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贺龙独子没考上清华,找到父亲求助,贺龙:我去清华找个人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0-31 13:38:50

引言:

世人皆知贺龙是开国元帅,却不知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还是位好父亲。1963年的夏天,贺龙的独子贺鹏飞高考落榜,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这个50岁才得的宝贝儿子,平日里备受宠爱,此时失魂落魄地站在父亲面前,小心翼翼地开口:"爸,我就差几分,您看能不能......"贺龙闻言,略作沉思后说:"行,那我去清华找个人吧。"听到这话,贺鹏飞喜出望外,要知道父亲平日里最反对走后门。但这次,贺龙为何如此爽快地答应了?他究竟要去清华找谁?这个让贺鹏飞欣喜若狂的答复,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贺龙与独子

1946年,正值全国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已经50岁的贺龙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喜事。这一年,他的独子贺鹏飞在湖南沅陵出生。贺龙当时正担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他特意从前线回到后方陪伴妻子薛明。

贺鹏飞的出生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喜不自禁。在儿子出生的第三天,贺龙特意给多年的老战友关向应发去电报,告知这个喜讯。关向应虽然身在延安,身患重病,但依然为贺龙终于得子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关向应与贺龙的情谊可以追溯到1925年。那时,关向应刚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贺龙在湘西地区开展革命工作时相识。此后的红军时期,两人共同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战役。在长征途中,关向应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贺龙转移。正是这些生死与共的经历,让两人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

贺鹏飞这个名字的来历颇具传奇色彩。当贺龙初次提出要给儿子取名"贺雨生"时,关向应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个名字缺少气势。他提议从岳飞的名字和字号中各取一字,最终定下了"鹏飞"这个颇具意味的名字。这个命名过程也体现了两位老战友对民族英雄岳飞的共同敬仰。

在贺鹏飞的成长过程中,贺龙展现出了不同于军人形象的慈父一面。每当公务闲暇之时,他都会抱着年幼的贺鹏飞在住所附近散步。当时住在中南海的一些工作人员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身材魁梧的贺龙将军,小心翼翼地抱着儿子,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

1950年代初期,贺龙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期间,他经常会在下班后带着贺鹏飞到北海公园游玩。父子俩有时坐在湖边钓鱼,有时在园中漫步,贺龙会给儿子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这些难得的父子时光,为贺鹏飞的童年增添了许多温馨的回忆。

随着贺鹏飞渐渐长大,贺龙也开始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品格。在一些重要场合,他会带着贺鹏飞参加公务活动,让儿子从小就能见识到国家领导人工作的严谨作风。但在日常生活中,贺龙从不允许儿子仗着自己的身份谋取任何特殊待遇。

二、贺家教育方式

贺龙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理念,这与他的革命经历和军人作风密不可分。在贺家,即便贺龙身为开国元帅,家中依然保持着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

每月400元的工资,在当时的北京城已经算是很高的收入,但贺龙从不因此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在贺家的餐桌上,经常只有几个简单的家常菜。贺龙常说:"吃饭要吃个饱,但不能吃太精细。"这种节俭的作风在1950年代的高干家庭中并不多见。

贺龙对子女们的零用钱管理也十分严格。每个孩子每月的零用钱都有固定额度,绝不多给。有一次,贺鹏飞看中了一件当时很流行的皮夹克,向父亲提出想要购买。贺龙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告诉儿子:"想要可以,但要用自己的零用钱攒。"最终,贺鹏飞用了三个月的零用钱才买到了心仪的外套。

在学习方面,贺龙采取了"放养式"的教育方法。他不主动过问孩子们的功课,但要求他们必须独立完成作业。贺家的几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回家,不用家长提醒,就会主动完成当天的功课。

贺龙特别注重培养子女们的群众观念。1958年,贺晓明在学校参加劳动课时,有同学提议让她不用干活。贺龙知道后,专门找到女儿谈话:"你们跟其他同学一样,该干的活一个都不能少。"从那以后,贺家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更加注意不搞特殊。

在贺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准提及父亲的职务和地位。贺龙要求子女们在外面就是普通学生,不能仗着自己是元帅的子女摆架子。有一次贺鹏飞的同学来家里做客,无意中谈到贺龙的职务,贺龙立即转移了话题,并在之后告诫儿子:"做人要实在,不要靠父母的地位。"

贺龙对待三个女儿和独子的态度始终如一。1960年,大女儿贺捷生要参加工作,有人提出可以安排她到条件较好的单位。贺龙直接回绝了这个建议:"国家现在百废待兴,年轻人就该到基层去。"最后,贺捷生和其他同学一样,通过正常分配到了工厂工作。

这种严格的家教方式在当时的高干子女中并不普遍。有一次,一位老战友来访,看到贺家子女的生活如此简朴,忍不住劝说贺龙:"你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们的生活可以改善一下。"贺龙却说:"越是条件好了,越要让孩子们懂得艰苦朴素的道理。"

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贺家的子女们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即便到了1963年,当贺鹏飞面临高考时,贺龙仍然坚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从不因为儿子是独子就特别优待。

三、军人家庭的特殊时代

1963年的中国,开国将领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年,不仅是贺鹏飞面临高考,其他多位开国将领的子女也到了升学的关键时期。

在北京的八一学校,当时聚集了许多军队高级干部的子女。这所学校成立于1947年,最初是为了解决革命军人子女的入学问题。到了1963年,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但仍保持着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传统。

在这所学校里,将领子女们的日常生活与普通学生并无二致。每天早上6点起床,所有学生都要参加早操。教室里的座位安排完全按照成绩排名,不考虑学生家庭背景。当时在八一学校就读的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曾回忆:"我们跟其他同学一样,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参加各种劳动。"

1963年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调整时期,各行各业都在推行勤俭节约的方针。这种社会氛围也影响着军队干部子女的教育环境。在学校食堂里,将领子女与其他同学一样排队打饭,每月的伙食标准都是统一的。即便是在课外活动中,也没有特殊待遇。

这一年春天,八一学校组织高三学生参加农村劳动实践。刘伯承元帅的儿子刘蒙和其他同学一起,在北京郊区的农场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劳动。他们住在简陋的工棚里,每天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这种经历对于这些将领子女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基层锻炼机会。

在升学方面,1963年的政策对军队干部子女并没有特殊优待。当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75万人,而重点大学的招生名额十分有限。清华大学作为全国最著名的理工科院校,竞争尤其激烈。

这一年参加高考的将领子女中,有不少人选择了与父辈完全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朱德委员长的小女儿朱敏,就报考了北京外国语学院。陈毅元帅的儿子陈昊苏则选择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这些选择反映出新一代年轻人对知识的追求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军事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贺鹏飞的求学经历并非个案。当时的北京,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将领家庭中也时有发生。叶剑英元帅的儿子叶选平同样在这一年参加高考,他最终选择了一所普通大学就读。林彪的儿子林立果则在同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

值得注意的是,1963年的高考对军队干部子女采取了同等对待的原则。无论是分数线还是录取程序,都与其他考生完全一致。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讨论,也为后来的教育公平政策奠定了基础。

当年秋天,全国高校开学之际,北京各大院校迎来了新一批学子。在这些莘莘学子中,军队干部子女们以普通学生的身份开启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四、清华之行的真相

1963年8月,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个清晨,贺龙驱车前往清华大学。这次造访并非如贺鹏飞所想的那样是为了"打招呼",而是带着一个特殊的目的。

当天,贺龙首先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招生办公室。他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而是以一位普通家长的身份询问了高考录取的具体规则。招生办公室的老师详细解释了当年的分数线划定标准和录取流程。贺龙认真听完后,又详细询问了补录政策和复议程序。

在了解了这些信息后,贺龙并没有立即离开学校。他来到了清华大学的主楼前,这里正在进行新生报到工作。贺龙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前来报到的学生们。这些年轻人中,有工人子弟,有农民子女,还有来自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公平竞争考上了清华。

接着,贺龙来到了清华大学的图书馆。这里保存着学校历年来的招生记录。通过查阅这些档案,贺龙发现,清华大学从建校以来就秉持着严格的招生标准。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也始终坚持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首要依据。

在图书馆停留期间,贺龙遇到了一位老教授。这位教授并不认识贺龙,但两人就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老教授讲述了许多清华大学培养人才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白手起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的例子。

中午时分,贺龙来到了清华大学的学生食堂。他选择了一份普通的学生套餐,与其他来校办事的人员一起就餐。食堂里,他看到墙上张贴着各种奖学金评选标准和学生守则,这些规章制度没有任何针对特殊群体的优待条款。

下午,贺龙参观了清华大学的实验室。在这里,他看到了学生们专注于科研的场景。实验室里的设备虽然简陋,但每个工位都被充分利用。这些场景让他想起了在延安时期,革命队伍中那些刻苦钻研的知识分子。

临走前,贺龙又回到了招生办公室。这次他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了往年考生的成长轨迹。通过这些真实案例,他看到了许多通过重考最终考上理想学校的学生故事。

当天傍晚,贺龙离开清华大学时,恰逢一群新生在校园里找寻自己的宿舍。这些年轻人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他们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这个机会。

回到家中,贺龙将这一天的见闻和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贺鹏飞。这次清华之行的真相,不是为了走后门,而是要让儿子明白:真正的机会永远属于那些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人。

五、贺龙的教子理念传承

贺龙对子女教育的理念在1963年后得到了更广泛的实践。贺鹏飞未能考上清华大学后,按照正常程序被另一所大学录取。这一结果不仅没有改变贺龙的教育方式,反而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1964年春,贺龙在一次军委会议期间,与其他将领谈起了子女教育问题。当时已有部分高干子女通过考试进入了各个高校,贺龙特别强调:"让孩子们在普通学校里学习,跟工农群众的子女一起成长,这才是正确的路子。"

在此后的几年里,贺家的教育传统继续影响着下一代。贺龙的小女儿贺晓明在1965年升入初中时,同样遵循着家里的规矩:不准提及父亲的身份,不要求特殊照顾。每天放学后,她都要先完成作业,才能参加其他活动。

1965年夏天,贺家几个子女一起参加了北京郊区的农业劳动。他们和其他知青一样,住在简陋的农舍里,每天参加插秧、除草等农活。这段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基层群众的生活。

贺龙的教育理念也影响到了其他军队干部家庭。1966年初,一位老战友来访,谈起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托人走关系调换学校。贺龙直言相告:"教育孩子不能走捷径,吃点苦、经历点挫折对他们的成长反而有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贺龙始终保持着对子女的严格要求。1966年春节期间,有人送来一些高档年货,贺龙立即让秘书将这些东西退了回去。他对子女们说:"过年也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是我们家的传统。"

贺家的这种教育方式在当时的北京城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很多认识贺家子女的人都说,在他们身上看不出是高干子女的样子。他们的衣着普通,言行举止都很朴实,和普通学生没有什么区别。

1966年上半年,贺鹏飞在大学里表现突出,有人提议可以破格提拔。贺龙得知后立即表态:"按规矩办事,不要搞特殊化。"这个决定再次体现了他一贯的教育原则。

这种教育理念对贺家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到了1966年年中,贺家的几个子女都已经树立起了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他们不依靠父亲的地位,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和学习。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贺龙的教子理念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他强调的不是权力和地位的传承,而是品格和作风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为其他高干家庭树立了一个典范,也为后来的干部子女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966年6月,在一次非正式的谈话中,贺龙回顾了自己的教子历程。他说:"教育子女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会自立,懂得艰苦奋斗的道理。"这句话是对他多年教子实践的总结,也是对贺家教育传统的概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