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商业行为一定要在规则内做事,处处破坏规矩,会让一个行业全都受害,极限压价往往损人不利己,采购行业容易滋生蛀虫,看似合法合规背后往往存在利益交换,只是没撕破脸谁也不好说啥。
1月17号讯,广东“高校采购项目遭超低价竞争”引发热议,一高校定点采购项目被一家公司以1分钱金额中标,47家供应商报名,10家提供的报价,而中标的公司出价仅1分钱,显然是故意捣乱,背后存在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呢?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信息技术服务定点采购项目采用公开邀请招标的方式,一共来了47家供应商报名,而其中10家给出了报价单,审核后,有效报价供应商也是10家,而价格方面却天差地别,最高报价36000元,最低报价只有1分钱。
根据规则,采购报价时间截止后,采购人应当组成评审小组,对参与报价的供应商审核,成交公告中显示,上述10家供应商均能响应采购需求,系统默认按照报价由低到高排序,默认最低报价供应商成为成交供应商。
这所高校给出的预算金额最高为3.6万,有的供应商就按照最高价出,也有供应商为了中标采用低价竞争方式出价,最低的只出了1分钱,而服务内容显然是有成本的,1分钱完全是赔钱干活,为何这家企业依然选择这么做呢?
1月15号,采购服务的高校回应称,他们联系了成交报价方,对方说是为了刷业绩数据,他们知道这个低价会中标,所以才报价1分钱,而学校了解了类似项目和案例后称,中标公司的行为合法合规,但是可能不合理。
而此事曝光后,当地也关注到此事,学校也向主管部门说明了情况,此事是否有后续处理还不清楚。从采购流程上看,中标者完全是恶意竞争,这种行为背后还可能存在金钱交易,因为不合常理,毕竟干活挣钱天经地义,如果干活不为了挣钱,肯定另有所图。
这种恶意竞争的行为也会侵害整个行业,采购方支持这种行为更是愚蠢,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凡有点思考能力都不会找这种公司干活,对方花上万的成本就为了挣1分钱?显然不可能,要么是串通作恶,要么是恶意竞争,这种行为本身就是破坏市场秩序,应该予以禁止,针对此事你怎么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