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生活没给机会让我做贤妻良母,否则我会把家人照料周到

陈矫评娱乐 2024-11-11 14:30:40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在文坛叱咤风云的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如今却过着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生活。

在哈尔滨的一隅,她的日子被切割成了最简单的三块:阅读、写作、研究美食。

谁能想到这位被誉为"北方的才女"的作家,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个普通女人最朴实的愿望。

"生活没给机会让我做贤妻良母,否则我会把家人照料周到。"

这句话道出了她的遗憾,也埋下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这位才女与平凡生活失之交臂?

要说是什么让迟子建与平凡生活失之交臂,这还得从她那个充满诗意的小名"迎灯"说起。

1964年元宵节这个在花灯烂漫中呱呱坠地的小女孩,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北方小城的一隅。

当时的小迎灯完全就是个小公主,爸妈把她宠得不得了,连扫个地都要别人代劳。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在六岁那年,人生轨迹来了个大转弯。

那年夏天妈妈把她送到了漠河乡姥姥家,这一去就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说真的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一个裹着小脚的老人家,能把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姑娘教得这么好。

在姥姥家"养不教,父之过"可不是说着玩的。

从倒尿罐开始姥姥手把手地教她干这干那,硬是把这个"小公主"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当家"。

最神奇的是白天教她干活的姥姥,晚上就变身成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大师。

每当夜幕降临姥姥就会带着小迎灯躺在东屋的大炕上,给她讲述各种神神鬼鬼的故事。

这些故事吓得小迎灯又害怕又期待,经常听到一半就要跑去上厕所。

回到炕上她总是按捺不住好奇心,用痒痒挠轻轻地戳醒已经睡着的姥姥,非要听故事的后续。

而每次姥姥都会迷迷糊糊地给那些故事里的鬼魂找个去处,然后继续呼呼大睡。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小学二年级,短短几年却在小迎灯心里种下了两颗种子。

一颗是生活的种子,教会了她如何当一个贤惠的主妇。

另一颗是文学的种子,让她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讲故事。

说来也是神奇这两颗种子,一颗让她成了能把生活过成诗的女子,一颗让她成了能把故事写进历史的作家。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个夏天,那个裹着小脚的老人家说起。

姥姥种下的文学种子,在迟子建心里悄悄发芽,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1981年高考作文这道送分题,硬是给了她一记当头棒喝,就因为跑题只拿到了5分。

这分数一出来别说上一本院校了,就连二本都离她十万八千里。

但有意思的是这个看似的"滑铁卢",反而成了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阴差阳错地进了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天天跟大山、森林、草原为伴。

在那里她像一块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鲁迅、屠格涅夫、川端康成等大师的养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当年姥姥讲的那些故事,开始在她的笔下复活。

在她20岁的时候,她把儿时的回忆写成了《北极村童话》。

这一写不要紧1986年1月这部作品就被《人民文学》相中了,一下子让她在文坛崭露头角。

这一冒头就像开了挂一样,1989年她竟然成功考入了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

说起这个班那可真是卧虎藏龙,莫言、余华、刘震云都是她的同学。

不过这个北方姑娘可不是来交朋友的,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独行侠"。

要是遇到男同学,人家不主动打招呼,她是绝对不会多看一眼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高冷"的女生,硬是用自己的笔力征服了所有人。

到了1996年32岁的她凭着散文《雾月牛栏》拿下了鲁迅文学奖。

面对这样的成就,她却说了一句让所有人意外的话:"我其实不想当那种一鸣惊人的作家。"

她说她只是想要一个平静的写作环境,和一个温暖的家。

说来也巧老天爷还真听见了迟子建的心愿。

1997年缘分像个调皮的孩子,把她和黄世君的人生轨迹交织在了一起。

那时的黄世君已经是塔河县的县委书记,还带着一个上初中的女儿。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之间有聊不完的话题,有说不尽的共鸣。

两个人的心慢慢靠近,终于在1998年34岁的迟子建披上了婚纱。

婚后的生活有点特别,她在哈尔滨写作,他在塔河工作。

但这种两地分居的日子,却被迟子建过出了诗意。

每次有空她就会拎着行李往塔河赶,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帖帖。

每次黄世君回到家,都会惊喜地发现:屋子整洁如新,饭菜香气四溢。

就像童话里的田螺姑娘,迟子建把生活过成了一首温暖的小诗。

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写出了70万字的鸿篇巨制《伪满洲国》。

这段日子是迟子建最幸福的黄金时光。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的那个五一假期,就像一把锋利的剪刀。

黄世君刚参加完省代表大会,本想陪妻子过个温馨的假期。

可工作总是放不下,他说:"亲爱的明天我得赶回塔河,那边正是防火的关键时期。"

谁知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在回塔河的路上,他遭遇了一场意外的车祸。

当迟子建再次见到丈夫时,他已经躺在太平间里。

她强忍着泪水轻轻地为他合上了眼睛。

这一幕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地刻进了她的记忆。

生命的离别总是来得太过猝不及防,失去丈夫的迟子建选择了用最擅长的方式来疗伤。

她开始远离喧嚣,谢绝各种作家笔会的邀约。

在她看来此时的自己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一个能让灵魂沉淀的空间。

文字成了她的避风港,写作变成了她与过往对话的方式。

就这样她把自己关在了文字的城堡里,用笔尖摆渡心灵的创伤。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她用《额尔古纳河右岸》为自己赢得了茅盾文学奖。

在获奖感言中她哽咽着说:"我要特别感谢一位已经离开的朋友——我的爱人。"

"即便你已经离开,但在我的梦里你依然会给我温暖的叮咛。"

这句话说完台下掌声如雷,不知有多少人红了眼眶。

如今的迟子建在哈尔滨过着简单而规律的生活。

每天阅读、写作、研究美食,把日子过成了一首平缓的诗。

有人问她后不后悔,她笑着摇摇头:"不论是否有宗教信仰,我们都要学会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

是啊生活没能给她机会当一个贤妻良母,但她用文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或许这就是她与生活和解的方式,也是她对爱最美的纪念。

就像她笔下的故事一样,虽然不是每个结局都是童话,但总有光芒能照亮前方。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