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期,40岁依靠战功不断累积,能被提拔为正军职,在军中也是凤毛麟角。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东海舰队快艇支队任职的张逸民,一年晋升一次,三年从团职升为副师、正师、正军职等。
这样的晋升速度,在和平时期立下战功是很容易被提拔起来的,像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到七十年初,已经担任大军区副职。
他的战功可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指挥6次海战,取得击毁敌人舰船3艘半的成绩,在海军可是出类拔萃的。陆军有树立的典型,作为海军也是紧随其后,甚至成为海军标兵。
如果相比战争年代,或许这些战功“微不足道”,因为那时候的战斗英雄实在太多。可和平时期,即便是有战斗,也都是局部,能抓住机会建功立业,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
自1955年参加第一海战取得歼敌一艘舰船后,他就成为快艇支队的英雄人物,无论是职务还是军衔也不断提拔。
1968年,才担任快艇支队政委不足一年的他,就接到新调令,担任舟山基地政委。一开始,考虑到自己资历浅,不少都是过去的老上级,更是老资格。后来,也考虑到自身有三大优势,表示服从组织安排。
他认为自己的优势是,年轻学习能力强;作战经验丰富,拥有陆军和丰富的海战经验;自己有主见,不随大流。他认为自己的长短处相比,长处是主流,也是驱动他接受任命的直接原因。也存在短处,希望认真对待,并给上级提出三条意见。
他原因到舟山基地上任,但不是直接担任政委,而是希望上级给他半年适应期,也就是缓冲,先担任副政委,熟悉了解舟山情况;如果自己在这段时间干出成绩,他就提拔起来,如果没有成绩,免职就行。
像他这样提出这样意见的干部,还真不多,作为东海舰队司令员刘浩天也是第一次遇到。明明可以提拔到正职,非要先从副职干起。要知道副职与正职是不一样的,正职可能就是决策人。一般情况下党委书记都是由政委担任,担任副职如何开展工作。
他提出让原政委先不要调任,而是留下传帮带一段时间,原政委、司令当时的境遇不好,有人抓着他们的问题不放。为此,他建议基地召开扩大会议,对原司令、政委不要再纠缠,不要抓着问题不放。
对于他提出的意见,上级经过考虑后,一一同意。
他担任几个月副政委,名义上是副职,实际上按照正职来负责工作,基地党委会也是在他的建议下召开等。1969年,被正式任命为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