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知易行的大道,可以说大道至简吗?为何至简却不能知,不能行

问道化鸣 2024-07-30 21:46:33

为何“甚易知、甚易行”的大道,人们却不能知,不能行?

“莫之能知,莫之能行”是老子的抱怨与哀叹吗?“易知易行”的大道,就是“大道至简”吗?

1、为何说“甚易知甚易行”?

因为“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大道没有古今差异,没有远近不同,天道人心,古今同,天人一。河上公说:天下吉凶利害,皆出于人君(宗教炼养者认为是“心”)。因此人君对于天下治理情况,心里最清楚。只有昏君自欺欺人,故作睁眼瞎。

老子又说:“道泛呵,其可左右”,它充塞宇空,它就在身边,所以可以“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连家门都不要出,连窗外都无需看,就可以知天下大体情况。故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2、易知易行的大道,为何“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

因为人君“欲得”,总想侵夺民利,于是“开其兑,济其事”,敞开嗜欲的入口,沉迷于欲望而“有为”。所以不能遵行大道。王弼注曰“惑于躁欲”“迷于荣利”,人主狂躁嗜欲,贪心于自矜自伐,求功名求美名,不能清静自正,所以不能行于大道。

就像“天下莫柔弱于水”的柔弱胜强道理一样,人人皆知,人君自然懂得,但他偏偏不能“知其雄,守其雌”,不能行柔弱之道治,反以武力震慑,动辄“以兵强于天下”,迫使百姓就范,脱离“百姓之自然”的“无为”轨道,恃强凌弱,逞强斗勇,最终导致“强梁者不得其死”的结局。

只有圣人“塞其兑,闭其门”,堵住欲望之门径,“少私寡欲”,才能“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达到无为状态。只有“无为”才能“弗为而成”,实现“以道莅天下”的“圣人之治”。

3、“莫之能知,莫之能行”是老子的抱怨与哀叹吗?

世人皆言此语乃老子愤世嫉俗之叹,成玄英、唐玄宗、杜光庭、魏源等人皆持此说,当代人更常见:甚易知、甚易行的大道,却“莫之能知,莫之能行”,岂不可悲可叹乎?

但若以“愤世嫉俗之叹”来理解老子思想,似乎整部《道德经》,都是老子的“愤世嫉俗之叹”,因为“正言若反”,他所阐述的“大道”本身就与世人所见不同,似乎每一章都可以“愤世嫉俗”来理解。

所以,所谓“莫之能知,莫之能行”,不如当作老子对人主沉溺于名声货利,不能实行无为”之治的客观事实陈述。

4、“易知易行”的大道,就是“大道至简”吗?

大道至简的意思是说:大道理极其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它并非出于《周易》,更不是《道德经》的原意。

“大道至简”一词出自《还金述》,顾名思义,与炼丹术有关,作者是唐末五代道士陶植,他说:炼丹之道亦不离万物生成造化之理,故云“妙言至径,大道至简。譬如造化之於万物,非能大巧,使其青黄赤白一一之相类乎”。

这是就道教炼养之术而言的,就是说:炼丹术就像造物主创生万物那样,并不是道有奇巧异能,只是顺乎万物青黄赤白黑的五行运化而已。

所以,“大道至简”,是就“金丹大道”而言的。至于是否真确,那只有成功的炼养者才会有此体会,我等凡人,怕是不易知,不易行。

而老子之道并非简易,相反,它是幽冥玄远的。若简易,两千多年来就不会有发生那么多的争议。陶植之所以说“大道至简”,主要是针对炼养者的修炼畏惧,对其进行的“训诫”和“开示”。

如果因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就认为老子之道“大道至简”,那样就会把老子思想引向简单化理解,似乎坐而论道即可“禅悟”大道精髓,将老子之道简单教条化为修身宝典,拒绝对老子之道进行逻辑分析和合理思辨,将其玄学化,江湖化。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 2024-08-16 23:38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是对这个观点的解释 人存私心有杂念 就做不到格物致知 如果知“道”却做不到 那就还是不知“道”

  • 2024-08-01 01:15

    没卵用,都是江湖说是用来装逼骗人的,和那文言文古诗词被伪君子文人书生们用来装逼的一样,没卵用

  • 2024-08-02 00:14

    道简单到无所不包,所以很难全面知道。

  • 2024-08-11 21:13

    我作为孔孟之徒,读一遍还是大有裨益的

  • 2024-07-31 12:09

    本来大道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即:无欲,便是大道本质!

  • 2024-08-01 21:04

    道就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