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对于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新桥村的村民而言,绝对是终身难忘的一天。
正是在这一天里,他们先是被吓了个半死,紧跟着又集体见证了,价值连城的宝物重见天日。
那么,他们到底发现了个啥?而这个最终被认定的宝物,又是什么来历?
挖渠挖出“炸弹”?
事发当天的上午,新桥村的男女老少,全都聚集到村西头地里,热火朝天的实施水渠工程。
由于这项工程,是村委会为了改善,当地农业灌溉条件而立项的,所以村民们积极性都很高。
毕竟,在这个四川盆地边缘的小村庄里,受限于地势起伏不平,水利设施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可就在挖掘机铲斗,再一次挖下去的时候,一声金属撞击声,却是整的大家一激灵。
挖掘机操作员老王,当时就吓了一跳,赶紧停下了手中的操作。
农田里挖到金属,不是埋设的管线,就是啥废弃的生铁蛋子。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得先判定下,等确认没问题了,才能再次继续。
紧跟着,周围的村民也都围了上来,只见泥土中半露出一个,长约1.5米,宽近0.8米的椭圆形铁器。
它看上去通体锈迹斑斑,却依然能看出,原本的青灰色。
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这个铁器的形状,竟与常见的大型航空炸弹惊人地相似。
“这莫不是炸弹吧?”
不知道是谁先嘀咕了一句后,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可紧接着,后面有人嚷了一句,挖斗砸那下,不会让这玩意炸了吧。
人群先是猛地一静,然后就四散转身,扭头就往外跑,生怕下一刻,那个铁东西就要爆炸似得。
要知道,四川在抗日战争时期,真的遭受过日军的狂轰滥炸。
即便是到了近些年,依然还能听说,哪里又挖出了,未爆弹的新闻。
更何况,就在几年前,邻村还真的挖出过,一枚遗留的地雷。
一时间,整个地头上乱作一团,大部分人吓得往外跑,可还有人好奇地,想要凑近看个究竟。
甚至还有年轻人掏出手机,试图拍照发朋友圈。
最后,还是老王及时制止了,众人的冒险行为。
说着,他掏出手机,果断拨打了110。
很快,警察、消防和拆弹专家,全都赶到了现场。
一时之间,现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经过十多分钟的仔细检测,拆弹专家们却没有发现,任何爆炸物的迹象。
他们用精密仪器反复扫描,甚至小心翼翼地,在外壳上开了个小口,结果依然一无所获。
领队的拆弹专家,最后下了结论,摘下头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居然是稀世珍宝?
这个意外的转折,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但很快,大家又兴奋起来。如果不是炸弹,那会是什么呢?难道是传说中的宝藏?
一时间,各种猜测在村民中间传开。
有人说是古代将军的兵器,有人猜是富商埋藏的金银财宝,更有人异想天开,说不定是外星人留下的神秘物品。
经过初步清理后,专家们惊喜地发现,这哪里是什么炸弹,分明就是一个年代久远的铁釜。
而更让他们兴奋的是,釜内居然完好无损地保存着。16件精美的瓷器。
一位资深专家激动地说,手都有些颤抖,我们很可能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南宋龙泉窑青釉瓷器。这在四川地区是极为罕见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考古专家们如获至宝,对这批瓷器进行了,详细的清理和研究。
他们发现,这批瓷器包括8件瓷碗、7件瓷盘和1件瓷三角炉。
每一件都做工精美,釉色莹润,宛如翡翠。
有些器物上还饰有,精致的莲瓣纹,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
这些瓷器无疑是,出自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专家们一致给出最终的认定。
要知道,龙泉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产地之一,其鼎盛时期正是在南宋。
而这批瓷器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数量可观,对我们研究宋代陶瓷工艺,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这批瓷器的价值越发凸显。
其中,那件瓷三角炉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其余瓷器也都被列为三级文物。
如此重要的发现,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很快,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专家纷纷赶来,希望能亲眼见证这批珍贵文物。
他们围着这些瓷器,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不时发出赞叹声。
但是,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专家们心头,那就是这批珍贵的瓷器,为什么会出现在四川的一个普通村庄里?
它们又是如何被保存在这个铁釜中的?
要知道,龙泉窑位于浙江省,距离四川有上千公里之遥。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些脆弱的瓷器是如何,完好无损地来到这里的?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考古队再次来到新桥村,进行实地考察。
他们仔细勘察了,发现文物的周边地区,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
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任何古墓或大型建筑遗址的痕迹。可这更加深了,这批瓷器来源的神秘感。
正当专家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
这个信息让专家们眼前一亮。
他们推测,这批瓷器很可能是,当年寺庙的珍藏品。
在寺庙被毁的危急时刻,僧人们将这些珍贵的瓷器,小心地装入铁釜,埋在地下保存。
没想到一埋就是几百年,直到今天才重见天日。
后记
事情传开后,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许多人慕名而来,希望能一睹这批国宝级文物的风采,而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这批文物的重要性。
立即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并计划在未来建立专门的展览馆,向公众展示这段尘封的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