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秋天,收音机里飘荡着《军港之夜》悠扬的旋律,我站在团部门外,双手攥紧了报告。
"李梦然,你小子可要想清楚了,错过这次机会..."张院长严厉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
风吹动着院子里的梧桐树,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这一刻,往事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里翻腾。
那是1984年盛夏,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叫唤。我背着个补了好几个补丁的帆布包,骑着借来的永久牌自行车来部队报到。
大太阳把柏油马路晒得冒烟,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我推着自行车走进营区大门。远处的训练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新兵连的战士们正在训练。
"同志,请出示证件。"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军官迎面走来,她个子不高,但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报告首长,我是新来报到的李梦然。"我掏出介绍信,手心里的汗把信纸都浸湿了。
"我是政治处的王静怡。"她接过介绍信看了看,眼睛里闪着智慧的光芒,"跟我来吧,带你去办理手续。"
王静怡像春风化雨般走进了我的生活。她不仅帮我熟悉环境,还经常指导我工作。每次我遇到困难,她总是耐心地帮我分析。
记得有次我值夜班,困得直打瞌睡。她特意送来热水瓶和自己烤的红薯,还教我用凉水擦脸提神。那红薯香甜软糯,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
营区的夜晚总是很安静,只有哨兵的脚步声和远处的火车汽笛声。我和王静怡常常坐在值班室的台阶上,聊着理想、聊着未来。
有时候聊到深夜,月亮悄悄爬上树梢。我偷偷看她的侧脸,被月光映照得格外温柔。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毛头小子,在她面前总是不由自主地脸红。
日子过得太快,转眼就到了提干前夕。就在我琢磨着要不要向王静怡表明心意的时候,一封信打乱了我的所有计划。
那是高中同学林巧梅的来信。信封有点皱,像是被泪水打湿又晾干的。我的手微微发抖,慢慢展开信纸。
信是用钢笔写的,字迹工整却带着几分颤抖。巧梅说她爹妈出了车祸,留下她和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现在她白天在街道工厂打工,晚上还要照顾上初中的弟弟。
看到这里,我的心揪得生疼。记得高中时候,我家里条件差,常常连书本费都交不起。是巧梅默默地帮我补习功课,分享她的饭盒。
那时候的巧梅,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扎着两条乌黑的辫子。每次看我发愁,她就说:"别担心,咱们一起学,一起进步。"
我在营区的操场上转了一整夜。秋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我的心也跟着摇摆不定。要说没有对王静怡的感情,那是假的。可巧梅的处境,我又怎么能视而不见?
第二天一早,我去找了王静怡。她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看见我进来,笑着说:"这么早啊?"
我把巧梅的事情说了,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了。王静怡听完,沉默了很久。秋阳透过窗户照在她的肩章上,闪闪发亮。
最后她说:"你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同志,我祝福你。"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有泪光闪动,但还是挤出一丝笑容。
就这样,我和林巧梅结婚了。我们住在营区附近的筒子楼里,一层楼住着七八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和厕所。
房间虽然只有十来平米,但巧梅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贴着几张电影明星的海报,床头放着一个旧收音机,这就是我们的小天地。
"咱们家虽然小,但是温暖。"巧梅总是这么说。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烧水做饭,送我上班。晚上等我回来,饭菜永远是热乎的。
有时候我加班回来晚了,还能看见她在门口张望。她说:"我就是想早点看见你。"这样的话,总能让我心里一阵温暖。
日子虽然清苦,但过得踏实。我在部队刻苦训练,很快就当上了班长。巧梅在家照顾弟弟小军,还在街道工厂做些零活贴补家用。
那时候她经常做到深夜,手上的茧子越来越厚。我心疼地说:"别太累了。"她却笑着说:"没事,等小军上了大学就好了。"
小军很懂事,每天放学就自己写作业,从不让姐姐操心。有时候我回家晚了,还能看见他在煤油灯下看书,小小的身影显得特别专注。
邻居王大妈总说:"你们家小军真像个小大人。"是啊,苦难让这个孩子过早地懂事了。
1985年冬天特别冷,我值完夜班回家,看见巧梅在昏暗的灯光下织毛衣。她的手指都冻得通红,却还在坚持。
"部队训练那么辛苦,得给你织件厚实的。"她说着,把毛衣举起来给我看,"你瞧,马上就织好了。"
那一刻,我鼻子有点发酸。这件毛衣织得不够匀称,有些地方还露着线头,但我知道,这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毛衣。
可日子并不是一帆风顺。营区里有人说闲话,说我不懂得珍惜机会,放着好好的女军官不要,偏偏娶了个普通工人。
每次听到这些,巧梅就笑着说:"你别理他们,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行。"可我知道,她心里一定很难过。
1986年春节,我和巧梅带着小军回老家。一进门,妈就开始数落我:"你看看人家王静怡,现在都提干了。你倒好,为了个..."
话没说完,就被巧梅打断了:"妈,梦然对我们姐弟很好,他是个有担当的人。"说这话时,她的眼圈红红的,但脸上带着坚定的笑容。
那个春节,巧梅表现得特别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给妈织了件毛衣。临走的时候,妈拉着她的手说:"闺女,是我们家委屈你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1987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那天,部队接到紧急任务,要检修一批重要设备。
可技术骨干都去外地培训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眼看着任务完不成,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正在这时,巧梅来送饭。她无意中瞥见图纸,突然说:"这个故障我试试吧。"语气很平静,就像在说今天做什么菜一样。
我们都愣住了。只见她熟练地打开设备,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她的手法那么专业,动作那么娴熟,完全不像是一个普通工人。
原来,我的妻子竟然是某研究所的技术专家。为了照顾弟弟,支持我的工作,她一直瞒着这个身份。看着她认真工作的样子,我突然觉得特别陌生,又特别熟悉。
那天晚上,巧梅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了我。她说:"我不想让你有压力,觉得配不上我。其实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最好的。"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里泛着泪光,却笑得那么灿烂。我紧紧抱住她,感觉到她瘦小的身躯在微微发抖。
消息很快传开了,营区里的闲言碎语立刻消失了。王静怡第一个来祝贺我们,她带来了一瓶老白干和几个菜。
我们三个围着小方桌,喝酒聊天,笑得前仰后合。酒过三巡,王静怡说:"我一直觉得你们是天生一对,现在更确定了。"
1987年末,小军考上了重点大学,巧梅也重返了科研岗位。看着她穿上白大褂的样子,我感到无比自豪。
至于王静怡,她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逢年过节都来家里坐坐。每次来,她都会给小军带些参考书,给巧梅带些营区特供的水果。
现在,我站在团部门外,听着张院长的话,心里踏实得很。这些年,我懂得了很多。原来幸福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懂得珍惜什么。
收音机里的《军港之夜》还在继续,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1987年的秋天,就这样悄悄地在我们的生命里留下了最美的印记。谁说普通人的生活就不能写成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