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最早是用补鞋底子、旧马鞍子熬制的,你敢信?
《齐民要术》里有专门介绍“胶”篇章就叫“煮胶”:
“胶,泥也,作之以皮,从肉”“破皮履、鞋底、破鞍戟,但是生皮,无问年岁久远,不腐烂者,悉皆中煮”
有人抬杠说《齐民要术》这里说的是“胶水”的“胶”,如果你看过此书就会知道“胶”篇全程说的都是吃的,只有制作不良的“胶”才会拿去做粘合剂
还有古时候都是用牛皮熬胶,驴皮都是二等货
“驴皮煮胶,其粘接力不在上乘”“上胶中有牛胶无驴胶,是因驴皮薄毛多,胶少费樵”
意思是驴皮煮的胶粘性差,人都不稀罕用
而阿胶中的“阿”不过是地名而已,也就是今天山东省平阴县的东阿镇。春秋战国时期这地方最早叫“阿邑”,秦灭六国后才改称“东阿”
《名医别录》里记载:
“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 出东阿”
也就是说东平郡这个地方出产的牛皮胶名字才叫“东阿”,仅仅是地名
当然用动物皮煮胶入药的记载更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
但是……
你可得搞清楚《五十二病方》里记载的“胶”,和我们今天理解的“补血阿胶”完全是两个东西
因为《五十二病方》里记载的“胶”最早是用来……治疗麻风病的
《五十二病方》原文写的是:
“胶治大带”
“大带”就是古时候的麻风病,治疗方法是:
“以清煮胶,以涂之”
也就是说,最早的“胶”竟然是外用的。中医不知道有麻风分岐杆菌的存在,所以认为麻风病由风邪入侵皮肤所引起
既然是麻风病是皮肤病,当然药得外用才有效,是不是有些毁三观?
那有人说了,东汉诞生《神农本草经》里记载了阿胶内服难道是假的?
当然不是假的啦~
《神农本草经》是这样记载阿胶的:
“阿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一名傅致胶”
后来的什么《千金方》、《本草纲目》都是照着这段话复制黏贴+二创而来的
但是……(好像说过一回“但是”)
我们今天看到的《神农本草经》其实来自南北朝时期阮孝绪编写的一本书叫《七录》,又名《本草经》
阮孝绪这哥们既不是中医也不是药学家,他就是一编书的
而南北朝距离东汉相隔了差不多500年,你确定要相信这样一个中医外行编列出来的书?
好吧我们撇开《神农本草经》的可信度不谈,就看历代中医典籍对阿胶药用价值的记载
隋唐以前以前对阿胶药效的记载最常见的是——坚凝紧致、固着安胎
隋唐以后最常见的药效是——固敛下焦止滑脱
其他的还有什么偏贵补益、养窍滑通、诸胶皆能疗风,以及——下血不止,你可以理解为止血和补血
反正你细看中医古籍中有关阿胶的记载,那是治啥病的都有,涉及血有关的效果更多的是止血,“补血”并不常见
目前大部分说阿胶有补血效果的说辞,几乎都来自《伤寒杂病论》,里面对阿胶有过这样的描述:
“阴不足,以甘补之,鸡黄阿胶之甘,以补血”
但如我之前所说,“补血”也仅仅是阿胶的一种药效
放在整个阿胶药用史上来看,补血既不突出也不频繁,那为何今天我们但凡提到阿胶,就只能联想到补血呢?
真正让“阿胶”和“补血”联系在一起且广为人知的,其实是非常晚近的现代,用的是猪皮熬胶
1976年,当时的山东平阴阿胶厂开始尝试用猪皮替代驴皮,熬制所谓的“新阿胶”
后经药厂开展的临床实验发现(药厂自己做临床试验……你细品),这种“新阿胶”对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效
自此以后阿胶的其他药效都不为人所知,流传最为广泛的就剩“补血”了(更贴切的应该是“止血”吧?)
回到题主的问题,阿胶真的可以补血吗?
古代中医对阿胶的描述以“止血”居多,“补血”有,但并不突出
如今阿胶补血这个认知多是经过“演义”后臆造,其主要成分就是动物胶质
因蛋白质含量丰富,所以在缺乏蛋白质来源的古代是一种非常高档的营养品
而放在今天,都是动物胶质,其营养价值相对于一斤卖上千块的阿胶来说,真的不如咱普通老百姓的一盘下酒菜
皮冻而已,吹嘘得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