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红白喜事,母亲总让我随礼,后来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温玉琂 2025-01-04 09:43:02

"妈,怎么又让我回去随礼啊?我和他们又不熟。"我有点不耐烦地对着电话那头的母亲说道。

电话里传来母亲略带责备的声音:"你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说呢?咱们农村人就是要讲人情啊。再说了,你小时候受过多少乡亲们的照顾,现在有出息了就忘恩负义?"

我叫李明辉,今年28岁,是个普通的白领。

1990年出生在安徽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2012年毕业后在南京找了份还不错的工作。

本以为这样就能摆脱农村的一切,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可是每次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母亲总会打电话催我回去随礼。

刚开始我还能耐着性子应付,久而久之就有点不耐烦了。

在我看来,那些乡亲邻里跟我又没什么关系,何必浪费时间和金钱呢?

我心里暗自腹诽:哪有那么多恩情要还?不就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吗?

可是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我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我开始频繁往返于南京和老家之间。

每次回去,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我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村口那棵老槐树依旧挺立,只是枝叶比记忆中稀疏了许多。

泥泞的小路上,几个孩子追逐打闹,欢声笑语传入耳中,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直到有一次,我参加了王大爷孙子的满月酒。

王大爷家的院子里,红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小李啊,你可长高了不少,都认不出来了!"王大爷笑呵呵地拍着我的肩膀。

我礼貌地笑了笑,心想:您老人家记性真好,我都多少年没回来了,居然还记得我。

席间,我听到王大爷在和别人聊天:"这个小李啊,从小就聪明,我就知道他能出息。他妈妈当年生他的时候难产,要不是我半夜三更开拖拉机送医院,哪有今天的小李啊!"

听到这番话,我顿时愣住了。

这件事我从来不知道,母亲也从未提起过。

回家后,我忍不住问母亲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母亲叹了口气,说:"是啊,当时情况很危险,要不是王大爷及时送咱们去医院,你可能就没命活下来了。那时候咱们村里连个电话都没有,你爸又不在家,多亏了王大爷。"

我心里一阵酸楚,突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总让我回来随礼。

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这些乡亲们早已经用他们的善意和温暖编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让我在成长的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关心老家的事。

每次回去,不再觉得是负担,反而觉得温暖亲切。

我还发现,很多乡亲们都记得我小时候的事,他们的关心和期待让我感动不已。

2018年底,公司突然宣布要裁员,而我不幸成为了被裁的对象之一。

失业的打击让我一时难以接受,整个人都陷入了低谷。

我不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只能独自一人在南京苦苦挣扎。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海投简历,却总是石沉大海。

偶尔有面试机会,也因为竞争激烈而失之交臂。

房租、生活费如同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有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坐在出租屋里,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

窗外的霓虹灯闪烁不停,仿佛在嘲笑我的无能。

我拿起手机,鬼使神差地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喂,明辉啊,这么晚打电话有事吗?"母亲温柔的声音传来,瞬间让我眼眶湿润。

"妈,我......"我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实情,"我就是想你了。"

母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轻声问道:"儿子,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我沉默了片刻,终于忍不住把失业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然后母亲说:"没事的,儿子。我和你爸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养活你还是没问题的。要不你先回来歇歇?"

听到这话,我鼻子一酸,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正当我走投无路时,一个意外的电话改变了一切。

"喂,小李啊,我是张叔。听说你在南京工作,我们厂正好缺个管理人员,你要不要来试试?"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张叔是我们村的老支书,退休后在镇上开了个小工厂。

我有些犹豫,毕竟回到家乡工作,总觉得是一种退步。

但在当前的困境下,我还是决定回去试试。

回到村里的那天,恰逢细雨绵绵。

我站在村口,看着熟悉的土路、青砖黛瓦,闻着泥土的芬芳,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雨丝飘落在脸上,带着家乡特有的气息,让我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张叔的工厂不大,主要生产一些农用工具和小型机械。

我把在大公司学到的管理经验用了上去,没多久就让工厂的效益提升了不少。

有些村民背地里议论纷纷,说我是混不下去才回来的,有些则认为我在城里呆久了,恐怕看不起农村的工作。

这些流言蜚语一度让我很是困扰。

有天晚上,我跟父母谈起这事,没想到向来沉默寡言的父亲却说了一番话。

"儿子,你别在意他们说什么。你能回来为家乡做贡献,我和你妈都很高兴。那些人嘴上说说而已,你好好干,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

父亲的话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来。

2019年初,我发现家乡这些年也在悄然变化。

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我们村因为山清水秀,成了热门景点。

我突发奇想,何不把工厂产品和旅游结合起来?

就这样,我们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手工艺品,既保护了传统工艺,又带动了村民增收。

渐渐地,我们的产品打出了名气,订单越来越多。

看着工厂蒸蒸日上,村子也越来越繁荣,我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

尤其是看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乡亲们,因为我的回归而受益,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大的意义。

有天,我偶然听到几个村民在议论:"这个李明辉,不就是运气好吗?要不是张支书帮忙,他能有今天?"

"就是啊,城里混不下去就回来装大尾巴狼,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这些话像刀子一样刺痛了我的心。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如他们所说,只是靠运气和关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这种自我怀疑的情绪困扰了我好一阵子。

直到有一天,我在田间地头碰到了王大爷。

他正在辛勤地劳作,看到我后,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小李啊,听说你这段时间干得不错啊!老王我虽然不懂你们那些新鲜玩意儿,但是看到村子一天天变好,心里可高兴了。"

王大爷的话让我心里一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不是靠别人的认可来衡量的,而是看你为这片土地、这些人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

2020年春节前夕,我组织了一场村里的团年饭。

饭桌上,王大爷举起酒杯,红光满面地说:"来,大伙儿都敬小李一杯。要不是他回来,咱们村哪有今天这么红火?"

我连忙站起来,有些腼腆地说:"王大爷,您太抬举我了。要不是您们当年的帮助,哪有我的今天啊!"

张叔在一旁笑呵呵地说:"就是,就是。咱们村就是要讲究个互帮互助。小李能有这份心,比什么都强。"

听着乡亲们的话,我心里暖洋洋的。

看着满桌的乡亲,我突然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我还嫌弃这些乡亲们不够"高大上",如今却发现,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乡亲们,给了我最真挚的关爱和支持。

有一天,母亲笑眯眯地对我说:"儿子,你看你现在多有出息。要不是当初逼着你回来随礼,和乡亲们保持联系,哪有今天的机会啊?"

我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是啊,如果不是母亲的"逼迫",我可能早就和家乡失去了联系,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成就呢?

回想起来,那些看似琐碎的人情往来,其实编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社会关系网。

正是这张网,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依靠,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现在,每次村里有红白喜事,我都会主动参加。

2021年秋天,我们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当天晚上,村里举行了一场简朴而热闹的庆祝会。

金黄的稻田里,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舞台。

村民们自发地带来了各种节目,有唱山歌的,有表演小品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

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突然有些哽咽。

"谢谢大家这些年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我曾经以为,离开这里才是我的出路。但现在我明白了,这里才是我真正的根......"

话音未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看到母亲在人群中微笑着看着我,眼角有泪光闪烁。

父亲站在一旁,虽然还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眼神中的骄傲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王大爷拄着拐杖,正在和身边的人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脸上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

张叔则是一脸欣慰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小伙子,没看错你。"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走得有多远,而在于你能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而母亲的良苦用心,也成为了指引我人生的一盏明灯。

"妈,谢谢你。"我轻声说道,声音里满是感激。

母亲慈爱地看着我,脸上的皱纹里盛满了欣慰的笑容。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金黄的稻田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远处,几个孩子正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欢声笑语飘散在空气中。

我深吸一口气,闻到了泥土的芬芳和稻谷的清香。

这熟悉的味道,让我想起了儿时在田间奔跑的快乐时光。

我望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片土地,这些人,还有那些看似平凡却珍贵无比的人情往来,构成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