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通常在农历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佳节。这个节日不仅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同时也是人们祭灶祈丰收的日子。实际上,除了腊月是家喻户晓的小年以外,年中的六月初一也被民间称为小年。这一风俗是典型的地域风俗,主要盛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地,被当地百姓称之为“新麦节”。它跟腊月小年都有祈愿丰收的寓意,所以这天的节日习俗非常隆重。
不过这里的小年和传统意义上的“过年”颇有不同,此处是说年已过半,下半年的收成如何应当在年中的时候祈愿庆祝一下,以祈下半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只要跟粮食作物相关的从来就不是小事,所以民间百姓非常重视这天,通常都会祭祖、上坟等风俗活动,以寄托人们庆祝丰收、祈求丰年的心愿。加上此时正值小麦收获,百姓心头正洋溢着丰收喜悦,“新麦节”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雨打小年头
所谓“小年头”便是六月初一,民间俗谚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说法,便是说农历五月处于冬小麦夏收的时节,最好的天气是放晴。而六月是秋作物生长的时节,降雨就显得尤为重要。又言“伏里多雨,囤里多米”,而今年中伏正值大暑节气,南方降雨偏小的话就容易出现伏旱的情况,缺水无疑会使作物错过气温高、日照长的绝佳生长时机。如果这段时间多雨的话,秋收的产量不言而喻。所以这两句俗语无疑都很有道理,炎热的三伏天,白昼变长,充足的雨水除了灌溉以外还能降温。所谓“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等说法在苏浙一带非常流行,这些无疑都说明了六月初一后雨水的重要性。
寡妇也发愁
这后半句无疑是古人的玩笑话,结合前文不难看出,如果六月后雨水充足的话,秋末因此增产就是大丰收的时节。古代没有科技协助收割,男子便是收割时候主要的劳动力。寡妇丧夫碰到需要劳动力的情况时难免有些发愁,不过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乡里乡亲自然免不了互相帮助,农忙之余如此调侃一下也无可厚非。
事实上,六月初一之所以隆重的原因据说还有一个。也就是紧随其后的六月初六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 。因为相隔不久,意义也大致相同,有些地区便将六月初六的节日在初一一起过了。虽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个节日除了吃、玩、走亲戚以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便是古人普遍会在节日期间将出嫁的姑娘接回家盛宴款待,节日后再送回婆家。俗语“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便由此而来。总的来说,六月初一无疑是齐鲁大地上一个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