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吃的水果还不火是因为长得吓人吗??

食上百位 2023-05-06 09:29:33

来源:博物

宋神宗元丰元年,也就是公元1078年,41岁的苏轼在徐州做太守。这年春天大旱,苏市长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一则是诚心所致,二则季风也该来了,降雨很快实现。于是,苏市长又到石潭谢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老天爷帮忙,苏市长也得给面儿。

徐州云龙山上的苏轼雕像

大约是四五月间,小风也不凉,太阳也不热,泥土散发着新鲜的雨水味道。东坡先生志得意满,沿路东瞧西看,被眼前火热的农业生产景象所感染,写下了著名的《浣溪沙》五首。其中“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和“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两联尤为著名。再加上“日暖桑麻光似泼”、“归家说与采桑姑”,五首里有四首提到了养蚕缫丝。大概春末夏初的农业场景也无非这些,苏市长车轱辘话来回说,这五篇显扬成绩振奋士气的ppt也是难为他了。

大漂亮家族的小透明

先按下苏东坡不表,我们来说说蔷薇。你看,也不转折,也不承接,也不递进,这种文法关系似可呼为“脱线”。反正我这么写了,你就得这么看。

蔷薇是个大家族,整个蔷薇属有三百多个物种,品种那就不计其数了。植物界里几乎没有哪个家族对人类臭美的贡献有蔷薇这么大,不仅是蔷薇、月季、玫瑰三大主力,随便拿出些边角小角色:木香、刺玫、金樱子,也都是园林中一方豪强,在历代花谱图集中皆有独立成传的身份。如果广义到蔷薇科,那就太欺负人了,比中国乒乓球还过分。

杂志社大院里种植的月季

摄影:老信

蔷薇属中的大漂亮们都以颜值闻名,偶尔也有入口的,比如金樱子能入药,玫瑰花能做茶,都算不得“食物”。唯一的另类就是今天要说的“刺梨”——自然界的维C王者,零食里的赛博怪物,农业上的增长亮点,过几年的饮料新贵。当然,还有一个家族buff,它也是一位大漂亮,只不过比起各位大姐姐们,这位小家碧玉的名气可小得多了。

撞色的刺梨花和果

插一句,在中国叫刺梨的不止是蔷薇科的这种,还有茶藨(pāo)子科(原虎耳草科)的刺果茶藨子,一种北京山区就有的野果。不过一南一北,名虽相同,并不容易混淆。

看着很扎嘴的刺果茶藨子

摄影:老信

明代的《群芳谱》中就记录了刺梨“似玫瑰而大,艳丽可爱,惜无香耳”,评价颇为不低。其实刺梨花还是有香气的,不过比较淡雅,你从旁观察就能发现蜜蜂蝇类有不少都绕着它飞舞盘旋。不知道是不是明代的刺梨还不香?亦或王象晋先生闻的时间不对?

观赏用的刺梨品种

刺梨的花一看就是蔷薇家族的,娇艳舒展,疏密得当。常见的又有两类——原本的单瓣和后来的重瓣。由于花朵尺寸不算太大,即便是重瓣的刺梨也算不上华丽,不像牡丹、菊花那般容易成为视觉焦点。反而是单瓣的我更喜欢,清新婉约。不管是门边一丛还是墙上数枝,自成景致,低调奢华。西方人喜欢把刺梨用作篱笆或者院墙的天然防盗网,只因它的刺又多又硬,比月季更胜,就连花萼、果皮也处处是刺,既美丽又锋利,一物两用。

美丽且不废物的防盗墙安利给大家有分教金圣犹能趋太岁,黄蓉不意弑杨康。何出有刺无香论,轻薄从来花下郎。

你可知刺梨不是我真姓

蔷薇属的植物大部分都叫啥啥蔷薇,啥啥月季,啥啥玫,比如和刺梨关系最近的近亲,就叫中甸刺玫。其实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它们通通叫什么蔷薇,属名的rosa已经给了它们“姓氏”。

中甸刺玫

摄影:老信

说来,这也是中文的妙处,偏偏给这个不起眼的小透明起了个遗世独立的名字——刺梨的中文正名叫“缫丝花”。这个名字在整个蔷薇属里是绝对的另类,和美丽、巨大、香甜都毫无关系,猛一听绝对不会联想到蔷薇家族。

单瓣典雅,重瓣华贵

苏市长的五首词告诉我们,农历四五月间,春末夏初,煮茧缫丝是最标志性的劳作。缫丝花这个名字就源于它开放的时间,真是又清新又独特。它另有一个名字叫“送春归”,意思差不多,意味就萧索多了。日本人叫它“十六夜蔷薇”,也是说花期有限,又独有一种物哀之风。

日本1828年作的重瓣缫丝花画图

缫丝花是中国特产的一种蔷薇,古代叫做“刺蘼”,说它是一种有刺的荼蘼。荼蘼是今天哪种植物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多种说法并存。不过,如果缫丝花是“刺蘼”,那荼蘼恐怕以木香可能最大,因为木香刺很少,方有“刺蘼”的对立叫法。如果荼蘼是重瓣空心泡、月季之类的“嫌犯”,未免刺都太多,“刺蘼”就不大成立了。这倒不失为是一种有力的反推思路。

路边树上可摘果子+1

在英文世界,缫丝花别称“chestnut rose”——栗子玫瑰。不是说它像板栗,而是像西方常见的马栗,的确这两者长的十分相似。

马栗,也就是欧洲七叶树

按照英国邱园网站显示,缫丝花野生只在我国华北以南地区,连日本都是传过去的。但事实上,它的分布最集中于贵州周边,其他省份的分布就少得多,以至于至今刺梨都被冠以“贵州特产”。

缫丝花的自然分布

图片来源:邱园

古代的记载也差不多。《清稗类钞》说“刺梨……黔省四封皆产,移之他境则不生”。这段文字还记载了有趣的民俗:当时刺梨多由苗族女子贩卖,苗女热情好客,如果是中原江南人来买,甚至整筐赠送,还说“爱莫离”,意思是跟你有缘。不过这也就是客气客气,你别当真,要是借机调戏人家,人家会说“落勿浑”,意思是不要脸!

不过刺梨花确实不输玫瑰

柠檬大枣通通靠边站

缫丝花美了成千上万年,我们对它知之甚少;由于富含维生素c这一属性,近年来却越发知名了。要么怎么说咱这是吃货大国呢,要想火必沾吃,这是多少直播up主的血泪心得。

刺梨蜜饯    图片来源:图虫

自然界中谁是vc老大并不能有定论,个体差异很大,谁都说自己牛。按每百克含vc的毫克数记,常吃的水果比如桃子西瓜只有个位数,橘子柠檬三四十,大枣猕猴桃有两三百,酸枣沙棘在千八百左右,已经傲视苍生了。能达到两千甚至更高的只有刺梨、费氏榄仁、卡姆果、针叶樱桃等几种,可以华山论剑,难分伯仲了。

其实蔷薇属果实很多都富含vc,但它们大多没有通俗意义的“果肉”,不能当水果吃。只有刺梨有着还算软嫩多汁的果肉,不过外面的刺也让它没有成为常见水果。

鲜刺梨,除了带刺看着就挺好吃的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刺梨的种植和开发,尤其是贵州多地都大力发展刺梨产业。眼看着针叶樱桃卡姆果都成了炙手可热的“尖儿货”,咱也不是没有本地vc王啊,而且还是中国特产,如果发展的好,搞成远销海外的拳头产品也完全可能。

但在树上怎么也不是敢摘了吃的样子

刺梨可鲜食,可晒干成茶饮,做成果酱、果膏、果汁、果脯,也能用来提取vc和黄酮类物质,前景大好。比如刺梨饮料,这两年逐渐起势,不知道会不会接手余甘子、小青柑、斑斓叶留下的流量桂冠,成为一代奶茶店新宠。

《没有广告》

刺梨还是酿酒的好原料。清代著名文学家吴嵩梁在《还任黔西》中写道:“新酿刺梨邀一醉,饱与香稻愧三年”。同是清代的贝青乔在《苗俗记》中记载:“刺梨……味甘微酸,酿酒极香。”中国人呐,可是把能吃好吃的东西都琢磨明白了。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