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超百次,59岁男子结肠癌离世,医生叹息:早有预兆,不加重视

老方养护说 2024-11-18 16:44:35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张医生,您看,我爸这几天总是肚子不舒服,还经常放屁,有时候饭也吃不下,真是让我愁得头发都白了。”李女士挤进诊室,脸上带着焦急,“我们觉得可能是肠胃问题,可就是看不好。”

张医生眉头一皱,习惯性地把手中的笔夹在耳朵上,慢悠悠地问:“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比如爱吃辣,还是抽烟喝酒?”

“抽烟!”李女士一拍大腿,“我爸那烟,一天三包都不算多,周末在家还能抽得更多。我们纷纷劝他,可他却道:“我吸烟已然一辈子,又能如何?”’

张医生听完这话,心里像被敲了警钟,赶紧让李女士的父亲李老伯进来。

李老伯是个59岁的普通货车司机,身材瘦削,脸色蜡黄,一进门就冲着医生呵呵笑:“我这肚子啊,就是不太舒服,可我烟可没少抽,别跟我讲戒烟的事儿,医生,我这身体硬朗得很。”

张医生忍不住叹了口气,仔细问了几句,又安排了几项检查。两天后,报告结果让人揪心:李老伯患上了晚期结肠癌,癌细胞已经扩散。

李女士哭得不能自已:“医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爸平时除了抽烟,生活还挺规律的,怎么会突然得这么重的病?”

张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郑重却不失耐心:“李女士,这其实不是‘突然’的事。你父亲的习惯,尤其是长期大量抽烟,是问题的关键。烟草内含有数百种有害成分,其中部分直接在消化道发力,尤其是对肠胃和肠道黏膜的影响极为显著。”

历经长年累月,癌变的风险将呈直线式剧增。这一状况令人忧心,需引起高度重视,切不可忽视潜在威胁。

张医生顿了顿,又详细讲起其中的原理:“烟草中的致癌物质,比如苯并芘,会通过唾液和血液循环进入肠道,这些东西像个‘时间炸弹’,会慢慢破坏肠道上皮细胞,导致细胞突变。”

再加上吸烟者往往伴随着饮食习惯不健康,比如吃得油腻、纤维摄入不足,这就更容易让肿瘤生长。你爸一周抽烟超过百次,这不是个笑话,而是慢性自杀。

李女士抽噎着问:“可是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啊,平时还干活儿呢。”

张医生摇了摇头:“这就是癌症的‘狡猾’之处,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等到疼痛、食欲不振这些症状出来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像你爸,平时肠胃有点儿不舒服,却没重视,反而继续抽烟,结果就加速了病情。”

说到这里,张医生看了眼李老伯,语气不无遗憾:“早些年,我们就一直强调,抽烟不仅伤肺,还伤胃肠道,但很多人听不进去。”

他们觉得‘身体没事’,可其实这些毒素早就开始在体内积累。像你爸这样的重度吸烟者,结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的人高了几十倍。

李老伯听得眼圈发红,小声问:“张医生,那我现在还有救吗?”

“手术可以延长生命,但扩散后的癌症很难彻底治愈。不过,我更想让家里其他人重视起来。烟不是‘提神’的工具,而是‘催命’的药。还有,你们得把饮食习惯调整一下,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红肉和加工食品,这些对预防肠道疾病很重要。”

数月之后,他的病情陡然加剧,最终在家人的陪护中与世长辞。李女士悲痛之余,终于下决心戒烟,并坚持劝说身边的亲朋少抽烟,多关注身体健康。

事后,她再次回到诊室,问张医生:“如果早点发现,这个病是不是就能治好?”

张医生点点头:“早期发现的结肠癌,通过手术和辅助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哪怕你看似没病,也得定期做体检,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更要每年查一次肠镜。”

李女士若有所思,接着问:“那我爸那么爱抽烟,是不是注定得癌症?”

“不是‘注定’,但风险确实大得多。遗传因素可能只占结肠癌发病的10%到20%,而环境因素,包括饮食和吸烟,才是主要推手。换句话说,你爸这一生的选择对他的健康影响更大。你们家人只要戒烟、健康饮食,患癌的概率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李女士点头后离开了诊室,心中暗自发誓,要把“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件事坚持到底,不让家里的悲剧重演。

关于结肠癌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黄海群.炎症性肠病患者饮食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现代医药卫生,2024-06-15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