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孙女上学,老师问:你爷爷是干什么的?孙女:看天气预报的

路人甲纪实 2024-10-18 13:40:38

在中华大地上,有这样一个名字,它像一粒饱满的稻谷,承载着无数国人的希望与感恩。

是他让中国人不再饿肚子,这个人就是袁隆平。

可他的生活却十分低调,就连孙女上学时,老师问:“你们的爷爷是干什么的?”小家伙却回答:“看天气预报的”。

而两个孙女的小名,也是和粮食息息相关,因为她们叫大米和小米。

当提起袁隆平,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一个头发花白、笑容慈祥的老人,站在金黄的稻田中,满怀欣慰地注视着丰收的景象。

然而,在这平实的外表下,却蕴藏着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一个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终生的伟大灵魂。

1930年在北平袁隆平出生了。冥冥之中有些巧合悄然而至,为他接生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博士,名叫林巧稚。谁能想到,这位刚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不久的女博士,日后会成为新中国妇产领域的泰斗呢?

命运的齿轮就这样悄然转动,将两个注定要为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生命,在人生的起点上短暂相遇。

袁隆平的童年,本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安然度过。然而,1937年爆发的全面抗战,打破了这个家庭平静的生活。他们一家子从北方辗转到了南方,在湖南湖南、湖北等地生活过。

在那个年代,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可袁隆平的父母始终相信,知识能改变未来,所以一直坚持好好的教育他。

这个简单的故事,在袁隆平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日后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袁隆平正好19岁,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相辉学院(今西南大学)时,父母问他打算学什么专业。袁隆平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农学。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了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业学校。安江,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却气候适宜,是世界稻作文明的源头之一。

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泡在实验田里,挑水、种植、培育,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1960年7月,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在试验田中发现了一株特殊的野生植株,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天然杂交水稻。

次年春天,他将这株植株的种子播种到田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从此,他立下决心,要通过人工杂交的方式,培育出能让中国人永远远离饥饿的杂交稻。

1963年,这时候的袁隆平已经33岁了,可他还是孤单一人。直到遇见了邓则,这个喜欢打篮球、唱歌、拉小提琴的安江姑娘。两人一见如故,也就顺其自然的开始了甜甜的恋爱。

1964年,他们在农校里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没有豪华的排场,只有一生相守的承诺。结婚当天,袁隆平用小提琴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技惊四座。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重量级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引起了中央科委的高度重视。在华国锋等同志的支持下,杂交水稻的研究得以顺利继续。

成名之后的袁隆平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带领团队研究沙漠水稻、盐碱地水稻、巨人稻等新品种,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不仅解决了咱中国老百姓的温饱,同时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经常亲自下田劳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并未随之而去。

他就像那粒小小的稻种,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一片金黄的稻田,滋养着无数人的生命,温暖着无数人的心灵。

信息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

央视网:袁隆平荣获“沃尔夫农业奖”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