判断何时施肥,从而造成施肥过早或者过晚,让肥料无法发挥最大效用。
还有就是耕作方式粗放,不施用机械设备进行耕作,就只能依靠人力进行翻耕,而人力翻耕肯定无法做到均匀整齐,从而影响后期马铃薯的生长。
这些传统方式上的缺点,也让马铃薯的个头普遍偏小、产量低,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东方大国农业部门开始推广一种新的栽培方法——“抱窝栽培法”。
抱窝栽培法“抱窝栽培法”是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马铃薯栽培方法,其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整薯栽培来利用马铃薯自身的优势,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马铃薯本身就是一种多芽植物,一颗完整的马铃薯就可以产生数十个芽,每一个芽都能独立发育成一株新植物,所以只要掌握好“抱窝栽培法”,就能让一颗马铃薯产生数十颗马铃薯。
这种全新的栽培方式,不仅能让单株产量提高一倍以上,还能让每亩产量达到4000-5000公斤左右,比传统方法多出2000公斤以上!
并且这种“抱窝栽培法”经过多年的验证,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可靠的技术,其操作简单、见效快,是广大农民朋友提高产量的良好选择。
但是要想通过“抱窝栽培法”来提高产量,也并非易事,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抱窝栽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如何进行“抱窝栽培法”1.选择种子要想通过“抱窝栽培法”来提高产量,就需要选择一种适合该方法进行栽培的种子,而选择种子的标准就是芽眼多、整齐均匀、无病虫害。
因为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整颗马铃薯来进行播种,所以选择芽眼多、整齐均匀的种子,就能让每颗马铃薯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底肥施足通过“抱窝栽培法”来提高产量,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施足底肥,因为这种栽培方式要求在最初进行种植的时候,就要在坑内施入大量底肥。
适宜的底肥配方应该是:腐熟厩肥3车、过磷酸钙150公斤、氮钾复合肥150公斤、硫酸钾80公斤,将这些肥料混合均匀后施入坑内,为后期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3.适宜的间距虽然“抱窝栽培法”主要是依靠整颗马铃薯进行播种,但是每颗马铃薯之间还是需要留出一定间距,以保证每颗马铃薯都能拥有充足养分。
通常情况下,每行之间应保持70-80厘米,每颗马铃薯之间应保持30-40厘米,如果地力较好,可以将行距缩短至60厘米,将株距缩短至20厘米左右。
4.盖土厚度盖土厚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播种时的盖土厚度,一个是生长中后期对根系的覆土厚度。
一般情况下,在播种时,地表需要盖土2-3厘米厚,以保证根系正常呼吸,并防止阳光直射到结薯根系上,让其产生绿皮影响品质。
而在生长中后期,需要及时对那些暴露在外面结薯根系进行覆土,以增加结薯根系数量和单个马铃薯重量,所以对盖土厚度和时机也需要把握好。
5.适时培土适时培土是“抱窝栽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结薯根系形成期间,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覆土,以防止阳光直射产生绿皮影响品质。
并且在结芽之后10-15天内,需要再对其进行一次培土,以增加结芽数量,从而增加产量,所以农民朋友需要根据生长情况,对马铃薯进行适时培土和追肥工作。
6.喷施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常见的肥料,可以为植物提供磷元素和钾元素,而这两种元素都是植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可以促进植物根系发育,提高植物抗逆性。
所以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喷施,在浇水的时候再结合喷施,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从而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单个马铃薯重量。
7.浇水和排涝管理浇水和排涝管理同样是“抱窝栽培法”中的重要环节,在浇水的时候,要将水均匀浇灌在每一个坑内,以增加每颗马铃薯吸收养分的机会。
而在雨季或者冬季,要做好排涝工作,以防止坑内积水造成烂根烂肠,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合理浇水和排涝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抱窝栽培法”的推广,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效果显著,值得每位农民朋友尝试。想要真正掌握这一技术,还需要不断学习和交流。你们觉得这种新技术能否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