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三季报的一点深思:如果没有复星,舍得酒业会不会更好?

向善财 2024-11-01 13:12:45

文:向善财经

如今的舍得酒业,很难说比复星入主之前要更好。

10月29日,舍得酒业发布了最新的三季报。前三季度,舍得酒业营收同比减少15.03%,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48.35%。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89亿元,同比下降30.92%;归母净利润7804.48万元,同比下降79.23%三季度净利润降幅如此之大,不少投资人也颇为惊讶:复兴系入主三年,为啥舍得业绩表现这么差?

业绩下滑导致的投资者信心缺失,可能也反映在持股机构数量的变化上。

近三年来持有舍得酒业的机构数量持续减少,2021年底持有舍得股份的机构有577家,而最新的三季报显示,持有舍得酒业机构数仅有14家。

接下来,能不能用实打实的业绩为市场注入信心,可能是舍得管理层需要直面的问题。

复星入主舍得三年,郭广昌遭遇白酒“滑铁卢”?

今年国庆节期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微博发文“股票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真切地刺激了消费需求。”并且提到:“舍得白酒的销售也在假期中快速提升”。

微博发文中透出的意思也很明白,对于舍得酒业,郭广昌其实是有期待的。当时发文的郭广昌也许没想到,仅仅一个月,舍得酒业就用这样一个三季报狠狠地“打脸”。

“打脸”事儿小,当初入主舍得45.3亿投资划不划算?这事儿才更重要。

有机构报告测算,复星三年前3 年前45.3亿收购的股权,如今对应的市值拥有市值45.7亿。换句话来说如果舍得酒业再跌,郭广昌这笔投资可能就要面临浮亏的局面了。

入主舍得三年换来这样一个局面,可能是复星当初没能想到的。

不过,换句话来说,从21年三季报的170%的营业利润增长,到现在的利润下滑,多少也与复星系逃脱不开关系。

复星入主的三年,也是舍得高层变动的三年。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从2020年到现在,舍得酒业经历的人事变动共有十余次。天眼查APP的变更记录显示,高管变动涉及人员超20名,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公司监事、副总裁、财务负责人等多个管理岗位。

就在这份三年来“最差三季报”发布之前不久,舍得酒业就发布了一则人事变动:公司副总裁王维龙因“个人原因”突然递交辞职报告。

据悉,23年初王维龙被提拔为舍得酒业副总裁兼营销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原定任期到2026年。不到一年就离职,其中原因值得玩味。

职场的老油条们其实也都明白,大部分高管的离职所谓“因个人原因”,要么是因为工作的干的不爽,要么是因为要给业绩“背锅”。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工作没干好肯定是要“背锅”的。

从2020年到2024年,舍得前三季度营销费用从6亿涨到9亿,24年营收表现甚至不如营销费用更低的2022年,花了钱做投放却没有提升营收,这事儿本来就该有人担责。作为负责营销副总裁,这个“锅”背的不冤。

当然,客观来说这也不都是营销的锅,过去三年白酒行业是个什么样?库存高企价格倒挂,能稳定渡过危机就很不错了,归根到底可能还是战略上出了问题。

对于“老酒”战略,郭广昌寄予厚望,曾表示:“老酒战略独一无二,老酒储量行业领先,看好舍得酒业未来发展。”

但对于“老酒”战略,外部并不认可,曾经《财经》杂志旗下公众号发文对舍得酒业“12万吨陶罐老基酒”的营销宣传口径进行了质疑,称舍得酒业号称12万吨的老酒,其实是严重滞销的库存基酒。

不管“老酒”是不是库存基酒,复星入主后舍得定位的老酒战略都似乎没那么成功。

企业的战略本质上是要应对企业当下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舍得的增长问题,主要还是没能妥善处理还库存的问题。

现实来看,“老酒”战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库存问题。直到现在,舍得存货的高压依然存在。

三季报显示,舍得酒业存货仍然有49亿,对比来看2023年年底的存货为44亿,三季度过去了,存货增加了5亿。要知道,2023年舍得全年的营收不过才70.81亿,49亿的存货还是太高了,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

啥意思呢?即便是上半年消费回暖了,可舍得酒业的库存还是在增加。

当然,可以说这里面有“老酒”战略的因素在。但所谓老酒战略,本质上是个“营销”战略,而不是个“库存”战略。这么多库存,将来有一天还是要卖掉的,到那时候,不管是降价出货,还是把向渠道压货最终可能都会影响营收、影响利润。

由此来看,舍得酒业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可能远远未到周期性的低点,距离人们所期望的业绩反弹,可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高管薪酬飙升,舍得“老酒”是否能够发“新芽”?

业绩之外,舍得酒业被外界所诟病的则是薪酬上涨。

2020年到2023年,舍得酒业董事长的年薪从179.34万元飙升至352.06万元,几乎翻了一番,原联席董事长、原总裁,现任董事长蒲吉洲的薪酬与期末持股市值合计达到1489.35万元。

相较之下,五粮液、泸州老窖董事长薪酬分别为166.2万元和108.65万元。虽然业绩比不上“五泸”,高管薪酬上确实已经“领先”了。

董事长之外,去年舍得酒业有9名高管薪酬超过百万,其中5人年薪更是超过200万元。要知道,23年年报显示,舍得酒业营收增速三年来最差,净利润增速三年来最差。

客观来看,当公司处在关键时期,高薪聘请有能力的高管来改变经营现状是合理的,不过,密集的人事变动之后,管理层薪酬大涨,能不能带来正向的业绩反馈?这个问题还是要持续观察。

目前,从三季报的这份结果看,高薪支出似乎没能改变业绩的下滑。

舍得酒业三季报的业绩表现,其实从中报中也能窥得一丝蛛丝马迹,2024年中报显示,舍得酒业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仅为1.6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1.52%。

舍得方面的解释是,上年预收货款已发货结算,而到9月底,舍得酒业的合同负债显示为1.74亿元。总体看,这个合同负债的规模,比21年还是要少了很多。

数据的变化似乎也表明,终端市场销售压力还未完全消除。市场方面,消费端虽然在缓慢复苏,但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还没有得到完全释放。

一方面,这轮白酒周期的调节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在经销端出清库存之前,市场上的消费回暖很难传递到白酒企业的财报数据上。

另一方面,新的复苏周期中,品牌力更强,差异化更明显的白酒企业,业绩恢复的可能会更明显。

对比来看,三季报显示水井坊净利润增加10%,山西汾酒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

从消费端来看,在白酒市场中舍得的差异化还是有点弱了。

品宣上“老酒”作为核心点太平庸了,消费者很难一瞬间抓住那产品的特色。茅台为什么能够成功?核心是因为老窖的产能有限,市场供不应求。

所以,市场觉得老酒更好,更多是因为老酒稀少,并不是老酒够香。就像古代的文物能被收藏,非常珍贵,并不是它的工艺足够好,也不是因为它历史足够悠久足够有内涵。

有内涵,就能自上而下地打透消费心智,打透品牌差异化,比如这两年崛起的梦之蓝、海之蓝系列,就是靠特定人群打出来品牌的差异化,从而挖掘出新的市场增量。

舍得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差异化标签,并且聚焦大单品,从特定人群切入新的市场。

毕竟,在市场的认知中,“老酒不等于好酒”。

在品牌认知差异化上,舍得酒业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

从品牌阵线上看,舍之道,品味,智慧,舍不得等品牌看似铺开了展品线,覆盖了高端、中高端市场,但在消费端来看似乎有些杂乱。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高端品牌的认知还需要进一步聚焦,高端品牌的差异化不够鲜明。

反观五粮液普五、泸州老酒1573,特曲,品牌差异化更清晰,高化的发力点也更明确。

对于舍得而言,相比品牌“舍得”的本身的丰富哲学文化内涵,产品上确实没有打通高端市场的消费人群。

高端白酒的消费人群,还是以高端商务人群为主,这部分人买酒,主要还是买一个品牌的认同感。因此,如何打出差异化的品牌标签,并且获取这一人群的认同才是关键。

消费行业,最值钱的其实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品牌则代表着某种消费认同。

所以,舍得可能需要重新找到品牌高端化诠释方式,来更好地发挥老酒战略的核心优势。

与高端市场不同,中端白酒市场,永远不缺供应,缺的是好品牌好故事,所以,只有打造出更好的品牌力、产品力,才能带来更多增量。

实际上,复星来的资源优势仍然在,不管是迈向高端还是稳住业绩,舍得也还有一战之力。

把战线拉长之后就会发现,短期的库存压力、价格压力最终都可化解,而化解的力量,其实还是在于品牌。毕竟,白酒行业的集中化,机构化升级不仅仅是高端品牌的升级,也是中端品牌集中、整体升级。

白酒是个长周期生意,酒越老越香,品牌越老越有价值。

如今,新的复苏周期中,舍得品牌高端化的窗口仍在,接下来管理层将如何把握这个机会,一改三季报的颓势,在年报里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舍得酒业,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