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囚徒战队,失踪的侯君集。玄武门之变被删节的细节

闲说宇俊星 2023-10-26 07:38:02

玄武门,唐太宗一生难以过去的坎

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登上最高权力的起点,也是他一生都难以抹去的心魔。我们现在看到的玄武门之变被历代争议,主要是太宗在贞观17年过问了高祖实录关于武德9年的记录,很多人认为这其中必然删除了对太宗不利的记录。

但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玄武门版本,李世民射杀大哥,然后尉迟敬德杀李元吉再逼宫李渊的这条主线是明晰的。李世民应该是对武德年间兄弟相争的历史和玄武门那天的部分细节做了修改,但是主要是把李世民塑造成被迫反击的受害者。毕竟,到了武德5年李世民已经是“天策上将太尉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侯大将军上柱国秦王世民”。

贞观17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不久后朝堂人事大地震,太子一案侯君集、李元昌被杀。太子府、魏王府一干人等被杀被贬。兄弟相残、密谋造反这种事差点再次发生让李世民不禁回到17年前,他一箭杀死大哥的那个清晨。

贞观十七年(643)七月,司空房玄龄、给事中许敬宗、著作郎敬播等上所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李世民查阅后做出重要批示,他把自己玄门之变的行为定义为周公诛杀管蔡是为国除奸,要史官具实记录。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玄武门之变。但是这场政变还是有一些疑点。

高士廉率领的囚徒

玄武门之变发生时,秦王府所有文臣武将全部上阵,连李世民的妻舅高士廉也出力了。他在这一天记录是打开了长安监狱的大门,释放了一批犯人,加入了玄武门的战斗。

长安的监狱不在皇城,而在南面的城中。犯人集中在大理寺的监狱或者京兆府的监狱。不论高士廉从哪个监狱领犯人出来,在武德9年6月4号白天都是一个“奇观”。

从唐长安城地图上看,大理寺是设在义宁坊内,在整个长安城的西北角。

西安,唐大理寺遗址碑

大理寺在长安西北角,靠近皇城

大理寺是中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审判机关,设置有专门的监狱。高士廉要是从大理寺监狱把犯人引出来,要经过开远门,然后再折向北到玄武门。这一路上长安的警备、不良人居然没有阻拦,掌管门禁的城门官也是一路放行。虽然说史书上就这一句话,但是仔细看看高士廉的“救火”路线,只能感叹秦王府的准备工作做的真好,所有环节都想到了。

京兆府的监狱临近西市

如果高士廉从京兆府的监狱“摇人”去玄武门,那场面更惊悚了,唐时京兆府办公地点在长安城西部的光德坊东南隅,西面就是繁华的西市。这一路向北的刑徒的场景更令人震撼。

而且犯人没装备去打仗肯定就是太子长林军的刀下鬼,这些人到了玄武门是要配发了武器以后。武器和铠甲可能秦王府备了一些,但是也有可能是从太极宫禁苑的武库领的武器。也就是说太极宫禁苑的武库这会是对秦王府开放的。。。

那就是说6月4号这天,在东西市人流密集区或者大理寺的义宁坊,一群囚犯队伍被高士廉带去宫城,一路畅通无阻最后在禁苑领了武器参加战斗,这个过程想想就觉得刺激。

对父亲李渊的囚禁

玄武门之变1个月后,秦王府功臣论功行赏:

玄武门之变的功臣,被封为一等公爵,共有五人:

长孙无忌,封齐国公;房玄龄,封邢国公;尉迟敬德,封吴国公;杜如晦,封蔡国公;侯君集,封潞国公。

尉迟敬德展示太子齐王首级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小舅子亲戚加近臣属于核心的核心。房玄龄、杜如晦在谋划和设计政变具体事项。尉迟敬德杀掉齐王,然后进宫“戍卫”李渊逼李渊出敕令。这些事极为高光,事后尉迟敬德受的封赏也最高。玄武门其他人比如张公瑾、敬君弘起码知道在哪个出力了。但是侯君集这个封赏就很莫名其妙了,看记载不知道他做了啥。

贞观年间侯君集完成了对吐谷浑和高昌的灭国战,战功赫赫。贞观17年因为参与李承乾的谋反被杀。他在玄武门的所作所为也被刻意隐藏了。

在我看来进入太极宫控制李渊是由侯君集完成的。控制皇帝才是整个玄武门之变中最重要的部分,控制皇帝后面3王厮杀不论谁赢了都要获得皇权的肯定。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杀掉皇帝直接取得皇权。但这个行为实在太大逆不道了,不可能被封建时代的观念接受。这种行为操作不当下场就是三国的成济。

那侯君集怎么做的?

太极宫隋代建立,在新皇宫——大明宫没有建成以前是隋唐两代帝王的寝宫。

宫内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的原则,以朱明门、肃章门、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简单说两仪殿南面是政府机构和办公场所。往北就是皇帝私人休息的地方。两仪殿比较特殊,朝廷重臣可进入,这里皇帝大臣见面就比较随便了。

侯君集要隔绝外朝,控制皇帝在太极宫中心的寝宫

侯君集要做的控制的就是内廷,隔绝内外,必要的时候要把不知情的大臣“请入”内廷。

内廷的寝宫,防卫更加严密,这里四道横门:东横门、西横门、日华门、月华门。永巷南是皇帝生活区,即“帝寝”,永巷北是皇后妃子居住区,即“后寝”,绝对禁止外臣进入。

寝区以北是后苑,苑中西部有几个大池,称东、西、南海池。

两仪殿以北的寝宫是皇宫的重中之重

侯君集政变当天的路线,应该是6月4日凌晨或者前一天深夜,随秦王府主力在玄武门守将常和的带领下进入皇宫后苑,这时候大部分秦王士兵在海池边的树林埋伏。侯君集带着精锐小队穿过后苑的假山公园直入永巷南的皇帝生活区,控制了李渊。随后将李渊挟持到海池上的小舟上。

李渊被迫“泛舟”海池

这一天早上,部分早朝不知情的大臣比如裴寂、萧禹、陈叔达等人按照惯例来到两仪殿找皇帝议事,也被侯君集“请”到了海池上泛舟。被迫见证这次血腥的皇室厮杀,在太子齐王被杀后,尉迟敬德前来“报告”早上政变情况,侯君集继续控场。大家看似讨论了一遍事件,其实只是走了个过场最后让李渊出“敕令”承认了这次政变结果。

太极宫中沉默的禁卫军

前面说了高士廉带犯人参加战斗和侯君集被删掉的太极宫挟持皇帝的事迹。但是还有一个谜团,长安城最大最强的武装力量太极宫禁军去哪里了。如果说大理寺或者京兆府的官吏惧怕秦王府的武力还说的通。禁军有什么理由怕,这一天玄武门的值班常和倒向秦王,还带领部分禁军参与了战斗。那其他禁军在哪里在干什么,这一天的记录无载。

玄武门之变反水的禁军将领常和

也许正如史书没有记载的一样,禁军用他们“看似中立”的态度力挺了秦王李世民。因为秦王才是这些禁军的真正领导。

到了唐初担任宫廷禁卫系统的将领和士兵,与野战军是同一批人,出则作战,入则宿卫。关中的府兵也要轮流“上番”宿卫皇宫。

隋末唐初李唐北方的重要战役都是李世民带头打的。那部队听谁的?战争这种有组织暴力行动中,只有不断的打胜仗才能解决思想问题。谁能带领军队打胜仗谁就拥有这支军队。

唐初关中府兵被秦王征调的示意图

李渊曾经想搞平衡不让李世民一家独大。早在李世民一战灭西秦以后他就把老伙计裴寂和李元吉安排到河东去抵御刘武周了。哪知道这两人太拉了,河东几乎丢光。没办法只能拉李世民救场。李世民什么表现,连克劲敌,雀鼠谷300里极限追击,介休城大破宋金刚,收服尉迟敬德,整个河东响彻秦王破阵乐。

后来李世民在关东一战擒两王,李渊又出来搞平衡,导致河北刘黑闼起兵。结果唐朝派出的宗室和名将一一被击败,没办法还是得李世民上。李世民不负众望在洺水搞定了刘黑闼顺带把另一个割据势力徐元朗消灭了。至此所有开国的硬茬都被李世民解决,关中府兵跟着秦王打满全场,秦王在战争中指挥若定,身先士卒。这样的军队领导,李渊已经没办法替换。

一个小兵在初唐开国的成长史

这里截取一个唐太宗时期一名小兵袁石的成长史。

“公以义列著闻,忠勇表称,选为秦府三卫队正,从征薛举,电讨王充,告捷泾源,澄氛河洛,授朝散大夫,转亲卫旅,帅攻圾,别破刘武周军于美梁……从征窦建德,击高头逻……又破刘黑闼于洺州,讨徐圆朗于河上,……加授上柱国,封阳夏县男,赏物前后以千段,还为亲左卫校尉,仍于北门长上。”

小兵袁石这人的成长路径很典型,这就是一个关中的府兵跟李世民打完了开国的全部战役。后来被调配到长安当禁军。这样背景的禁军在当时有一堆,近几年出土的墓志铭可以看出来。

常和:

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于北门领健儿长上。

曹钦:

武德元年,自薛举归国,拜正议大夫,即于北门长上。

张琮:

公陪从戎麾,蒙授左三总管。……除左卫长史

戍卫皇宫的禁军大部分都有跟随秦王征战的经历

长安的禁军基本都有跟着秦王从军的经历。可以说武德9年的太极宫禁军基本就是秦王带出来府兵的精锐,这个时候秦王动手夺权了,这批禁军看到老领导动手了怎么想。很大可能就是先保持中立,默默让开一条路让侯君集直接带兵突入宫禁,如果玄武门激战不利估计会直接下场。

但如果这样的话,史书就不好“圆”了。禁军直接下场,那么李世民在史书中被兄弟父亲逼的要绝地反击的形象就不好塑造了。

所以李世民对高祖实录肯定做了一定“修饰”,主要是突出自己的委屈和受排挤,而不是写明自己当时的位高权重在军政两界有巨大影响力。玄武门之变是出于自己的无奈。所以手刃大哥这些细节都记录下来了,唯独隐瞒了自己派人绑架和挟持李渊与大臣的经历。这个毕竟太冲击封建礼法,自己当皇帝还是希望儿子仁孝、群臣忠贞的。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