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工智驾,大陆集团“披星戴月”

寒昀说汽车啊 2024-11-02 20:16:59

撰文 | 张祥威 编辑|马青竹

智驾长跑,头部已经到达城市NOA赛段,国际汽车Tier 1们,才刚量产或准备量产高速NOA。

例如,3年前大陆集团与地平线1:1创立的合资公司智驾大陆,将在明年交出答卷。

以合资公司做智驾,相对特别。其它国际Tier 1,如博世、安波福,仅与国内算法公司进行合作,尚未到合资程度。如博世联合文远知行开发的高阶智驾方案,已经在奇瑞星纪元量产交付。

大陆集团的自动驾驶业务,中国市场由“智驾大陆”主导。

两条主要产品线,L2和L2+,分别称为“皓月”和“繁星”。寓意:行业很卷,工程师经常披星戴月,希望借此照亮用户回家的路。

L2的“皓月”,主要为ADAS方案,主打前视一体机,更多精力放在海外市场。

L2+的“繁星”,面向高阶产品线,将率先在中国落地。按照计划,智驾大陆基于无图的高速NOA方案,将在明年中量产。基于无图的轻量化城市NOA,将在明年底量产。

这个节奏,明显慢了。

且不说造车新势力,比如小鹏等头部智驾公司,今年三季度实现已全量推送无图城市NOA。

即便发力晚的传统车厂,如上汽智己、广汽埃安、长城魏牌、吉利旗下极氪和领克等,也早追了上来,已跨过高速NOA节点,甚至追上城市NOA落地节奏。以智己为例,本月也宣布开通了全国范围的无图城市NOA。

国内智驾公司大疆车载(现更名卓驭)等,也是大陆集团入局智驾的劲敌。

稳一点,可以避免踏错节奏。但在激烈竞争中,晚一步,是否还能抢到市场?凭什么?

只能先搞定高速NOA,也拼性价比

智驾大陆的L2+硬件方案,采用11V1R方案。11颗摄像头、1颗前向毫米波雷达,基于地平线J6 E计算平台(80 TOPS)。

可以实现L2+行泊一体全场景覆盖,支持轻量化城区NOA、高速NOA、记忆泊车HPA以及智能泊车APA功能。

没有激光雷达。用到大陆集团的,主要为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摄像头主要来自海康威视等外部供应商。

一方面,大陆集团在全球范围已经不再开发新的智能摄像头。

此外,摄像头模组和图像质量强相关,为保证算法性能,对数据质量要求很高。除非必要,不会迅速切换摄像头选型。

算法则由智驾大陆团队主导。最初,有来自大陆集团的近100人。后来100多名地平线工程师加入,基本上“由地平线的中阶智驾团队,成建制地转移过来”,包括算法、软件、基础设施、数据、测试等领域。

大陆的团队,擅长硬件、质量、供应链;地平线的团队,擅长算法、软件、数据等。两波人马,已在地平线系列芯片上积累了量产经验,为地平线J6 E方案上车打下基础。

一位智驾大陆人士透露,“团队在地平线J3、J5上量产了L2+的功能。从那时起,就在数据、软件、场景上积累了大量经验,收获了影响效率、需要安全接管以及看起来很傻的场景案例。”

因此,在地平线J6上,智驾大陆可以更高效地支持Transformer算法架构等,还会加入时空联合规划、博弈等。结合之前积累的场景,以及大陆集团的硬件优势,与市面上其它方案形成差异。

正是基于过往经验,智驾大陆才确定主推11V1R的L2+方案。

据悉,智驾大陆的11V1R方案,成本是主流高阶方案的一半不到,大概6000元左右。但这一价格,比市面上的7V方案成本高。

参考大疆车载今年已经发布的两个7V方案,据悉基础版7V+32TOPS,硬件成本5000; 升级版7V+100TOPS,硬件成本7000。目前看,智驾大陆11V1R方案的价格还不错,但等明年量产时,市场什么情况还不好说。

智驾大陆产品负责人卢游解释,“产品定位上,没有选7V配置,而选了11V,是因为,11V是面向可以支持城区NOA的车辆,能把最基础的城区体验做上去。”

智驾大陆一开始担心11V方案会不被接受。后来,很多车厂主动提出要上11V。

“车企觉得7V能卖成什么样,拿不准。希望先上11V,量产后再看裁剪的体验。如果裁剪后还能达到非常好的体验,后面的车型再上7V。这些车厂不希望刚上NOA时,就用一套不确定性很大的配置。”卢游表示。

在他看来,11V的传感器配置,是能把功能做到性价比最好的配置。“更少的传感器,其实在很多场景中是有硬伤的。”

城区轻量化先行,先精再补

智驾大陆的节奏是,先保证高速NOA方案的体验、质量,通过几个交付项目来验证产品。然后才去做更多推广。

大致节奏是,2025年实现高速NOA量产,2026年再上车五六款车型。

智驾大陆判断,国内市场一体机上车需求将逐渐减少,NOA尤其是高速需求增长较快,城市NOA热度很高,但渗透率还比较小。

当务之急是高速NOA,之后便是城市NOA,只不过也要先上轻量化方案。

一般全场景城市NOA包含掉头、环岛通行等复杂场景。智驾大陆的轻量化城市NOA,主要包括红绿灯路口处理、左右转等。

智驾大陆做轻量化城市NOA时,计划先将高频场景的体验打磨好。少量城市场景,比如自动掉头,将先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去实现,保证体验连贯性。全场景城市NOA先放一放,之后,大概在2026年进行能力补齐。

“自动掉头这个动作可以做,但是没有办法保证在所有的交通流、所有类型的路口,都能顺利实现。至少现在看起来,大家都是不能保证绝对安全的。如果有时需要接管,有时又不需要,逻辑上,会让客户非常困惑。”卢游说。

在这支带有传统Tier 1基因的团队看来,保证99%以上的概率都能安全通过,这才刚刚达到量产门槛。

主机厂的需求,也决定了高速NOA上车更为核心。

与智驾大陆沟通的主机厂,需求是优先保证高速NOA量产,接下来再通过OTA,迭代城市NOA。

车企的反馈是,城市NOA要达到量产状态并通过验收,挑战不小。所以对于城市NOA的节点,也不会卡得太紧。

华为车BU、地平线等案例证明,智驾是先苦后甜的生意。但智驾大陆刚起步,大陆集团就准备让它自己求生了。

2021年,大陆集团自动驾驶业务亏损1.3亿欧元, 2022年,亏损达到1.94亿欧元。对于智驾业务,大陆集团如今求一个稳字。

大陆集团拥有汽车子集团、轮胎子集团、康迪泰克子集团,后两家主营轮胎、橡胶业务,更为赚钱。

汽车子集团业务领域包括:车联网与架构、自动驾驶、安全和动态控制、软件和中央技术研发等。主要向软件定义汽车方向发展,面临挑战较多。

在2024大陆集团技术体验日,除了L2+行泊一体方案,还展示了集成式线控制动、电子悬架、中央动态控制、SOA 中间件、全景式抬头显示、第六代毫米波雷达、4D毫米波雷达等技术方案和产品。

大陆集团两个月前宣布,进一步详细评估汽车子集团的拆分。智驾业务,便包含在汽车子集团。

按照流程,评估后,执行董事会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就拆分事宜做出决定。汽车子集团业务的拆分和上市计划,将在明年4月的年度股东大会投票表决。

当下,让卢游感到压力的是,智驾公司成立较晚,刚开始做新平台方案,时间是落后的。应对之举,唯有加快迭代,有优先级的量产。

结语

如今,能提供高速NOA方案的国际汽车Tier 1,并不多,仅有博世在今年开始高速NOA。倒是国内算法公司化身新Tier 1,抢走了传统Tier 1的风头。

智驾行业在收敛,头部浮现后,腰部算法公司开始与传统汽车Tier 1抱团,寻求新机会。另外一些曾经融资不断的科技公司,则日益沉默。

不同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渗透率,高阶智驾渗透率仍处于低位,场上玩家还有机会,但时间确实紧迫。因为先跑者也在继续奔跑。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