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过去最内卷的大概都是“卷娃”这件事了。
那些被奉为“鸡娃”的孩子真的如愿以偿成为父母呢心中的龙凤了吗?
得到的结论却是,龙凤只是万里挑一,太多的孩子被卷成了精神障碍患者。
“烂尾娃”前段时间在互联网学习到了一个新词“烂尾娃”。
意思就是和烂尾房一样,普通人倾注了大量金钱和心血供养一个孩子学习,结果上了十几年学后出来照样没工作。十年寒窗之后不仅没有真正的学识和本事,反而高不成低不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啃老。
父母被社会言论洗脑,就像当初人们认为房价永远只会升值不会贬值那样,觉得孩子只要刻苦努力上了好大学就会有好的前途。
就近几年的情况而言,社会发展进入平稳阶段以后,教育投入的“成材率”是越来越低啦。社会学家张虹讲,在 80 年代末的时候,大学生的“成材率”能有 50%呢,可如今 985、211 毕业的学生,“成材率”才只有 5%。
学历带来的回报持续减少,家长们培养孩子的方向将会从“成才”这条道转向“成人”这条道。不再追求那种逆袭和跨越阶层,而是注重精神方面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和谐自在。
过去父母认为孩子读书是一件投资最少回报最高的“赛道”,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逼孩子并非是一件只需要努力就有回报的“投资”,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这显然是一件高风险低回报的事情了。
而且过去,父母自己省吃俭用让孩子跟名师上好学校,例如举家之力买一套学区房就是为了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但看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后,很多父母开始产生巨大的落差和怨恨心理。最后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鸡娃”教育的悲剧当成绩被视作评价优劣的唯一准则时,孩子们的情感、兴趣以及人格等方面都会遭到忽视。每一场考试仿佛都是一场激烈的战争,成绩直接决定着孩子能否进入一流的学校,是否能够迈入理想的大学之门。
父母的殷切期望以及教育系统的固化模式持续给孩子们增加压力。在如今这个信息过度丰富的时代,孩子们不但要应对知识的大量积累,还得承受来自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的种种期望。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众多 00 后在成长的历程中变得愈发焦虑,他们感觉自身的努力似乎永远都难以达到要求,内心一直缺乏安全感和满足感。
还记得前几年很火的一个心理诊断“空心病”不?那些孩子非常优秀,但每天就是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甚至吃各种抗抑郁药物也无法缓解这种空虚和抑郁感。
可能是因为不明白,也可能就是想逃避问题,好多家长在孩子发出求助信号的时候,常常不当回事,觉得孩子是“大惊小怪”,还来上东亚父母的终极绝招“这算啥苦?我们小时候那才叫苦呢!”。甚至要等到问题严重得没法不管了,才会想办法处理,说不定还会给孩子扣上“心理脆弱”“日子过得太舒坦”“吃不了苦”这几顶大帽子。
过去以功利论英雄的时代,全民无比焦虑,但社会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背后是创新驱动的,可我们过去的教育带来了多少创新呢?
当分配资源有限,社会又可以容纳多少“成龙成凤”之人呢?
这种观念太单一啦,完全没把多元发展和个性培养当回事。结果呢,孩子们就被卷进了这场竞赛里,连自我都弄丢了。好多孩子最后都快走到“精神病院”去了,变成了“失落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