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之败:又一支被迫起义的部队

二哥雨二 2024-10-03 15:20:45

黄百韬是铁板,但第7兵团未必是铁板一块,王泽浚在等死,第44军的将士们却未必都在等死,他们在无奈中,选择了一条活路,这就是第44军150师残部。他们,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个第150师的前身是川军王赞绪第44军第2师,抗战爆发时,改称第150师。淮海战役时,该师的编制情况是:师长赵璧光,副师长汪文波,参谋长李鼎。下辖第448团,团长何亚颜;第449团,团长肖德宣,第450团,团长杨南邮。

这个师的第449团,在撤退时成了一支传奇式的部队,先是在海州撤退时,王泽浚竟然没有通知到他们,直到第44军撤出了海州城,惊惶失措的团长肖德宣发现了势头不对,才打电话给军部的。王泽浚骂了赵璧光几句,这才通知肖德宣走另外一条道路,快速前进,超过第44军军部,率先到达了赵墩车站。于是王泽浚又命令他率领第449团,搜索前进,直到发生我们前文所说的与第44师刘声鹤部及第9军3师8团彭剑明部相遇的故事。

但他们很快便缩回到碾庄圩,归入第150师建制,和第44军军部一同守赵墩火车站及周边阵地。这里就不得不说上一句,这个肖德宣和师长赵璧光之间,肯定有矛盾,不然的话,撤退这么大的事,赵壁光竟然没有通知他,那简直是怪事了。要知道,一个师总共才3个团,而且从表现上来看,肖德宣的第449团可是第150师的主力,而另外一个团第450团又是新建的。我们的故事继续下去,或可见些端倪。

到了11月13日下午四时,解放军向150师第450团阵地发起攻击,该团所守的阵地,很快便被解放军占领了,团长杨南邮被俘。为什么这个团就轻而易举地被解放军打掉了呢?因为该团是李良荣的新编第23军拨过来的一个团,是个“外来户”,而且人枪不足,是第44军这支弱旅杂牌中的弱旅。它被摆在该师最前沿,并最早被消灭,也是“人之常情、军之常事”。

也是这个师,丢失了赵墩火车站阵地,赵墩火车站阵地有多重要呢?解放军占领之后,炮火可以直接打到碾庄圩了。而他们又是如何丢掉的呢?据赵壁光等人回忆,大致情况是:14日黄昏前,第448团前沿阵地失守,向后败退到火车站一二百米处,师部以第449团一个营,实施反击,战至后半夜,第7兵团炮兵部队,“帮助”解放军向发起反击的部队轰炸,不打敌人,专打自己,经几次校正,仍然如此,于是该营溃散。解放军遂进攻师指挥部,师特务营又损失殆尽,赵墩火车站失守。

而王泽浚的回忆则是,因为天冷,他的吉普车怕熄火了跑不掉,所以就一直让司机打着火,随时准备逃跑。而第150师的官兵,早已发现了这一情况,只要军长一跑,他们便会跑得比兔子都快。果然,王泽浚在车站指挥战斗时,一块弹片划伤了他的腿部,于是他便坐上吉普车,向铁道以北跑去。而第150师的官兵一看,也立即向铁道以北跑去,一时溃不成军。兵团炮兵督战,不打解放军,专打他们,意思是要逼他们重新回去占领阵地。然而,他们宁肯被自己的炮火炸,也不愿意回去占领阵地和解放军打,于是,解放军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赵墩火车站这个极其重要的阵地。

11月15日,第44军四个残团撤退到大黄滩,苦撑几日后,第44军粮弹两缺、军心涣散、无力再战。

关于投诚一事,据赵壁光撰文回忆。17日午后,第449团动摇两次,才将该团在前黄滩部队撤至小赵庄阵地,以巩固第150师左侧翼与第64军的接合部。入夜战斗更为激烈,通信设备全被击毁,军、师之间通信从此断绝。解放军火力猛烈,炮火连天,火药气味辛辣刺鼻,房屋着火,火势熊熊,墙壁倒塌,犹如天崩地裂一般,烟尘弥漫,对面几乎不见人。已伤者再伤,死者重遭炮击,尸横遍野,目不忍睹。

而赵璧光又说,“我早有起义投诚之心,奈无机会……。因此于18日晨召集团、营长将当前战况摆开,探索他们的意见。半数主张突围,半数要我做出决定。我向大家说:“这场战争是国民党蒋介石为了消灭共产党,统治全中国,达到一党专权的独裁政治之目的,不顾人民的反对而发起的。这对国家对人民是有害无益的。我们不应该顽抗到底,而应该放下武器向人民投诚。”(注,这段文字应当是穿越性质的)在取得一致同意后,即派营长陈华持投诚信去向解放军请降。

当然,这是赵璧光的说法,而肖德宣却是这样说的,当17日正午,他们和军部及第162师失去联系后,肖德宣要抓住这一时机,举行蓄谋已久的“起义”。于是就邀请第150师师长赵璧光、第448团团长何亚颜来我团指挥所开会,并安排了亲信在掩体入口处,如赵、何有异动,就……。赵、何来后,肖德宣先讲了形势,然后问:“师长、何团长,是打?是坚守?是投降?还是退到兵团阵地上去?”赵、何低头不语,沉默了约十分钟,第449团第2营营长余孟刚大声说道:“要打,叫师长、何团长去打,我们是不打了。孤儿寡母哭起来可怜!”赵于是说:“现在就只你们团是完整的,仲勋(肖德宣字仲勋)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好了!”肖德宣说:“孟刚的话很有远见,不过还是请师长和亚颜兄决定。”赵璧光说:“不打就投降吧!不过,这怎么对得起军长啊!”肖德宣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军长也跑不掉。”(这段文字,确实有点像地下党所为)

于是肖德宣当即叫营长余孟刚带着第4连连长陈华,前去向解放军请降。肖德宣恐赵、何变卦,没让他俩出去,即下令集合队伍。师参谋长李鼎等十余人不愿集合,向兵团部逃去。

当然,不管是赵壁光主持的,还是肖德宣主持的,这支残敌2560余人,终于被迫放下武器,战场投诚了。当时,不愿意投诚走了的有副师长汪文波,后被俘。参谋长李鼎,逃兵团部,脱逃,后在四川金堂参加起义。

有关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着,赵璧光于建国后任四川南充县副县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撤销其副县长职务,1975年病逝,1979年平反。

有文章说肖德宣是潜伏在第44军的中共地下党员,后来还在四川组织过拘蒋活动等等。非官网公告,罗列于此。肖德宣本人的回忆录里,没有提到这件事。

笔者之所以改换了写法,不愿多用文学的笔触,来写他们的故事,刻画他们的形象,只是觉得,不值得。最多是被迫情况下的投降,还要争个高低主次,令人感觉到有点可叹。因而,这一章,算作赝品,好了。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