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别看其策论有时候离经叛道,那是因为站得稳

徙竹散人 2020-08-04 10:10:16

苏洵写有一组探讨史学理论的文章,即《史论》,包括《史论引》、《史论》上、中、下。这一组文章是苏洵嘉祐元年(1056)出蜀之前家居时所作。

《史论》综述

写成后曾献给雅州太守雷简夫,雷简夫称赞说:“《史论》,真良史才也。《史论》,得史迁笔。”并把苏洵推荐给当时的著名人物韩琦、张方平、欧阳修等,引起他们的关注。张方平也称赞苏洵具有“左丘明、《国语》、司马迁善叙事”的长处。

这些都说明苏洵对于历史著作是下过工夫,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也吸收了很多史学著作的营养在自己的作品中。

他在《史论引》中说:“夫知其难,故思之深;思之深,故有得。因作《史论》三篇。”

这三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苏洵对历史著作的认识。

经史的区别

其中上篇着重论述经书和史书的异同关系,认为两者是“一义二体”,经书重在“道”和“法”,史书重在“事”和“词”,两者可以相资为用。其用意在于通过尊经来尊史,强调史书的重要价值;中篇指出《史记》、《汉书》作为史书的典范,既有事词之长,同时也兼具道法之义,是最能够得《春秋》之义的史学楷模。同时具体分析了《史记》、《汉书》的四项义理:隐而彰、直而宽、简而明、微而切;下篇则逐一批评了前四史的谬误之处。

这里先介绍上篇,其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全文将经、史对举,条分缕析,两条线索互相发明,行文简切,气势充沛。

为什么要记录历史呢?因为人有忧患,忧患的又是什么?忧患小人。这又从何而知?是从史书的名字知道的。楚国的史书叫《梼杌》,而梼杌就是四大恶人之一。君子不必等到褒奖就能自我劝勉,不必等到被贬斥就能自我惩戒。既如此,那史书所惩戒和激励的就一定是小人。

孔子的志向远大,因此他的忧患就越大;忧患越大,他的著述就会越多。因此,他便要据事实来修撰经书。最终希望产生“使乱臣贼子感到害怕”的结果。由此可知,史书与经书都因防患小人于未然而作,它们的用意是一致的,但体制却不同,所以一个叫做“史”,一个叫做“经”。

大概说来,文章的作用有四种:用事实来实锤,用文辞来弘扬,用道理来解惑,用法度来约束。这是经、史共同的目标。

经史互济

虽然如此,但经书长于于道、法,而史书长于事、文;没有具体的事,经无法现化其褒贬的功能褒贬;没有经,具体的事上就无法明辨轻重;经所包含的不止一朝一代之法的总结,史所包含的一朝一代都有不同的方法;尽管在体上不相沿袭,但在用上却是可以相互支撑的。

《易》、《礼》、《乐》、《诗》、《书》这五经,论述圣人的道理和法度已经很详尽了,但却没有历史事实来验证。孔子担心后世把这些书看成是圣人的臆断,因此撰写《春秋》,以彰善良而惩邪恶,这是经书的道理。即便如此,还是害怕后世把《春秋》看成是他自己的主观推断,因此又依据《周礼》来发凡起例、制定规范,这就是经书的法度。

历史事件仅仅列举梗概,文辞务求简练。所以说“经书长于道、法”。

史书便不同,事情既曲折详尽,文辞也夸张炫耀,所谓褒和贬,除了文末的“论”和“赞”之外就没有什么评论了。所以我说:“史书长于事、辞。”

如果不知道史实就去看经书,那经书所表彰的就看不出它有什么善,所贬斥的就看不出它有什么恶。因为没有具体的事件作方法论的载体;如果不精通经书就去读历史,那事情的取舍判断就不知道根据的是什么,惩戒和劝勉就不知道来源于什么。因为事情难办就在于要做选择,选择意味着放弃,这个依据又是什么?

经书有的是依据假赴告而来,有的是由于隐瞒忌讳而不写。像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都只能是适宜于教化,所以说“经书不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书的一篇本纪、一篇世家、一篇列传,其中的美恶得失固然不是能够一一说得那么清楚,那在它文末几百字的“论”、“赞”中,又怎能对每一件事都进行褒贬,所以说“史书不是万古不变的常法”。

结束语

规、矩、准、绳可以确定好要制作的所有器物标准。然而,没有实际的物,这些工具就无法发挥它们的作用。史书需要依据经书来校正,然而没有史书经书就会晦涩难懂。所以说“尽管它们的体制不相沿袭,但在用途上确实是可以相互依托的”。

规、矩、准、绳已经足以制造各种各样的器物。后人希望达到司马迁、班固的水准,只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像王通、陆长源等人那样扬扬自得、冗长而不知高低地模仿圣人的经书,那就很好了。

以前有个能把文章写得华而有物的秘诀——通背《孟子》和《庄子》全文,前者厚重刚猛,后者厚重恣肆。厚重是两部经典的内涵,而刚猛、恣肆则分别是两部经典的外在,这个“外”是小外,却也最容易是对得上眼的人之沉浸处。这刚猛和恣肆却如风筝,只有底子厚重方能牵得住。

南宋辛弃疾酷爱词中用典,但其词华丽而不轻浮,却惹得后世蹩脚学者言谈辛词有无“掉书袋”,其目光聚焦处也就不言而喻了。

辛弃疾之“行深”带50人就能闯入金兵大营诛杀叛贼张安国,最终却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又是如何沉得下来的呢?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