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机械巨头:日本小松年营收270亿美元,徐工集团营收多少?

张先生说知识 2024-10-01 15:55:02

如果提起日本机械工业方面的翘楚,日本小松企业可以说是当仁不让。

小松企业不仅在日本内部占领了很大部分的工业市场,甚至我国的很多大型公用机械都是小松品牌旗下的。

小松企业在我国扎根已经有60余年,直到90年代后期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逐渐崛起,国内使用的小松企业品牌的各种重型器械才逐一被替换。

而近年来,我国在工业,科技方面的不断进步,也让我国的国产工业机械在国内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小松企业的发家史

提起机械革命,大部分国人认为,西方国家的机械革命要早于中国很多年,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早在1917年1月,小松公司的前身——小松铁公所就成立了。

但是在当时,日本的机械工业还不算特别发达的年代,小松铁公所也只能依靠模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机械工业,来制造自己的产品。

经过不断地打磨,小松铁公所终于造出了日本的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G25式拖拉机。

这一重型机械的横空出世,正是小松铁公所奠定工业霸主地位的契机。

G25式拖拉机,在当时赢得了各个国家的一致好评,这个庞然大物不仅工作效率高,运行速度快,还能够帮工地节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可以说极大程度上节约了当时的工业成本。

而日本一向是一个以出口经济为主的国家,小松铁公所的工业产品,很快销往了全世界各国,一笔接一笔的订单,很快为小松铁工作积累了第一笔资金。

也正是在这笔资金的影响下,小松相继研发出了诸如推土机,铲车等其他重型工业机械。

由于第一辆拖拉机帮小松在全世界打响了名号,在开辟出多种多样的生产线之后,来自全世界各国的订单更是络绎不绝。

短短几年内,小松已经凭借着生产工业机械,成为了日本工业机械公司中的龙头企业。

并且,小松企业没有一味盯上西欧国家和美国进行推进销售,而是很快将目标转向了离本国较近的东南亚,中国,苏联等地,甚至连中东也有所涉及。

不难发现,小松企业的发展路径其实是十分正确的,中国和苏联的领土面积都很大,因此,需要的工业机械数量一定会很多。

而中东作为全世界的石油能源供给站,采油设备以及运输石油的设备,都属于大型的工业机械。

这些器械的生产,都可以作为小松公司下一步发展的目标,而它也的确这样做了,在积累了足够的资金之后,小松公司又进军了采矿行业。

凭借着多年来对工业机械市场的掌握,以及中国对于小松品牌的信任,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工业全面进入提速状态的时候,小松迅速挤占了中国市场。

在这期间,小松在中国本土入驻,先后设立了三家合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制造工业机械,并且销售,极大降低了其运输成本和出口成本。

这已经不是小松公司第一笔可观的出口收入,其实早在1964年,我国就已经与日本小松公司签下了一笔72亿日元的订单,创下了当时日本企业和中国之间最大的一笔交易订单的记录。

徐工崛起,长盛不衰

和小松公司一样,我国的徐工集团的前身也是工厂,徐工集团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八路军鲁南第八兵工厂。

在1943年,该兵工厂又和华兴铁工厂整编成立,最终成立为徐工集团。

徐工集团主要依靠生产起重机械,土方机械,筑养路机械等共计九种大型机械产品。

其经营范围规模之庞大,我们在路上随处可见的压路机,挖掘机和铲车,很多都产自于徐工集团。

徐工集团作为我国的老牌企业,在公司理念和企业精神上也遵循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秉承着“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向着国内外各个市场发展。

徐工集团的崛起,标志着我国在重型机械工业上的一大进步,徐工集团的产品,也逐渐取代了当年小松公司的各种重型机械。

但徐工集团并不打算仅止于此,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之后,徐工集团又将目标放到了海外市场上。

在贸易全球化逐渐开展之后,徐工集团也投入到了世界贸易的浪潮之中,积极开拓国外各大重机械工业市场,与多家国际500强的建筑公司和经贸公司都有合作。

为了降低出口成本,徐工集团还成立了省级外贸进出口公司,为自己的产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徐工集团还积极开拓各种生产线,在高空作业平台,起降机等大型机械工业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可以说,我国目前大多数重型工业机械,都有徐工集团的身影。那么这样一家生产链丰富,海内外市场扩张完全的企业,与小松集团相比,近年来的成绩如何呢?

后继有力,在创新驱动下力争上游的徐工集团

近年来,我国对于重型工业机械的创新革命正在徐徐展开,徐工集团作为我国机械革命的领头羊,自然要以榜样力量带动我国重型机械革命开展。

早在2000年,徐工集团就已经先后推出三个吨位级别的路面起重机,吨位越大,证明路面起重机能够承受的重量就越多。

而在2018年,徐工集团更是创造出了被誉为“神州第一挖”的700吨液压机挖掘机,这也让我国成为了全球唯四能够制造700吨级以上液压型挖掘机的国家。

而徐工集团,也在二十多年前就逐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起重机械矩阵。

起重机械矩阵可以帮助公司实现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的生产,也为徐工集团在海外的市场份额占比奠定了基础。

而在2024年的三月,徐工集团正式宣布,已经研发出4000吨级别的轮式起重机,这个吨位级别的起重机,再次突破了现有的世界纪录。

而这已经不是徐工集团第一次,通过自主研发的重型器械突破世界纪录,算上今年的这次重大研发,徐工集团已经有七次成功打破全球最大轮式起重机的记录。

机械革命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创造收益,提高生产效率。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徐工集团的总营业额达到了982.5亿人民币,其中净利润达到了53.3亿元人民币。

从2022年相比,净利润直接增长了23.51%。相较于日本小松集团去年营收的270亿美元,徐工集团显然还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不断上升的同比增长率,也标志着我国的徐工集团正在进一步缩小和日本的小松集团之间的差距。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由于两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不一样,所以不能单以营业能力来论输赢。

徐工集团在短时间内有如此伟大的成绩,这足以证明我国在重型工业机械方面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成就。

而和小松集团之间不断缩短的差距,也预示着发达国家的重型机械标准,于我们而言并非遥不可及。

无论何时何地,我国都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才是驱动我国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

因此,徐工集团也将创新精神纳入了其企业文化,我们也相信,像徐工集团这样的榜样型企业,会不断突破自己现有的实力,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