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德国从“去中国化”到“去中国”,为何他们把化工搬到我国?

香寒阅览趣事 2025-01-12 10:48:37
前言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

尤其是在欧洲,一股“去中国化”的浪潮暗流涌动,中欧贸易摩擦不断,为双边经贸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就在这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德国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姿态,与中国的合作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成为中国在欧洲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种“逆流而上”的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信源:始料未及!“去中国化”正变成“去到中国化”——2024-09-03·上观新闻

逆势而上的中德合作

回溯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冷战的影响,中西方国家的交往几乎完全中断。但随着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破冰,中国逐渐打开了与西方国家的大门。

中德关系的正式建立是在1972年,自那时起,两国关系虽历经曲折,但合作领域却不断拓展。

从最初的技术和贷款援助,发展到今天的产业链深度融合。中德合作不仅成为了中欧关系的重要支柱,还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彰显了中国对德国经济稳定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德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热情,绝非虚言。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达到了73亿欧元,同比增长显著。充分体现了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持续投入的决心。

在欧盟对华总投资中,德国企业占比超过50%,其中汽车行业的投资尤为突出,如大众和宝马等巨头均计划在中国大幅扩建生产基地。

比如大众计划投资25亿欧元扩建安徽合肥的生产和创新中心;宝马同样计划投资25亿欧元扩建沈阳的生产基地。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生产网络,拥有27家全资公司和11家合资公司,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德国塑料机械巨头阿博格也决定在中国进行产能建设。

德国化工产业的转移,为中国化工产业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中国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条条完整的化工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越来越多的德国化工专家带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到中国,为中国化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东寿光市与德国化工专家巴米勒博士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寿光市政府聘请巴米勒博士担任化工产业发展顾问和中德化工园招商代表,希望借助其丰富的经验和人脉资源,引进更多的德国项目、人才和技术,推动寿光市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寿光市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的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尽管德国企业对华投资热情高涨,但德国政府却试图通过制定“中国战略”来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鼓励企业投资多元化。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多次呼吁欧洲企业减少与中国的联系。

但这些政策似乎并未能有效影响德国企业的投资决策,德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热情依然不减,“中国战略”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这一现象表明,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企业的逐利行为是最终决定性因素,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相对有限。

德国企业为何加大对华投资

从德国自身来看,其雄心勃勃的“工业4.0”战略遭遇了一系列挑战。

“工业4.0”旨在通过“互联网+制造”实现智能制造,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

然而,德国在通信技术、供应链和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瓶颈。

德国的通信技术实力相对薄弱,其与华为的合作也因美国制裁而受阻,这使得德国在构建工业4.0所需的网络基础设施方面遇到了困难。

俄乌冲突导致德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中断,严重影响了德国的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供应链的断裂也成为制约德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德国在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难以应对智能制造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德国曾尝试与中国企业合作。

中国市场的优势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和巨大的潜力。同时,中国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德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步履维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短短十年间,中国工厂里灵活运转的机械臂、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都展现了“工业4.0”的雏形,并逐步走向成熟。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能够为各种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

再加上中国政府对工业4.0的扶持力度非常大。与德国多党执政、决策效率相对较低的现状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能够高效地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集中力量办大事。

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上海建设100+智能工厂”方案、“浙江未来工厂”计划、“南京灯塔工厂”项目等等。

这些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加速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

中国拥有雄厚的信息技术实力。在德国寻求与华为、阿里云合作的案例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中国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拥有成熟的互联网企业、庞大的计算机工程师队伍、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以及全球领先的5G技术。这些都是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工业4.0不可或缺的条件。

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在工业4.0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为德国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和合作机遇。

信源:“去中国化”何以成了“去中国吧”——2024-09-06·中工网

结论

中德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但同时也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中国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守住底线,加强监管,确保引进外资的质量,避免环境污染和地区发展失衡等问题的出现。

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中德合作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0 阅读: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