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系列2——房性心律失常(Atrialarrhythmia)

天逸健见 2024-10-28 22:54:37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由心房引起的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综合考虑后进行。房性早搏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若频繁发生,并引起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可用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或使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转律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减慢心室率用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及强心苷类。转律后用奎尼丁、丙吡胺防止复发。

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与原发疾病密切相关,在正常人群当中,也有人可以偶发房性心律失常这种情况,一般不会给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带来威胁,可以暂时观察。如果症状严重,那就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

房性心律失常常见分类有哪些?

1.房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atrial complex,PAC):又称房性早搏(atrial premature beat,APB),是指心房在窦房结发出冲动的间歇,也就是在下一个冲动还没有来临前出现了另一次冲动传导,这种冲动可以导致患者心室收缩。

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房性期前收缩都需要进行治疗,如果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又没有明显的自我症状,可以不予治疗;如果有器质性心脏病,以治疗器质性心脏病为主,同时对房性期前收缩进行治疗。如果病人房性期前收缩特别频繁,导致患者的自我症状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也可以去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让房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下降;另外,可以做射频消融治疗,把房性期前收缩通过介入途径终止,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

2.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简称房速,指起源于心房且无需房室结参与维持的心动过速。该病可呈短暂、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出现心悸、胸痛、气促、乏力、晕厥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心室率的快慢及血流动力学情况,酌情采取药物治疗等措施。

3.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可转化为房颤。房扑时心房内产生300次/分左右规则的冲动,引起快而协调的心房收缩,心室律多数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少数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均),心室率常在140-160次/分间,房扑也分为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类型,其发生率较房颤少。

持续性心房扑动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等。阵发性房扑可发生于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1周,饮酒过量等也常发生阵发性房扑。

4.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的发生与年龄和基础疾病类型有关,高血压病是最易并发房颤的心血管疾病。伴发房颤的患者发生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为更好防治及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房颤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以及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他基础疾病。此外,还有部分房颤原因不明,可在情绪激动、外科手术、运动或大量饮酒时发生。

0 阅读: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