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韦应物的故事,要从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影响讲起。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它改变了唐朝的国运,每一个唐朝臣民的命运和生活,都因它或发生了改变,或多或少。
那些生活在盛唐的诗人们也不例外。
比如李白,因安史之乱站错队,还诗兴大发写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成了唐肃宗的阶下囚。
比如杜甫,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时候,他安顿好妻小去投奔,半路上落入敌手,成为安史叛军的阶下囚。看着被安禄山攻下的长安,想着远方的亲人,杜甫不禁悲从心来,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千古名句。
而韦应物,是受安史之乱影响最直接的、被改变得也最彻底的一个,没有之一。
韦应物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他的曾祖父是武则天时的宰相韦待价,他十几岁的时候当上了唐玄宗的侍卫(唐朝有三卫:亲卫、勋卫、翊卫,一般都是上一辈是官,下一辈自动当三卫,上一辈官大的,下一辈就是亲卫,官小的,就是勋卫,再小的,就是翊卫)。据韦应物自己说,唐玄宗“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韦应物都在近前担任保卫工作,这么看来,他应该是级别最高的亲卫。
所以他牛逼得不行,嚣张得不行,“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典型的“我爸是李刚”的人设,照这种人设走下去,韦应物能不能活过第一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后世肯定不会有人知道历史上存在过韦应物这么一个人物。
促使韦应物发生改变的,正是安史之乱。
安禄山打到长安,唐玄宗逃跑的时候,要紧带着的,除了杨贵妃,就是保镖了。
龙武军头头陈玄礼、禁军头头高力士,这些是实打实的侍卫,凶险时刻,能保皇帝周全,韦应物这种二打六的三卫郎,自然是就地解散。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没有大树,就没地方乘凉,韦应物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而且过得越来越惨,“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被人欺负也就罢了,从小锦衣玉食的韦应物,谋生的手段没有,大字不认识一箩筐,“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正是这般惨淡的生活,使得韦应物不得不改变,否则他很可能会饿死。他觉得“读书事已晚”,于是决定“把笔学题诗”,后来终于学有所成,出任地方官员。
韦应物在不少地方当过官,比如滁州,在那里他写下了著名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人称韦应物“韦苏州”,是因为他在苏州做过刺史。
在地方做官的韦应物,对普通人多有了解,而不像做皇帝保镖时那样,对下层人民一无所知。他深入了解过农民的生活,写下了《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这首诗写出了农民的艰难,一年到头没几天空闲的日子,每天在田地里干活到太阳落土,放工了还要牵牛喝水,也来不及辛苦,下了一场雨还高兴地不得了,这般辛劳,却仓里无粮,还要服徭役,日子简直没法过。
也写出了诗人自己作为父母官的愧疚,“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我们这些当官的,吃的喝的、工资奖金,都是老百姓供给的,而农民自己却“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深知农民艰难、身怀对农民悲悯、深感有愧职责的韦应物,用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和努力,让一方老百姓过上稍微好一点点的日子。
韦应物爱民勤政,劳累得浑身是病,治下一方土地上的农民日子勉强能过下去,却仍有不少逃难至此的外乡人没吃没穿,几乎都要饿死了。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两句诗,给韦应物带来了高度的赞誉,标志着他由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完全而彻底的蜕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父母官和诗人。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江河日下,仅仅凭借一个地方官的力量来改善民生,显然只能是杯水车薪。
安史之乱后的韦应物,在各地做官的任上,殚精竭虑,却时时感到力有不逮。每当心有不甘的时候,他就喝上两口,安慰一下心力交瘁的自己。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为了不愧对脚下的一方土地和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民,韦应物一路都是倾其所有,苏州刺史任期届满之后,他居然没有钱回去京城,最后在苏州结束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