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世界各地的沙县小吃的起源地——沙县

读经典看 2024-02-22 06:41:53

“扁肉是砖,拌面是钢,盖起了沙县的高楼大厦。”

拌面见得很多,可这扁肉是啥呢?

扁肉不是肉,是扁食,就是类似于饺子那样的吃食。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北处,东邻南平市,西近三明市,南连尤溪县、大田县,西北与明溪县、将乐县交界,北接顺昌县,全境总面积有1815平方千米。

沙县区被沙溪横贯全境,地势由两侧向中间倾斜,地形分为山地、丘陵、河谷盆地三大类型。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

沙县的小吃众所周知,它是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之一,240多个品种中获得“中华名小吃”的有39种、获得“福建名小吃”的有63种。有近6万沙县人外出经营小吃,年经营收入可达约500亿元。沙县小吃代表福建省作为唯一餐饮品种入驻上海世博会“中华美食街”窗口、亮相葡萄牙共产党《前进报》党报节和韩国平昌冬奥会美食展等,并成功入驻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国人大机关食堂,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沙县小吃的身影。

沙县小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古代时,沙县区曾是南北交流与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原移民的南迁、东南沿海与内陆的客货交通,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由于这里地处水陆码头,为方便商贾游客,便形成了以经济实惠、品种繁多、方便快捷为基本”特征的沙县小吃。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沙县的条件还艰苦,泥巴路、土砖房,下雨天很难出行。沙县的村民们为了生计,开始挑着担子在城里卖起了拌面和扁肉。

后来,在闽中山区这个地方出现了很多小作坊。

现在,沙县小吃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了。

沙县小吃的制作技艺,是古代中原移民与本土百越民族融合,为服务商贾、游人而创造出来的快餐文化,它将游、泡、捶、磨、踅、揉、晒、包、酿等制作工艺与蒸、煮、烤、煎、烙、炖等烹饪方式相结合,通过血缘传承和业缘传承的方式,原汁原味地传承至今,被称为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这种体系庞大、技艺精湛、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制作艺术,被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到沙县来,最好是沿着沙溪两岸走一走,这才最惬意。

沙县区内有两大水系——尤溪水系和沙溪水系,分出60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如豆士溪(洛溪)、东溪、沙溪(沙县区段)……

沙溪

沙县

沙县

沙溪

沙溪

沙溪是闽江上游三大主要支流之一,为沙县区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宁化县泉上和建宁县均口的山脉,在三明洋口仔附近入境,由西南向东北横贯区境,在青州镇洽湖附近流入南平市,于区境内河长约50千米、流域面积约1800平方千米。

沙县之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在东晋时期,在南平县以南的沙溪流域两岸南乡沙源地设置有戍堡,谓之“沙戍”。义熙年间升为沙村县,于隋朝时废。唐武德四年,沙县复置,是沙溪流域最早设立的建制县。

另一说是因沙源地而名。沙溪中多有沙洲,沙源地取名与此有关。将沙戍升为县级建制,便取“沙溪”“沙源地”“沙戍”之“沙”字,用于县名。建县之初,散落在沙溪下游流域的村落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城镇,所以那时叫“沙村县”,直到唐代才改为“沙县”。

无论如何,沙县县名都似乎与这条沙溪河脱不了干系。

历史上,沙县区还有“虬城”“沙阳”的别称。

相传古时沙溪城关河段,水中有一“虬”(即“无角龙”),故沙溪城关河段就叫“虬江”,沙县城别称“虬城”。

唐中和四年(884年),沙县县治从沙源地迁至沙阳镇凤岗山麓,因“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沙县又称为“沙阳”。

作为中国100个、福建省3个交通枢纽之一的沙县,自东晋义熙元年(405年)设县以来,已经有1600多年的行政建置历史,“铁公机”“水陆空”交通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沙县区也是“中国无机硅之乡”、“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市、区)”。

沙县区兼容了中原、土著、闽粤赣客家等风情特点,不仅有小吃文化城,还有水美土堡群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荷山红色旅游景区、七峰叠翠森林公园、淘金山景区、马岩森林康养基地等众多景点。

不止是这样,沙县还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

沙县不大,内涵不小。我这次路过,不过是领略一下而已,若再有机会,定要仔细探究。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