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上兵伐谋”,对于高明的决策者而言,征服他国乃至改写历史不一定非要大动兵戈,有时一些精妙的微操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笔者向来以为,先秦时代便是中国谋略的巅峰,即便后来有过局势更为复杂的历史时期,规模更为宏大的战争,却再也无法复刻先秦时期那种波澜壮阔的传奇感与史诗感。
那么,何谓高端的谋略呢?我们从两件事中便可窥得一斑。
众所周知,郑国的霸业始于郑庄公姬寤生,真正为霸业铺平道路的却是他的父亲郑武公姬掘突。历史上,郑武公并非声名十分显赫的君王,但他的确是个非常有头脑和手腕的人,甚至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典型的“成大事者”——为达目的可以随时付出任何牺牲,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抛弃的。
郑武公在位期间高举“尊王”、“爱民”两面大旗,一步一步地吞并了周边多个附庸国,使得郑国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武公不再满足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折腾,他开始放眼中原。然而,眼下有个相对较为棘手的麻烦,它便是胡国。
这个胡国并非大国,跟郑国之前吞掉的几个附属国一样,都是弹丸之地,却也有着一定的军事实力。此外,它的身份比较特殊:该国从殷商时代便已存在,与周朝往来密切,《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称之为“宋之故盟也”,由此可见,郑国想要收拾胡国,在军事上无疑是能够碾压的,但就怕一旦不能快刀斩乱麻地解决问题,引来其他一些有实力的诸侯横插一手,拿不下胡国事小,进军中原的计划受挫,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就在这个关头,郑武公做出了一个十分反常的举动:他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胡国,与之结为姻亲。表面上看,他似乎是想用这种方式稳住胡国,这也是当时诸侯国消除外在隐患的惯用手段,本身没什么好奇怪的,然而与重臣私下讨论国家大事时,他却又不止一次地暗示自己仍惦记胡国。君王手底下那些大臣个个都是人精,岂能不知王上的用意?虽话不说破,大伙儿心里却都非常明白。
在群臣之中,有个名叫关其思的老臣,此人可谓是郑武公麾下的首席智囊,被称为“大士”,地位与能力可见一斑。某次高层会议上,郑武公询问群臣:下一步咱们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关其思一听这话,立马就领会了王上的意图,微微一笑,对之曰:胡国。
这就是典型的“你搭台我唱戏”的桥段,这样的君臣配合在历史上曾数不清地上演。戏都做到这份儿上了,你顺着往下演不就完了?怎料郑武公竟不按剧本来,登时脸色大变,竟当场发飙道:我把女儿嫁到胡国,那就是我的女婿国了,自家亲戚怎么能攻打呢?来人啊,给我把这老匹夫推下去砍了!
……没错,郑武公最为倚仗的首席谋士就这么挂了。不仅如此,他还让人把关其思的脑袋送给胡国,后者见状大为感动,再也不对郑国心存防范,甚至连郑军的探子出入胡国要地都跟逛菜园子没区别。结果不难预料:没多久,郑国大军突然来犯,胡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乖乖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史料中提到郑武公曾对臣下解释这番操作,有武将称以郑国的实力灭胡国犹如探囊取物,既然王上一早就决心拿下胡国,牺牲一个关其思不算什么,但为何要先把女儿嫁过去呢?这样一来,您女儿不就成寡妇了吗?
谁料郑武公竟大笑道:还是关其思说得好,国家大事,哪顾得上儿女私情呢?您看,为了君王霸业,在郑武公眼里,自己的女儿都能被当成筹码。
相比之下,齐国名相管仲的手段显然高明得多。
跟本身很有想法和手段的郑武公不同,作为君王,齐桓公本身的业务能力没那么出彩,他最大的优点在于爱才,并当真愿意听取正确的建议。桓公上台伊始,齐国刚刚结束内乱,国力衰微,一边的鲁国更是虎视眈眈,局势很不安稳。齐桓公想抓个典型狠狠教训一顿,让周边国家打消趁火打劫的念头,不过他想法有些清奇:想要征服鲁国,却又不舍得动兵。
桓公想了很久都没有法子,便找来管仲商量对策。按理说,当时的鲁国可不是弱国,齐桓公开的条件就好比想要中头奖却不舍得掏钱买彩票,未免也太过离谱了。不料管仲稍稍一想就说自己有了主意,不过需要齐王密切配合。
几天后,齐王突然下令,要求齐国人不准织绨。
所谓“绨”就是一种由多种丝线混合而成的厚绸子,齐人根本就没几个会造那玩意儿的,它却是鲁国的特产。平时不说,恐怕人们也不会特别关注它,但规定刚出,有人就发现齐王居然穿上了绨袍,居然还每天不重样地换着穿。
要知道,那会儿人们的审美几乎都是由上流社会引领的,王室穿啥,百姓就认为啥高雅。一时间,绨布成了齐鲁大地上的抢手货,有人给齐王献绨布,被齐王赏赐千金。鲁人见状,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活儿,大家地也不耕了鱼也不捕了,一股脑地全都跑去织绨。甚至当时鲁国运送绨的马车卷起的尘土,把整座城市都笼罩了。没多久,鲁国田地荒芜杂草丛生,粮食产量暴跌,人们却仍沉浸在一夜暴富的美梦中。谁料就在这时,齐王脱下了绨袍,也不收别人送来的绨了。
没有了需求就意味着没有了价值,鲁人手中囤积的大量的绨布都成了废品。直到此时他们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被齐国耍了。没多久,鲁国便饿殍遍野,百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跑到齐国避难,不到一年的功夫,鲁国的人口竟下降了一半有余。走投无路的鲁国国君只能屈尊向齐王投降,昔日齐国的心头大患,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地被解决掉了。
这两个小故事代表的只是中国古人高深谋略的冰山一角。俗话说,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本质是为了解决政治利益问题的一种手段。某个角度上讲,人类历史几乎等同于一部战争史,战争的艺术固然令人着迷,然而反过来想,能不动兵戈地解决看似无解的问题,杀人于无形,这才是中国古代先贤们智慧的体现,是比战争更加极致的艺术。
毒教材和双标法又是什么伟大谋略?
五千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战争史。
你选的这两个例子实在是侮辱先贤,我来给你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西汉陈平,一个是论持久战,陈平史载六出奇计,然而暗室密语不足为外人道的六十计也不止,自言多阴谋犯禁忌,阴祸必殃及子孙,论持久战在日方流传甚广,然而却无可奈何地坐看事态完全按文中预言发展,被称为屠龙术,远超金刀计推恩令等,这两个例子一个是阴谋极致,一个是阳谋极致,相当耐人寻味,比你这两例高端吧?
读过《管子》的,就知道管仲是个极擅长替国家理财的政治家。仅通过操弄布帛粮食价格,就能帮助齐国或吞并、或压服周边衰弱的诸侯国。“上兵伐谋”才算个屁啊。管仲本人,是商业炒作手段的开山鼻祖,以国家信用为抵押,建立古代金融体系的先行者。
郑国的谋略是七伤拳,未伤人先伤己,所以五霸七雄中没有郑国。七伤拳与苦肉记还是不一样的。
军事不行经济再强也只能搞个儒家吹的战胜于朝廷,从春秋到战国齐国守着半个山东没有扩张,连鲁国也是被楚国灭的,可见武力兼并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为啥不是科技和科学呀,啥时候厚黑学,隐谋鬼计,残酷的内战斗争和整人的学问,也都是一种极致的艺术了。
我们的人口现在也在下降 有点像
呵呵,和秦国没可比性,只不过是苟延残喘时间长些,所有的阴谋诡计没有本心都是露水,阳光一照,什么都没有了,最后回头一看,自已把自己玩死了
呵呵呵你对美国人日本人试试。看有用吗?只能对中国人用
看看毒教材跟日本学校。。。
如果鲁国够强,直接杀上齐国抢就行。
齐的手段就是美当年对付义苏联的手段!
用文化、科技、经济的手段都可达到占领的目的,文化战隐秘,科技战通返,经济战折中。
先优先大量进口湾湾的水果 然后停止进口
推恩令
齐桓公自身能力不强???
任何谋略计划都是在实力的基础上施展的,倘若鲁国够强,直接去抢好吧,但鲁国它不敢啊[得瑟]
上兵伐谋的巅峰之作是美国解体苏联。
咱现在能酱紫玩老美不?[吃瓜]
比如穷人必须绝后
显恶恶小,隐恶恶大。恶毒的阴谋诡计最终只会毁灭自己。
还是佩服赢驷
就
现在一直被渗透 一直坦然受之
人是蠢的,可以利用!以利诱之,以害驱之!
[呲牙笑][点赞]有理好文涨知识
请问发这篇文章的人有钱吗
整天权术,和驭人之术,对外有用吗?
[呲牙笑][点赞]有理好文
比如穷人必须死
在力量面前
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祖宗是要你记住这两句话[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毒教材不是伐谋,是断根。
战略谋略保家保国,对民众只有害,正能量和文明才是众生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