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业又行了?

晨凯看国际 2024-08-25 13:50:57

两年前大家都以为教培行业要完了,没想到几轮清场式大劝退后,辅导班们又活了过来,而且活的可能更滋润。

大家都知道,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培这个赛道基本上是废了。

根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公司的数据: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关闭了11万家,阵亡率高达92%;

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减少到34个,阵亡率为87%。

新东方的股价基本腰斩,好未来的跌幅更是超过了70%。大约有2000亿资金被迫沉淀在教培行业,投资人想要上市圈钱跑路也被彻底堵死。

当时的老俞甚至都做好了退市卖水果的打算,新东方也不得不关闭了1500多个教学点,把近8万套课桌椅全都捐给了农村希望小学。

根据估算,双减前,校外培训机构的从业者超过了1000万,双减政策发布后,行业裁员超过了50%,不少老板前几年赚到的钱,短短几个月就全赔了回去。

大点的机构都在找出路,比如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成了全网一哥,但更多的中小机构没办法抄作业就只能死给你看,当然也极少的一部分选择硬扛,万一真挺过去了呢?

这一扛就扛了整三年。

那如今教培行业是个啥情况?普通人在这个赛道还有没有职业发展的机会呢?

简单来说,教培机构不仅活下来了,而且会越活越好。

比如一些原来做K12的向下找出路,转型做了学龄前启蒙和课后托管,虽然需求和收入远不如从前,但公司总算是勉强活下来了。

还有一些口碑不错的老师,本身就自带私域流量,从机构出来后便偷摸搞起了线上辅导,三年下来赚到了打工三十年才能赚到的钱。

事实证明,在中国家长看来,旅游、逛街可以省,但教育投入是万万不能省。楼市、消费起不来,但教育消费一定能起来。

显然,上面也发现了这个即客观又现实的问题。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但最引人瞩目的是“推动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指导学校引进第三方机构提供的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

虽然政策上没有重新开放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的意思,但明显是给活下来的企业松了松绑。

家长们也是一脸懵逼,好不容易达成共识不再内耗,怎么人刚躺下又被政策给提溜起来?

这里就有个误区。

实际上监管机构从没有放松,学科类的牌照从12万张砍到了4000个,反内卷的教育大方向一直没有变,变的只是教培机构的辅导内容。

目前教培机构普遍的生存方式是“曲线救国”,比如学科类的内容不让搞,那就把语文变成了阅读辅导、数学改成了编程培训、英语直接升级到了演讲和话剧表演。

大家的经营范围是“非学科类培训”,但在周末和暑假则进行学科类的擦边球培训。

你要说这些培训项目能给孩子带来多少能力提升,估计谁也心里没底。但在学历不断贬值、政策又不让提前抢跑的情况下,家长也只能闭眼盲选,花钱买个心理安慰。

教育内卷从正面战场转入到了地下,有些家长选择了躺平,因为大环境不好,经济压力也确实比较大;但还有一部分人在继续卷,不出去补课,就在家里上网课。

教培行业经过三年整顿,活下来的企业和个人却惊奇地发现,同行少了,广告不敢投了,就连写字楼租金也大幅下降,只有家长的焦虑从始至终都没怎么变,这个暑假的补课班入学率普遍都在90%以上。

市场回暖直接就反映在了教育集团的财报上,2024新东方的上半年的收入为19.7亿美元,同比增长42%,经营利润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0%,其中被过度高看的东方甄选,实际营收占比还不到集团的20%(19.6%)。

新东方的学校和学习中心数量也从去年的708所增加到了843所,大家都在闷声搞扩张,教培行业的春天又回来了。

所以也就理解了老俞为啥那么痛快地和董宇辉做切割,因为新东方的主营业务已经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没必要再搭着人品去搞直播带货了。

对于那些始终纠结要不要躺平的家长来说,教培行业的春天必然是财务吃紧的冬天,大家最担心的不是要不要躺平,而是自己躺了,但别人又卷了起来。

人才选拔的模式不改变,教育内卷的趋势就不会变,家长也就没办法彻底消除补课的冲动。

但另一方面,教培行业的回春又让百万从业者看到了就业希望,这是一个万亿规模的大市场,特别是职业技培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曾经的那种极速扩张、上市圈钱的模式肯定是跑不通了,但深耕教育行业,拓展小众职业培训,还是大有可为。

仔细研读政策就不难发现。

松绑的远不止教培行业,从餐饮、旅游、到家政、房车露营、再到电子游戏、社交电商,那些曾经一度受监管打压的项目,如今都成了需要促进发展的对象。

原本已经脱掉的衣服,又一件件穿了回来…

此文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