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AI时代

若云谈商业 2025-01-09 15:37:10

昨天,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演讲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围观

在展会上,英伟达这家因AI大模型崛起而实现营收利润翻倍增长的明星科技公司,发布了新一代基于Blackwell架构的GeForce RTX 50系列GPU,同时还推出了支持物理AI的世界基础模型Cosmos、下一代汽车处理器Thor,展示了个人AI超级计算机项目DIGITS等一系列重磅的AI产品与服务新成果,黄仁勋还分享了他对AI智能体、物理AI、人形机器人等未来AI发展趋势的看法。

这些关于AI算力与解决方案的前沿新技术和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图像处理起家

尽管英伟达如今在AI算力与解决方案领域叱咤风云,但其实,它最初是靠图像处理技术起家的。

英伟达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由黄仁勋、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和柯蒂斯·普里姆共同创立,旨在为PC提供高性能图像处理器。

1995年,英伟达推出了首款图形处理器NV1,但市场反响平平。

直到1997年发布RIVA 128显卡,这一产品凭借其高性能和兼容性大获成功。

1999年,英伟达发布了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款GPU的GeForce 256,大幅提升了3D图像渲染性能并获得巨大成功。这一突破使英伟达迅速确立了自己在图形处理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落子AI

在GeForce 256之后,英伟达继续不断优化升级其GPU架构,陆续推出新款GeForce显卡,并于2006年推出了CUDA平台,将GPU的应用拓展到科学计算、机器学习等新领域,开启了GPU通用计算的新时代,也为未来的AI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GeForce 256之后的日子里,英伟达又陆续开发出了专门针对高性能计算和科学计算设计的Tesla系列GPU,并在Volta架构中加入Tensor Core单元,专用于加速矩阵运算,显著提升AI训练与推理速度,推出了DGX超级计算机以满足AI训练与推理需求,推出了Drive平台以助力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推出了Omniverse平台支持3D设计协作与虚拟世界的构建,等等,其在AI算力与解决方案领域的布局不断落子。

而近几年,随着Ampere、Hopper及最近推出的Blackwell等新型架构相继问世,英伟达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AI硬件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一骑绝尘

不过,尽管英伟达在AI算力与解决方案上布局多年,但在AI大模型崛起之前,英伟达的营收利润更多还是依赖对图像处理需求大的网络游戏市场。

直到近几年,随着生成式AI技术突破,AI大模型时代到来,数据中心相关业务才成为收入贡献首当其冲的第一主角。

伴随数据中心相关业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2023年1月30日至2024年1月29日,英伟达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了125.85%至609.22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81.32%至297.60亿美元,2024年1月29日至2024年10月27日,其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34.85%至911.6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增190.64%至507.89亿美元,营收与利润迎来了增速明显强于往年整体水平的持续高速增长。

同时,英伟达也凭借着在并行计算、硬件加速、软件生态等方面前瞻布局与深耕,在AI算力与解决方案领域一骑绝尘,将原来的老对手AMD、英特尔远远甩在了身后。

继续向前

未来在这一领域里,AMD、英特尔这样的传统芯片厂商当然仍在追赶,此外,谷歌、亚马逊等大型平台科技公司,以及Graphcore、寒武纪等后起之秀也都在力求占有更多席位,但客观来讲,先发的英伟达当前竞争优势仍然十分显著。

当然,英伟达的营收利润若想长期保持像近两年这般的高速增长并不现实,但若是想保持较好的营收利润增长态势对于英伟达而言并非难事,毕竟AI大模型的迭代与应用都在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之中,而短时间内,似乎没有谁能真正撼动英伟达的领跑者之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