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喜:对越反击战上未杀一人,重伤爬行9天回国,荣获一等功

心水史 2024-11-25 23:12:26

1979年,中越边境烽火连天,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号角骤然响起。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一位名叫肖家喜的炊事员,以他的非凡勇气和坚韧不拔,成就了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英勇事迹。

肖家喜,1958年出生于四川省开县的一个平凡农家。自幼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他听着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长大。学校里,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述,总能让他的内心燃起熊熊烈火。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成了他心中的灯塔,指引着他走上参军报国的道路。

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国际风云变幻。而越南,在1975年实现统一后,却背离了友好的道路,排华情绪高涨。这消息如针般刺痛了肖家喜的心。当国家扩军的号角吹响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身军旅,誓言保卫祖国的边疆和人民的安宁。

1978年,肖家喜踏入军营,怀揣着满腔热血,却意外地被分配为炊事员。尽管心中对前线充满向往,但他明白后勤保障同样重要。每一顿热饭,每一份给养,都是战友们战斗力的源泉。因此,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炊事工作中,用汗水和热情为战友们提供坚实的后盾。

和平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肖家喜所在部队迅速响应,一路南征,直逼越南首都。战场上,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肖家喜虽身处后方,但时刻关注着战局,渴望能有机会亲临前线。

但是,命运却给了他一次意想不到的考验。在部队奉命撤离时,越军突然发动突袭,部队陷入埋伏。肖家喜与战友们失散,孤身一人置身于危机四伏的战场。但他并未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回到祖国。

肖家喜与其他五名炊事班战友,仅凭两把枪、七个手榴弹和三百多发子弹,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旅。他们白天隐匿于山林草丛,忍受着饥饿与伤痛的折磨;夜晚则趁着夜色,小心翼翼地向着祖国的方向摸索前进。

在一次行进中,他们遭遇了越南军的围堵。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些许运气,他们侥幸逃脱,但也因此暴露了位置。面对艰难抉择,肖家喜毅然决定沿公路前行,以缩短回国的路程。尽管危险重重,但他知道这是最快的归途。

在一次遭遇战中,肖家喜挺身而出,主动承担掩护重任。在激烈的交火中,他右臀中弹,鲜血染红了衣衫。但他强忍着剧痛,看着战友们安全撤离后,才拖着受伤的身体寻找藏身之处。他孤身一人,手握一把枪和五枚手榴弹,与死神展开了殊死搏斗。

接下来的日子里,肖家喜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在越南的土地上艰难前行。他的伤口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感染溃烂,蛆虫在伤口处蠕动,钻心的疼痛时刻侵袭着他。但他从未放弃,凭借着记忆中的方向,在山林间、田野里顽强地摸索着。饿了,他就寻找野菜野果充饥;渴了,只能喝些脏水勉强维持。就这样,他爬行了六天六夜,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终于,在第九天,当他看到那熟悉的中国土地时,眼中闪烁出希望的光芒。他几近虚脱,幸运的是被中国农民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救治。

肖家喜的英勇事迹迅速在国内传开。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闻讯后,满怀敬意地亲自前往医院慰问这位钢铁般的战士。在病房里,王震对肖家喜的坚韧与忠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庄重地授予他一等功臣的荣誉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在战场上非凡表现的肯定,更是对他为了祖国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的褒奖。

随着肖家喜的事迹被大力宣扬,他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党组织经过慎重考量,授予他“钢铁战士”的殊荣,并批准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系列荣誉加身,让肖家喜深感责任重大。

康复后的肖家喜并未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中。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进入成都市金牛区国税局,成为一名调研员。在新的岗位上,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勤恳敬业,默默奉献。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还是日常的琐碎事务,他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

1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