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回事,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需要怎样预防。

亮亮评养护 2024-12-10 13:32:5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起床后头晕眼花、蹲下起身时两眼发黑,甚至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心慌不已。有人以为是累了、没休息好,也有人觉得是低血糖,但其实,这些看似“小毛病”的背后,很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在悄悄作祟。

更令人意外的是,很多人即使检查出了贫血,也觉得无关紧要,认为多吃些红枣、动物肝脏就能解决,却没意识到,未及时治疗的贫血可能会对身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那么,缺铁性贫血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的发生仅仅是缺乏铁元素那么简单吗?如果真的患上了这种病,又该如何治疗?平时生活中,又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今天,笔者将结合中医的独特视角,带大家全面了解缺铁性贫血的前因后果,帮助更多人摆脱贫血困扰。

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血红蛋白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一旦铁不足,血液携氧能力就会下降,人体各个器官也会随之出现缺氧的症状。

但中医则认为,贫血不仅是铁的缺失,更是气血亏虚、脏腑失调的一种表现。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补铁的同时,调理气血,恢复脏腑功能。

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认识:气血不足,脾胃为源

中医讲究“有诸内,形诸外”,意思是说身体内在的虚弱常常会通过外在表现出来。缺铁性贫血在中医中被归为“血虚”的范畴,而血虚的根源多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有关。

首先,人体的气血来源于饮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为全身提供营养。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食物中的营养无法被充分吸收,血液自然无法充盈。特别是现代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暴饮暴食或节食减肥等,都可能导致脾胃受损,进而引发贫血。

其次,女性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群体。中医强调“女子以血为本”,女性每月的月经排血、产后失血较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气血,就容易导致血虚。此外,肝脏是储藏血液的重要器官,情绪波动、压力过大也会损伤肝脏,进一步加重贫血。

最后,中医还认为,气血虚弱的根本原因往往与肾气不足有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肾气充足才能确保骨髓造血功能正常。一旦肾气亏虚,造血能力下降,也是贫血的重要成因。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不仅仅是脸色苍白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不仅表现为脸色苍白,还会伴随其他气血亏虚的表现。常见的症状包括:

· 头晕目眩:气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眼花,甚至站立不稳。· 乏力气短:气血亏虚导致全身供氧不足,稍微活动就容易疲惫、气喘。· 心悸心慌:血虚无法滋养心脏,心跳容易加快,甚至伴随胸闷。· 面色萎黄:中医认为,血虚常表现为面色无华、发黄或苍白。

· 指甲脆弱:缺血会影响四肢末端的营养供应,导致指甲变薄、易断裂。· 手脚冰凉:气血不足,四肢得不到充足的温暖和营养。

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的疲劳或亚健康,但一旦持续时间较长,就需要引起重视,尽早调理。

遇到缺铁性贫血该如何治疗?

中医治疗缺铁性贫血,强调“补血不忘气,健脾调肝肾”。具体治疗方法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表现不同,进行辨证施治。

1。 脾胃虚弱型贫血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面色萎黄、四肢乏力。治疗思路:健脾养胃,补益气血。中医常用方剂:归脾汤、四君子汤。食疗建议:日常可以多吃健脾胃的食物,如山药、大枣、薏米、小米粥等,帮助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2。 肝血不足型贫血表现为头晕目眩、月经量少或闭经、视力减退、指甲脆弱。治疗思路:养肝补血,疏肝解郁。中医常用方剂:当归补血汤、八珍汤。食疗建议:多吃补血养肝的食物,如黑芝麻、桑葚、枸杞、动物肝脏等。

3。 肾气不足型贫血表现为腰膝酸软、乏力气短、手脚冰凉、面色晦暗。治疗思路:补肾益精,温阳助血。中医常用方剂:六味地黄丸、右归丸。食疗建议:可以多吃补肾的食物,如羊肉、黑豆、核桃、杜仲煲汤等。

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日常方法

“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与其等到贫血发生后再治疗,不如通过日常调理来预防。以下是一些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

饮食均衡,注重补铁食物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鸡蛋、菠菜等。同时,注意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促进铁的吸收。

保护脾胃,避免损伤饮食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适度运动,改善循环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脏腑功能。但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调节情志,避免压力中医认为“肝主情志”,长期的焦虑、抑郁会损伤肝脾功能,导致气血亏虚。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放松,对预防贫血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及时干预特别是女性、孕产妇或有慢性病的人群,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发现贫血倾向及时调理,避免病情加重。

缺铁性贫血看似是“小毛病”,但若长期得不到重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贫血的治疗不仅仅是单纯的补铁,更要从调理气血、恢复脏腑功能入手。

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充沛的气血和健康的体魄。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更多人认识到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主动采取行动,远离疾病困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