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摘自《道德经》第23章
自助者天助,关注自己,才能更好地关注他人。而在心理学中,这种倾向被称为“自我中心偏见”,即人们更容易记住和关注那些与自己经历、情感或利益相关的事情。
那么,人在什么心态下会变得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都无所谓了呢?先不急求答案。
近期医改趋势似乎逐渐明朗,而医生自然是影响医改效果的关键一方,仲道君昨日发了一个关于医生4句话的视频,主要讲了这四句话:
医护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才是医改措施得到落实的关键。
当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医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才更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从而增强公众对医疗改革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控费而医改,只是无奈之举的短视行为。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才是医改应有的长期目标,但如果医改政策打击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这个目标怎么可能实现?
不解决医生阳光薪酬不足问题,医改不可能真正成功。
亚当斯认为: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这就是管理界知名的公平理论。
三甲医院典型的医生职业路径是:5年本科,5年硕士博士,然后3年进入基本工资只有几千元的规培,与其他很多专业的博士基本工资2万起步比较,公平吗?
站了几个小时汗水湿身做完了手术,结果手术费记账几百元,提成到医生个人收入几十元,公平吗?
如果感受到明显不公平却又难以逃离,大家会怎么做?一般人能想到的,医生们自然也会想到。毕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总得要有尊严地活下去。
社会学家乔治·凯林等人发现:一个小区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及时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这是知名度比公平理论略低的破窗效应。
因为阳光薪酬与付出严重不匹配,所以,“破窗”现象自然也就蔓延了。
世界各国的医生,都不可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
社会对医生的期望往往很高,认为他们应该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应该活得像个纯洁的天使。
但医生毕竟也是普通人,也有情感,也面临着教育、购房、生活开支等经济压力,也承担着家庭责任。
过度地把医生“神”化,必然会与现实中对医生观察的感受形成极大反差。于是乎,网络上响起了各种对医生的骂声。
被骂甚至被打还要赔笑脸?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很难做到,为何要求医生做到呢?
如果医生合理利益严重受损,最终必然是广大患者买单。
医生的合理利益主要包括:合理的阳光收入,合理的从业尊严。
如果医生的收入明显下降,优秀的医疗人才难免会跳槽或转行,患者就医将面临更长等待时间和更少的选择。
如果医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然难以有诊治服务的热情、从而影响信任度的建立,这种信任的缺失将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就医决策和医疗效果。
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诊疗过程中患者的确处于相对的劣势位置,医生的利益可以直接受损,但“转嫁”是一种自然现象。
视频中4句话的缘由解释了,可以说每一句都是在客观分析基础上站在了医生的角度。理论上,医生们应该有很多共鸣。
对于有共鸣的内容,一般来说大家都是习惯于参与讨论的。即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必定雄起。
开头说过,“自我中心偏见”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但如果医生对这几句话都不愿讨论了,该怎么理解?
近两年有个颇有热度的词,叫“躺平”。
根据相关解释,“躺平”被用来形容一种“不作为”、“不反抗”、“不努力”的生活态度。具体表现为在面对压力、困难、挑战时,或者感到严重困惑甚至绝望时,选择放弃努力,不再追求成功和成就,而是选择低欲望、低消费的生活方式。
若已“躺平”,自然不愿参与讨论或表达自己观点了、自然也漠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有些医生已经在网络上打出:我想躺平。
根据对“躺平”的网络用法,如果很多医生都想躺平,那真的是件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