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究竟“宽”在哪?

小卒话史 2023-10-19 07:50:11

文|小卒话史

三尺巷,又名六尺巷,一处国家3A级景点,安徽桐城的一张文化名片。

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其后邻人见状,亦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在这条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巷子,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据《桐城县志略》等史志书记载,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事件。两家人一开始各不相让,最终闹到县衙。因为两家人在当地都是名门望族,所以县太爷不敢草率断案。但县太爷有意偏袒张家,称全凭相爷做主。

张家人情急之下修书一封给京城做高官的张英,想让张英从官方渠道解决这个问题。明眼人都知道,张家人想“走后门”。不过,张英收信后却回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接到张英的回信后都很惭愧,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人看到张家的做法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两家各让三尺,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六尺巷”。

从此之后,六尺巷的故事美名远扬,它成了中国人面对纷争、处理纠纷时的一种解题模板、标准答案。

每读到这个故事,让人回味良久,细品甘之如饴。

张英,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康熙帝曾盛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张英有个大名鼎鼎的儿子,就是清朝名相张廷玉。

张英是康熙面前的红人,位高权重,不仅是文华殿大学士,还兼任礼部尚书。其子张廷玉担任过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在我国历史上,想张英、张廷玉这样的“父子宰相”极为罕见,与此同时,父子的品行、为官清廉和为民请命,为后世所称颂的情况,更是凤毛麟角。

张英父子做官,为清朝治国安邦和团结统一,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再看看张英回复老家人的那封信,虽然内容简单,但意义深远。

不就是一墙之争吗,让邻居吴家三尺又能怎样,并没有多大关系。万里长城倒是还在,可当年修建长城的秦始皇呢,不还是一样淹没于历史当中了吗?争来争去,到头来不还是一场空。既然如此,何必要斤斤计较,伤了和气?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让他三尺又何妨”就充分体现了张英虽然位极人臣,但他虚怀若谷、爱民如子。而那句“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又把张英的聪明机智、幽默诙谐的一面,展露无疑。

老家人在看到张英的信函后有所感悟,自然也感到羞愧,于是主动让出三尺宅地。古语常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就这样,吴家人也礼让三尺宅基。这件事得到完美解决,而且这桩美谈逐渐传开。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可以说,六尺巷的故事,正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精神延续,它再次证明了那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张英很懂得人性的谦让,用宽厚之心待人,必定能得到同样的回应。

时至今日,这条看似不起眼的窄巷,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超过50万名游客前来参观。有人夸它“长”,历史悠久,寄托着大家对和美的思考;有人说它“宽”,宽和街坊邻里,既装得下纷争,又化得了私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相互碰撞,各种路怒症、键盘侠充斥着暴戾之气,种种喧嚣的背后,正需要在彼此的心里开辟一条“巷子”,找出彼此最大的“公约数”,那么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俗话常说“求大同存小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特的想法,当双方产生摩擦时,“六尺巷”的处理方式,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

如今的六尺巷已不单单是一个旅游打卡地,更成了大众之间礼尚往来、文明谦让的代名词。有网友以它自勉:“心宽不怕巷子窄,行善礼让福自来”,还有网友说,“让三尺”是“一个吵架一定赢的方法”……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古国文明,聪慧的中国人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启迪智慧,并将他们用于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桩桩件件的美谈,便逐渐传播开来,继续繁衍生息。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1 阅读: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