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你可以试试这样做

萌妈小教室啊 2024-04-09 10:56:41
———最近有宝妈留言问:如果孩子失败了,该怎么和他沟通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我总是表扬孩子,可是现在,我非常困惑了……」朋友说。「为什么呢?」「我总是表扬他,可他却总是不自信。」「是笼统地夸他聪明、很棒吗?」「一开始的时候确实如此;后来我也看了很多育儿文章,知道夸孩子要夸得具体,要夸孩子的努力,夸孩子努力的过程……可是,他还是不自信。」「比如呢……?」「上次我们去参加演讲比赛,孩子第一轮就被淘汰了,我接他回家,看他情绪很低落,就跟他说:宝贝儿,你是最棒的!「他抬头看看我,充满了疑惑,嗯了一声,又继续往前走,边走还边踢路上的石子。「我跟他说,虽然这次比赛失败了,但他依然是最棒的。至少在妈妈眼里是最棒啊!」「可他呢,还是一副不自信的样子。」明明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妈妈开口就说孩子是「最棒的」。孩子就会很疑惑:为什么最棒的还会被淘汰呢?孩子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对妈妈的安慰不买账,并不会因此感到安慰,更别提重拾信心了。经常有育儿文章说,父母一定要学会表扬自己的孩子,因为来自父母的会让孩子建立起自信。是的,这种夸奖不能是笼统的「你真棒!」,而是去夸奖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例如「你今天看了10分钟的书,能坚持看书,可真好!」但是,我们要知道不仅是如何「夸奖」孩子。我有个闺蜜,遵从育儿理论的指导,总是很喜欢夸赞孩子。直到有一天,她不由自主地说:「宝宝,你刚才放屁了吧!真香!」这一刹那,她猛然意识到,自己早已步入了误区。生活中,一味夸赞自己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数。我妈妈从小就喜欢夸我:「我女儿是最棒的!」队友妈妈也很喜欢夸他:「你从小就是最棒的!」当我们诞下小萌以后,我和队友的妈妈们把这种夸奖延续到了小萌身上,她们一致认定:「小萌是最棒的!」这种「最棒」,甚至会和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小萌你最棒了!之前你们没回来之前一直下雨,你这一回家,天都晴了!多亏小萌让天气变好呀!」自信来自于战胜困难和走过失败,而不只是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自信是对自我价值的确信和肯定,而不是因为「我最棒」的盲目自信!一味地鼓励和赞誉,只会让孩子难以接受真实的自己,变得更加不自信。所以,当孩子受挫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换位思考,承认孩子的真实想法。与其在孩子失败以后还说「你最棒!」,不如告诉孩子,哪怕不是最棒的,哪怕失败了,你的努力和付出也是有价值的,并将成为受用终身的财富。小萌小班的时候,参加幼儿园举办的逻辑狗比赛,也是第二轮就被淘汰了。回家以后,他情绪很低落,于是队友偷偷拉他到角落里,蹲下身子搂着他,问道:「宝贝,你现在是不是挺难过的?毕竟,没有进入第二轮比赛,多少还是挺遗憾的吧。换做爸爸,心里也会觉得不开心呢。」「嗯。」小萌点了点头。「之前我们在家里做逻辑狗的时候,你每次都能自己读懂题干,然后独立地完成答案。「这一次比赛,我们只是做题速度有点慢,对不对?「但是不要紧,熟能生巧。只要多加练习,下次我们也许能进入最终,还能拿到更棒的奖品呢!「咱们接下来多加练习,一起试试看,怎么样?」奇迹发生了,小萌抬起头,脸上不再是沮丧,而是重拾了信心,开心地拉着队友的手说:「爸爸,咱们现在就开始练习吧!」真实的生活中,孩子难免会跌倒,会遇到强劲的对手,会遇到暂时难以逾越的鸿沟和障碍。我们能教会孩子的,不是拒绝承认事实,盲目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而是如何去面对失败,面对真正的失利,然后继续前进!❤️如何让孩子将失败变成成功之母呢?卡罗尔认为,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认为,失败意味着自身的能力不足,但人的能力,或者说智力是天生的,从而选择逃避和放弃;相反,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会认为,失败只意味着,自己还不够努力。卡罗尔和其他学者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了通过改变思维模式,确实能改变学生的表现和成绩 。卡罗尔和哥伦比亚大学的丽莎·布莱克威尔等心理学家选择了373名七年级的学生,通过简单的判断题来评估他们的思维是固定型的还是成长型的,并对他们的数学成绩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结果发现,那些认为考试失利意味着自己需要尝试新的策略并不断努力的人,其数学成绩很快超过了那些认为努力是能力不足的表现的人,并与之逐渐拉开了差距。智力就像是我们所拥有的底牌,但牌局的走向不只取决于底牌本身,而是存在很多变数和策略。但固定型思维的人对自己的底牌感到失望的时候,成长型思维的人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方法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当我们相信通过努力能让自己更有能力的时候,就从无助感中逐渐挣脱出来,逐渐拥有了掌控感(Mastery)。拥有掌控感的人,不会将错误或失败当做是对自己的否定;相反,他们将其视作一种挑战或机会,并坚信挑战让人进步,机会让人学习。❤️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无助感转化为掌控感呢?心理学家认为,要改变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改变他的经历。新的经历,会让人产生新的感受,从而向内对自己、向外对他人都产生了新的阐释,并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信念,进而做出新的决定。当我们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时,并非说教就能起到作用;而是鼓励他们迈出尝试的那一步,获得新的经历和体验后,才会相信自己的智力是可以改变的。因此,改变智力的关键因素,一是成长型思维,即相信智力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二是给与他们新的经历,让孩子切实感到通过持续努力或调整努力的策略,确实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问题——当孩子失败以后,我们该如何和他说?一种方法是给予简单的反馈,而不是夸孩子「没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了」。另一方法是让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分析遇到的问题到底在哪,从而改变努力的策略。一旦改变策略以后的努力,让孩子确实进步了、达成目标了,那么,这段新的经历就会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互动话题

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END

我是萌妈Cecilia,一个学术型的二胎妈妈如果你有什么关于亲子的疑惑或问题欢迎给我留言或发私信科学养育,愿每个父母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文中部分配图来自免费图片网站pexels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