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迷人”有话说

云水便有情 2024-10-03 15:20:40

原文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80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善知识,修习觉性者,在面对一切人的时候,虽然看得清清楚楚,但不会带着固有标准去评判他们的是非善恶,不会与此相应,也不会受其影响,这就是觉性具有的如如不动的特点。而对常人来说,往往带着这样那样的标准待人接物,或喜欢,或讨厌,或贪恋,或排斥,总是随境而转。

✤ ✤ ✤ ✤ ✤ ✤ ✤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

善知识,那些没有体认觉性的人,虽然经常打坐,身体是静止不动的,但内心却动荡不安,充满人我是非,所以开口就会议论他人的是非、长短、善恶,总是有话要说,有想法要表达,这完全是与修道相违背的。

✤ ✤ ✤ ✤ ✤ ✤ ✤

“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总之,不论是执著心还是执著净,都会成为障道的因缘。

关于坐禅,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马祖道一到南岳怀让那里去坐禅。怀让见马祖是个法器,就在一边磨砖以激之。马祖被吵得不行,就问:“你磨砖作什么?”怀让说:“要作镜子。”马祖说:“磨砖岂能作镜?”怀让说:“如果磨砖不能作镜的话,枯坐怎能成佛?”

此说与马祖的想法差距甚大,就问:“那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怀让比喻说:“就像牛驾着车,如果车不走的时候,应该打车还是打牛呢?”马祖豁然开朗。修行的关键在于见性,如果执著于坐相,一味在坐的本身下功夫,就像磨砖作镜、弃牛打车一样,是不可能成就的。

菩提自性是人人皆有的,不是靠硬修修出来的。只要因缘成熟,随时随地都可能开悟。所以,禅宗祖师的悟道因缘可谓多姿多彩。但这种开悟不是凭空而有的,是在座下绵密用心的结果。如果执著于某种形式才能见性,就会成为见性的障碍。

但在修行初期,不通过特定方式加以训练,很难从固有串习中走出来。所以大家不要觉得以后就不必打坐,事实上,打坐也是帮助见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树下由坐禅成就的,在禅宗祖师中,坐破蒲团的也大有人在。

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坐的问题,既不能忽略这个基础,又不可执著于此。不是说必须在座上才能见性,关键是把这种用心延续到一切时、一切处,绵绵密密,功夫成片。

摘自《话说坛经》

版权所有:济群法师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