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张士诚,平陈友谅,徐达挥师江南的故事比吃烧鹅的桥段精彩多了

吕布省愚 2025-01-19 03:24:11

副标题:徐达故事总集4-徐达的战神炼成记,让人意乱神迷,所以提起他,请您忘记烧鹅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存在不当之处,还望联系予以删除)

(本文共计 33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10 分钟)

有道是:“读史知今世,来者犹可追。读史知未来,鉴往纠昨非。”

这里是与您久违的徐达故事总集。

系列内前三辑,咱们讲述了驳斥了徐达被朱元璋以烧鹅处死的无端故事,这种严重违背医学常识的观点,几百年来被人津津乐道,言语间透露出对于过往历史的戏说。

之所以徐达的故事能够在千百年来让人们往复说道,本质上还是因为徐达本人战神的背景,及其作为新建朝代功臣的结局。那么徐达的战神身份又是如何炼成的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分几个故事讲述其协助朱元璋从元末乱世一路统一中华的坎坷经历。

今天,咱们继续讲徐达的故事

众所周知,华夏这片大地上自古以来都是自北向南的统一路线,而历史上唯一一个实现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朱元璋,其成功路上最重要的推手便是被誉为战神的徐达。如果将朱元璋比喻为一艘战船的船长,那么徐达便是其身边最值得信任的大副。

让我们从徐达征战江南的故事讲起,当然,这里面离不开两个名字-张士诚与陈友谅。

·二十一岁独当一面

公元1332年,徐达出生于今安徽凤阳,从年龄上讲,徐达比朱元璋小四岁。但是此处多提及一句,后来成为徐达妻子的谢氏是谢再兴的女儿,而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也是谢再兴的女婿。该说不说,从老谢家的关系论辈分,徐达可能还成了晚辈。不过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便没有从妻家论辈分的传统。所以相差四岁的年纪,基本上也奠定了徐达跟定朱元璋一辈子的客观背景。

徐达的曾祖父名徐五四,曾祖母何氏;祖父名徐四七,祖母周氏;父亲名徐六四,母亲蔡氏家族世代务农。咱们曾经介绍朱元璋家世的时候着重介绍过,这种数字取名法应该是当时淮西地区普通家庭的惯用取名习惯,从取名的角度定义了家庭出身。但是具体徐达出生的时候名是哪个数字早已经失考,仅知道其后来名徐达,字天德。

徐达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伟,且自幼习武。在这种背景下,其于元至正十三年,也是公元1353年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彼时他刚满21周岁。

那一年,徐达参加红巾军郭子兴的部队,随即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大将。在此之前,其与朱元璋应该也是有交集的。当时,朱元璋向南进攻定远,率领二十四人前去,徐达排在第一,率部在滁州涧击败元军。21岁的徐达已经能独当一面,这其实是其早年历练身体的客观体现。

徐达纪念馆

至正十五年二月,是为公元1355年春,徐达又随军攻取和州,随即郭子兴任命徐达为镇抚。攻占和州后,郭子兴抓走孙德崖,孙德崖军也抓走朱元璋,徐达提出用自己换朱元璋,二人最终都幸免于难。这一年,24岁的徐达铤身而出,希望用自己的危险换回朱元璋的安全。最终的结局是两人均得以保全,这也让朱元璋认定了徐达这位好兄弟。

·二十四岁生擒张士诚的弟弟

同年六月,朱元璋率徐达等人渡江,攻占采石、太平。在攻打采石和太平的战斗中,徐达与常遇春二人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擒元将陈野先,随后徐达等分道攻占溧水、溧阳等地。

至正十六年二月,也就是公元1356年的春天,时年应年满24周岁的徐达再次成为主力先锋,冲击头阵。彼时,朱元璋在攻下集庆后,命徐达东取镇江。很快,镇江便成为朱元璋所掌控的城池。镇江克后,徐达将兵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此后被任命为淮兴翼统军元帅。此时,一位年轻的元帅早已注定成为史册上恢弘的一瞥。

当时,张士诚占据常州,命令陈保二率水师进攻镇江。徐达在龙潭击败陈保二,于是请求增兵围困常州。张士诚派出将领前来增援,徐达率部离开城池设下两道埋伏圈等待,派王均用率部充当奇兵,而自己亲自指挥部队。

张士诚军败走遭遇埋伏,被徐达击败。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语来形容,十四世纪五十年代,徐达的存在便是张士诚的梦魇。第二年徐达再次攻克常州,晋升佥枢密院事。接着攻克宁国,进攻宜兴,派前锋赵德胜攻占常熟。最为人称道的是,这场战役中,徐达生擒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

两年后的至正十八年,是为公元1358年,徐达在朱元璋的组织下,再次进攻并攻占宜兴。从此处也能看出当时江南的各方势力混战下的无序。

当时,朱元璋亲自率军进攻婺州,命徐达留守应天,又派出军队击败天完将领赵普胜军,收复池州。在这几次战事后,徐达的封号也逐步晋升,改任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

上将军徐达在封号晋升后的第一战,便是进攻安庆,从无为陆路进攻,夜袭浮山寨,破赵普胜部将于青山,并乘胜追击攻克潜山。之后,徐达回到池州,与常遇春埋伏在九华山下,击败陈友谅军队,斩首万人,生擒三千人。

其实,熟悉那段历史的朋友都知晓,元末几十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实也就是三足鼎立的趋势,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但因为朱元璋有徐达,并且能够知能善用,徐达最终成为朱元璋统一江南的重要砝码。

·三十一岁指挥鄱阳湖之战

前一次战役中,徐达与陈友谅短兵相接,而接下来的桥段中,徐达便成为陈友谅心中那挥之不去的阴影。

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是为公元1361年,徐达与陈友谅大战于江州,陈友谅败退,徐达追击。陈友谅率舰队从沔阳出发,徐达在汉阳沌口驻军抵御。此时晋升中书右丞。这一战后,徐达在朱元璋麾下的官职进一步得到提升。

第二年,朱元璋攻占南昌,降将祝宗、康泰叛变。徐达率沌口驻军击败两降将,然后又跟从增援安丰,击败张士诚部下吕珍,进围庐州。适逢陈友谅进攻南昌,朱元璋召徐达前来,在鄱阳湖遭遇陈友谅军,这场战役便是敲响陈友谅丧钟的鄱阳湖之战。

徐达击败陈友谅前锋,击杀一千五百人,缴获大型军舰一艘。朱元璋顾虑张士诚进攻后方,命徐达返回应天镇守,之后继续作战,击败陈友谅。最终陈友谅也因为在鄱阳湖之战身中流矢而亡。

·三十五岁封魏国公

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是为公元1364年,时年应年满36周岁的朱元璋称吴王,以徐达为左相国。这里多说一句,因为朱元璋称吴王,所以朱元璋的儿子中便没有谁的正式封号是吴王,即便是短暂受封吴王的朱橚,最终也改封周王。而朱允炆即位后封自己的弟弟朱允熥为吴王的举动,也成为朱棣靖难的理由之一。

回到话题中述说徐达的故事。当时,徐达率部攻克庐州,之后进攻江陵、衡州、宝庆等地,平定整个湖广地区。在此之后,他指挥常遇春等进攻淮东,攻占泰州。张士诚军攻占宜兴,徐达率军收复。随后再次率兵渡江,攻占高邮,俘虏一千余人。再进军攻占安丰,俘虏元将忻都,迫使左君弼逃亡,获得其全部舰船。基本上可以这样形容,在元末诸多势力的混战中,徐达在张士诚、陈友谅以及元军几方之间来回穿梭,如入无人之境。

徐达纪念馆外景

尔后,元军进攻徐州,徐达率军迎击,斩杀俘虏以万为单位计算,淮南淮北完全平定。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二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张士诚三路出击,徐达也分三路军应战,另外派兵扼其归路。张士诚战败回逃,不能入城,只得返回作战,徐达大败张士诚军,擒获将吏二百人,包围湖州。张士诚派吕珍等率军六万前来援救,驻屯旧馆,修筑五寨以自固。徐达让常遇春等建造十座堡垒加以围阻。张士诚又亲率精兵来援,徐达在皂林大败其军,张士诚逃走,遂攻克升山水陆寨。五太子、朱暹、吕珍等都投降,徐达巡行城下,湖州投降。

然后,徐达攻下吴江州,从太湖进围平江。次年,是为1367年,攻取平江,生擒张士诚。

在平江城即将被攻克时,徐达与常遇春相约说:“军队入城,我军扎营城左,你军扎营城右。”又命令将士道:“抢劫百姓财物者死,毁坏百姓房屋者死,擅自离营二十里者死。”入城之后,吴人安然如故。还师之后,徐达受封魏国公。

前面那一段被记录在《明史》中:城之将破也,达与遇春约曰:“师入,我营其左,公营其右。”又令荅士曰:“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既入,吴人安堵如故。师还,封魏国公。”

物象记录历史

其实此刻的态势,朱元璋已经具备称帝前的所有的条件,从武功与战力的角度来讲,徐达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所以说,咱们再次驳斥那些无端的民间传说,什么烧鹅之流,违背医学常识之论暂且不谈,从各方面的角度来讲,都很难自圆其说。

欲知徐达后来若经历之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