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有关书名,为什么叫作“内经”、素问”、“灵枢”?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说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和《外经》三十七卷;有《扁鹊内经》九卷和《外经》十二卷;有《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和《外经》三十六卷。这三部经典都有“内经”和“外经”。
第一个问题:“内经”是什么意思?
目前,学者们一般认为:所以称“内经”,并不是像吴昆《素问注》、王九达《内经合类》所称“五内阴阳之谓内”,也不像张介宾《类经》所说“内者,生命之道”,而仅仅是与“外”相对为言而已。这跟“韩诗内传”与“韩诗外传”、“春秋内传”与“春秋外传”、《庄子》的《内篇》与《外篇》,《韩非子》的《内储》与《外储》之意相同,只是《黄帝外经》及扁鹊、白氏诸经均已不可得见罢了。
可以理解为:内经、内篇、内传等是核心的、基本的内容,而外经、外篇、外传等是扩展的、延伸的内容。
第二个问题:“素问”是什么意思?
从现有文献中看,《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他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迄今1700 多年,《素问》之名未曾改变。
为什么叫《素问》?宋朝林亿、高保衡等人的“新校正”说:“所以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元起虽有此解,义未甚明。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苛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隋朝杨上善整理《黄帝内经》,直接称之为《黄帝内经太素》,可能是这样的用意。
这种理解当然很有道理。不过我认为也可以有另外的理解。“问”,肯定是黄帝问岐伯。“素”呢,我认为就是“朴素”、“单纯”、“纯粹”的意思,就是黄帝只是单纯的、简单的、朴素的询问岐伯有关医学方面的问题,并没有要求岐伯动手演示、实际操作,就是“单纯的口头询问、请教”。而我们知道,如果真正要掌握医学上的知识,必需加上演示与操作,提问者才能真正明白。比如说,《黄帝内经》关于望气色与诊脉的内容,如果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要领,应当要请岐伯现场演示才行的。
可能是因为黄帝本身对医学已经有了很深的掌握,不需要实际的动手演示,所以就是简单的“素问”,口头问答即可。
第三个问题:“灵枢”是什么意思?
《灵枢》最早称《针经》。《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无疑等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见张仲景《伤寒论》序),晋皇甫谧复又称之为《针经》。再后又有《九虚》(见《高丽史书》、《宋志》及林亿引文等)、《九灵》(见《隋志》、《唐志》、《宋志》等)、《黄帝针经》(见《七录》、《隋志》、《唐志》及新罗国、高丽国史书等)等名。
《灵枢》之名,始见于王冰《素问》序及王冰的《素问》注语中。王冰在注《素问》时,曾两次引用“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这句话,在《三部九候论》中引用这句话时称“《灵枢》曰”,在《调经论》中引用这句话时又称“《针经》曰”,可知王冰称《灵枢》即《针经》也。而其他《素问》注中所引《针经》者,皆为《灵枢》之文,则更证明了《灵枢》即《针经》。
“灵枢”是什么意思呢?明代医学家马莳说:“‘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玄之称。此书之切,何以异是?”
“枢“是门轴,现代说的枢纽;“灵”是神灵,至神至玄。“灵枢”就是最灵动、最灵活、最灵妙的东西,《灵枢》主要讲“九针”、针灸。针以治病,确实如“灵枢”。
当然,关于《黄帝内经》和中医经典,还有其它一些问题,我后续再细讲。我也有对《黄帝内经》、《辅行诀》、《伤寒论》的讲解书文和视频,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关注学习。
炎黄国医研学者吴越
2024年7月9日
郑重提示:本文旨在弘扬传统中医经典,传播炎黄国医文化,如果文中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
而且,出于对平台规则的遵守,也不发表有关医疗、医案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问题。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笔者的经验: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
吴越心愿: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阳主阴从”高效养生法》等自助中医普及课程。
B、针灸系列:《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门一日通》与《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道一点通》等
C、经方系列:包括由浅入深的《分类讲病》《经方易用》《经方直用》《经方逻辑》等阶梯
其中,《经方逻辑》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