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侯宝林对王雅兰说:戏比天大,家里出这么大的事就靠你了

富足豆浆油条 2024-11-23 19:56:42

1962年,侯宝林对王雅兰说:"戏比天大,家里出这么大的事就靠你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北京火车站站台上,侯宝林的眼里含着泪水,却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他刚刚接到了最小的女儿侯咪咪去世的消息,可是南方的巡回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此时的王雅兰泣不成声地在电话那头恳求他留下,可侯宝林却说出了这句让后人震撼的话。为什么一个刚刚失去爱女的父亲,会在这样的时刻选择登上开往远方的列车?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侯宝林的艺术人生

1917年,侯宝林出生在天津市。四岁时,他被送到一户姓侯的人家,从此改姓侯。童年的贫困与艰辛,让侯宝林从小就明白生活的不易。十三岁那年,他拜在相声艺人马五德门下学艺,开启了他的相声之路。

1932年春天,年仅十五岁的侯宝林首次登台演出。在天津的茶园里,这个瘦小的少年带着几分怯生生的模样,却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完整地说完了一段相声。当时的场面很是冷清,观众寥寥无几,有人甚至在他说相声时大声喧哗。

这次经历让侯宝林深深明白:要想在这个行当里站稳脚跟,必须真正学会尊重观众。他开始刻苦钻研相声艺术,除了跟随师父学习传统段子外,还自己创作新活。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经常饿着肚子去听戏、看书,就为了积累更多的艺术素材。

1935年,侯宝林来到北平,开始在各个茶园、戏园子串场演出。这期间,他遇到了著名相声艺人常宝霖。两人一见如故,开始合作说相声。这段合作持续了近十年,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相声作品,逐渐在北平城里打响了名号。

抗日战争时期,侯宝林没有停止演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带着相声走街串巷,有时候甚至冒着危险在难民收容所演出。他说:"再苦再难,只要能让观众笑一笑,就值得。"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深刻体会到观众对一个艺人的重要性。

1948年,侯宝林在天津组建了"新艺相声团"。这是他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开始系统地整理、创作相声作品,培养年轻艺人。在排练场上,他常常对年轻人说:"没有观众,我们就什么都不是。"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的艺术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1950年,他率先响应号召,成为曲艺界第一个申请赴朝鲜前线慰问的艺人。在寒冷的战地,他不顾个人安危,给战士们带去欢笑。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他服务观众的信念。

1952年,侯宝林创作了《夸住宅》《夸家乡》等一系列反映新时代的相声作品。这些作品贴近群众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让他的艺术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和普通观众打成一片。

通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侯宝林逐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相声艺人,成长为德艺双馨的相声大师。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是衣食父母"这个理念,不仅仅是他的一句口头禅,更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的人生信条。

二、侯咪咪的最后时光

1962年初冬,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萧瑟之中。侯宝林的小女儿侯咪咪正在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对于侯咪咪所患的重症肺炎,医生们几乎束手无策。

这个冬天对于侯家来说格外漫长。侯咪咪生病前,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家里,她常常模仿父亲说相声,逗得全家人开怀大笑。然而病魔的降临,让这个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

当时的北京儿童医院条件十分简陋,病房里挤满了病患。王雅兰每天都守在女儿床前,寸步不离。医院的走廊里经常能看到她疲惫的身影,有时整夜未眠,就靠在走廊的墙壁上打盹。

侯宝林虽然平日里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就会赶到医院。他常常站在病房外,看着病床上的女儿,却不敢进去,生怕自己会控制不住情绪。有一次,他趁着王雅兰不在,偷偷溜进病房,轻轻地给女儿掖了掖被角,又悄悄地退了出去。

医院的护士们都知道病房里躺着的是侯宝林的女儿。她们私下里常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艺术家,在病房外总是那么默默无声。有时候,护士们查房时会看到侯宝林站在走廊尽头,远远地望着病房的方向。

1962年12月初,侯宝林接到了一个重要的演出任务。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南方巡回演出,涉及多个城市,演出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就在他准备启程的前夕,侯咪咪的病情突然恶化。

医生们连夜抢救,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12月15日凌晨,侯咪咪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这个噩耗传到侯宝林耳中时,他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南下演出。

王雅兰在电话中哭诉,恳求丈夫留下来料理女儿的后事。然而,侯宝林却说出了那句令人震撼的话:"戏比天大,家里出这么大的事就靠你了。"说完这句话,他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当天下午,北京火车站月台上,侯宝林独自一人站在寒风中。他的眼中含着泪水,却倔强地不让它流下来。站台上的人来人往,没有人知道这位相声大师此刻正经历着怎样的煎熬。

列车即将开动的时候,侯宝林回头望了一眼北京的方向。在那里,他刚刚失去了最疼爱的小女儿,而他却不得不踏上这趟远行的列车。这一刻,艺术家的责任与父亲的情感在他心中激烈地碰撞,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

直到多年后,人们才真正理解了侯宝林当时的选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职责不仅仅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观众的承诺。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刻,他也没有忘记这份责任。

三、南方巡回演出

1962年12月的南方,天气虽不似北方那般寒冷,但依然透着丝丝凉意。侯宝林带领的演出团队抵达第一站——上海。此时的上海百乐门舞厅已改造成工人文化宫,成为市民娱乐的重要场所。

演出团队的成员们都知道侯宝林刚刚失去了小女儿,但在台上,他依然保持着专业的表现。第一场演出在工人文化宫大礼堂举行,到场观众超过两千人。当侯宝林登台的那一刻,整个礼堂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演出过程中,侯宝林说了一段新创作的相声《夸交通》。这是一个反映上海交通发展的新段子,为了创作这个节目,他提前向当地工人了解了上海交通的变迁。观众们被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幽默风趣的表达所折服,笑声此起彼伏。

从上海之后,演出团队转战杭州。在西湖边的群众文化馆,侯宝林遇到了一位老观众。这位老人告诉他,自己从1935年就开始听他说相声,那时候还是在北平的天乐茶园。侯宝林当场便说起了一段老段子,让这位老观众重温往日的欢乐。

南下广州期间,演出团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天气潮湿,不少演员出现了感冒症状。侯宝林坚持每天给生病的演员熬姜汤,并调整演出节目单,确保演出质量不受影响。在广州越秀山剧场的演出中,即使身体不适,他仍坚持完成了全场演出。

在武汉的演出更是令人难忘。当时正值隆冬,长江边寒风凛冽。演出地点在汉口的一个露天剧场,观众们顶着寒风前来观看。侯宝林看到这种情况,临时改变了节目编排,增加了一些互动性强的段子,让观众们能够活动起来,驱散寒意。

南昌站的演出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演出前突然停电,剧场一片漆黑。侯宝林立即组织演员们点起蜡烛,继续演出。烛光下的相声演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效果,观众们都说这是他们看过最难忘的相声表演。

整个巡回演出持续了四十多天,跨越了五个省市,演出场次超过六十场。期间,侯宝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业精神。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提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相声中加入地方特色的内容。

这次巡回演出的最后一站是南京。在中山路的一个剧场里,侯宝林完成了整个巡演的收官演出。当他走下舞台的那一刻,才第一次在团队成员面前提起了女儿。他说:"我女儿最喜欢听我说相声,现在她在天上,一定也在听。"

这次南方巡回演出,不仅为南方观众带去了欢乐,也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职业精神。在个人至痛之时,侯宝林依然选择坚持演出,用专业的态度回报观众的期待。每一场演出,他都全身心投入,仿佛台下坐着的都是自己最重要的家人。

四、王雅兰的坚强

1962年12月15日,王雅兰独自料理了女儿侯咪咪的后事。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得不强忍悲痛,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在寒冷的冬日里,她一个人打理着所有的善后事宜,从火葬场到墓地的选择,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

当时的北京,火化手续异常繁琐。王雅兰顶着寒风,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她常常要步行很远的路程。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抱怨过一句。在办理各种手续时,不少工作人员认出了她是侯宝林的妻子,都主动提供帮助。

为了让女儿入土为安,王雅兰选择了北京西郊的一处公墓。那里环境幽静,远离城市的喧嚣。在选择墓地时,她特意挑选了一个向阳的位置,这让她想起女儿生前最喜欢晒太阳。安葬仪式很简单,只有几位至亲好友参加。王雅兰坚持自己动手,一点一点将女儿的骨灰安放入墓穴。

处理完丧事后,王雅兰并没有沉浸在悲痛中。她深知丈夫在外演出的辛苦,开始收拾整理家务,准备迎接丈夫归来。每天,她都会给远在南方巡演的侯宝林写信,详细描述家中的情况,却只字不提女儿的事。

1963年初春,侯宝林结束演出回到北京。王雅兰早早地就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她特意准备了侯宝林最爱吃的饺子,还把女儿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当侯宝林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看到的是一个温暖整洁的家,而不是一个沉浸在悲痛中的妻子。

这期间,王雅兰仍然坚持着日常的工作。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每天准时到校上课,从未因为个人的伤痛而耽误过一节课。她的同事们都说,如果不是知道内情,根本看不出她刚刚失去了女儿。在课堂上,她依然保持着温和的笑容,耐心地教导着每一个学生。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王雅兰开始主动承担起更多的家务。她知道侯宝林创作相声需要安静的环境,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当侯宝林在家创作时,她都会刻意放轻脚步,生怕打扰到丈夫的思路。

1963年夏天,王雅兰开始整理女儿生前的物品。她把女儿的照片、日记和一些遗物都细心地收藏起来。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女儿写给父亲的一封未完成的信。信中写道她多么为有这样一个优秀的父亲而骄傲。王雅兰把这封信珍重地保存起来,却一直没有告诉丈夫这件事。

多年以后,人们谈起这段往事时,都说王雅兰是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在最艰难的时刻展现出惊人的坚韧。她不仅是侯宝林的贤内助,更是一个坚强的母亲。在她的支持下,侯宝林得以专注于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更多欢乐。

五、戏与家的抉择

1963年春节过后,侯宝林重新投入到繁忙的演出工作中。这一年,他创作了多个新段子,其中《夸住房》《买年货》等作品都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废寝忘食,有时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3月份,北京曲艺团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要在全国文艺会演中展示北京相声艺术的最高水平。侯宝林担任总导演,负责整台节目的编排和指导。为了打磨节目,他每天都在剧场待到深夜。有时回家已是凌晨,却依然坐在书桌前修改演出提纲。

这期间,侯宝林的大儿子侯耀文开始显露出对相声的浓厚兴趣。在一次排练间隙,侯耀文突然跑到台上,模仿起父亲的动作和语气。台下的演员们都笑了,说这孩子果然是父亲的儿子。然而,侯宝林却板着脸说:"要学就要从基本功开始学。"从那天起,他开始抽时间教儿子练习基本功。

1963年夏天,北京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侯宝林正在外地演出,家里的房顶开始漏水。王雅兰独自一人爬上房顶,用油布临时遮挡。邻居们纷纷劝她等丈夫回来再修,但她说:"他的工作更重要,这点小事我能处理。"

秋天来临时,侯宝林遇到了一件令他难忘的事。在天津的一场演出中,一位老者送来了一封信。信中说,他的孙子重病在床,最大的愿望就是听侯宝林说相声。侯宝林二话没说,演出结束后就赶到医院,在病房里为这个孩子表演了一段相声。

年底,侯宝林的母亲病重。当时他正在筹备一台重要的新年晚会,母亲却坚持不让家人通知他。直到晚会结束后,他才得知母亲已经住院多日。赶到医院时,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的观众比我重要。"

1964年初,侯宝林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相声作品。每天晚上,他都会花几个小时誊抄和修改旧作品。王雅兰见状,主动承担起了抄写的工作。她的字迹工整,很快就帮助丈夫整理出了一大批作品手稿。

这一年里,侯宝林的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每到一处,他都会收到观众的热情接待。有时是一封感谢信,有时是一幅书法作品,这些都被他珍藏起来。在给家人的信中,他经常提到这些观众的故事。

到了年末,侯宝林终于有了一段较长的休息时间。他开始教授年轻演员,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在教学过程中,他常说:"艺术是要献给观众的,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1965年春节前夕,侯宝林重返天乐茶园演出。这里是他艺术生涯的起点,也是他最难忘的地方。当他站在熟悉的舞台上时,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而他知道,这掌声不仅是给艺术家的,更是给一个始终坚守在舞台上的人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