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科少年成名,数度被贬依旧乐观,逆境时不妨读诗豪刘禹锡6

忆翠文化观点 2024-05-28 02:52:22

和老友柳宗元道别后,剩下的路只有刘禹锡自己走了。

他携带老母亲和三个孩子,历经千辛万苦,艰难翻过1594米的桂岭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拖着疲惫的身躯,一家老小歇息在临武县的一座小旅馆里。刘禹锡有感而发,写下这首《度桂岭歌》: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

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

寄言千金子,知余歌者劳?

“下下”“高高”叠词连用,描绘出了贵阳岭的蜿蜒崎岖,忽高忽低的山路走个没完没了。一路上人烟稀少,各种罕见的飞鸟走兽经常出没,这荒山野岭中草木疯长,让人心中不由得惊恐万分。

站在这一毛不拔的偏远地方,让人不由自主想到京城里那些纨绔子弟,他们正日复一日地沉浸在着一掷千金的纸醉金迷中。

这些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们又怎么会知道,在国家的边陲地带,有这样一群世世代代为了生计而痛苦挣扎的穷苦百姓呢?

刘禹锡前脚刚到连州,朝廷后脚就出了大事。

因极力主张削藩,宰相武元衡当街被刺身亡,连头都被砍下来了,就像前段时间的伊朗总统遇难一样。

宰相裴度也遭到刺杀,还好伤口不在致命位置,侥幸保住性命。

两名宰相接连遇刺,这是对皇权的莫大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

唐宪宗大怒,下达通缉令,全力追捕刺客,并开始谋划削藩。

听到消息后的刘禹锡百味杂陈:这位昔日的同窗、后来的职场“死对头”,终究是没有笑到了最后。

他接连写下《飞鸢操》《百舌吟》《聚蚊谣》《秋萤引》四首诗,通过讽刺鹰隼仪形蝼蚁心的鸢、八面玲珑的百舌鸟、夜里嗡嗡叫的飞蚊和陵墓旁的萤火虫,来怒骂朝廷中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保守派”。

连州任职期间,刘禹锡过得十分充实,他和柳宗元频繁通信、互赠礼物,隔空讨论诗词歌赋和丹青书法。

刘禹锡不仅在诗歌方面颇有造诣,在医学方面也有一定研究。

他在柳宗元的帮助下,发明《治霍乱盐汤方》《治脚气方》《治疔疮方》三个偏方,小范围内临床试验成功后,编纂成了一部药方书《传信方》。

这部药书中收录的药方不仅物美价廉,而且药效显著,深受百姓喜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曾引用此书中的药方。

公元819年,刘禹锡九十多岁的母亲卢氏因病去世。临终前,老母亲渴望能够回到老家洛阳和丈夫葬在一起。

于是,刘禹锡遵照母亲遗愿,交接完工作后,便赶回洛阳老家丁忧。

走到当年他和柳宗元分别之地衡阳时,刘禹锡突然接到好友病故的消息。

如同一声霹雳惊雷,刘禹锡万万不敢相信,他看着使者手中那行熟悉的字迹,眼泪止不住哗哗直流:

病且革,留书抵其友中山刘禹锡曰:“我不幸卒于谪死,以遗草累故人。”

刘禹锡精神恍惚,惊号大叫,随后嚎啕大哭,他肝肠寸断,写下了《祭柳员外文》和《重祭柳员外文》两篇祭文,以悼念故友。

祭文中,刘禹锡回忆了两人少时相识、一同进京赶考,又在官场中共进退的经历,感慨两人的命途多舛,悲怆好友的英年早逝,同时又承诺一定不会辜负好友临终所托:

“誓使周六,同于己子。”

此后,刘禹锡用来近三十年的光阴,将柳宗元留下的遗稿编纂成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唐柳先生集》。同时,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故友的儿子柳周六也顺利考中唐懿宗咸通四年的进士。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