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亲历记(224)为什么毛主席纪念堂设计成柱廊型正方体

骑驴读行 2025-01-19 10:05:42

真正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肯定对当时的房屋建筑设计印象深刻。

真正造成大面积人员伤亡的,城市里是水泥预制板,农村是那种平房焦子顶。

大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这里的楼房还都是用的水泥预制板。

我写唐山大地震的文章,对这几个字见的太多了,它害了太多人,很多人对它都产生了恐惧症。

水泥预制板用于砖混结构楼房,顾名思义,它就是一种预先制做好的楼板,在建楼时,先把楼的墙体砌好,再用水泥制板往上一搭,主体就完成了。

这种楼房,基本不考虑防震要求,地震来了,只要轻轻一晃,预制板就会错位,就会掉下来把人砸死。

一块水泥预制板的重量往往超过900公斤,要是几块摞在一起,不开吊车来,根本别想挪动它们。

唐山大地震后,有一个这样的统计:

在烈度11度区(位置在唐山极震区),砖混结构幸存者比例为5.6%,换句话说,如果地震时,你恰好在一处砖混结构的房子里,你有95%的死亡率。

在烈度10度区,砖混结构幸存者比例为9.8%;在9度区,幸存者比例一跃升到65.3%。

还有,砖混结构安全程度和楼房高度密切相关:楼房越高,越不安全,也就是说,同样是砖混结构的楼房,二层是相对最安全的。

据唐山震后清华大学调查队统计:

在11度区,二层楼房破坏率为77.6%,三层以上的达到95.5%;在10度区,二层破坏率为23.6%,三层为65%。

从目前情况看,砖混结构的楼房占比已经很小了,而且一般都在六层以下,相对而言,还是有一定安全性的。

现在,一般新建住宅楼都是框架结构,抗震性明显好于砖混结构,但也有一个问题:框架间填充的空心砖墙的防震性能,肯定是小于主体框架的,这些填充墙体在地震中更容易伤人。

现在有很多人,装修时喜欢“重打鼓,另开张”:砸掉填充墙,进行重新设计,从审美角度看,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也是很安全的。

但从防震角度理解,就完全不一样了,填充墙虽不承重,却能在地震时吸收能量,所以,还是少改动为好。

唐山大地震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统计:框架结构最容易破坏的地方是在一幢楼房的最顶层,偏向于边角位置。

一幢楼房最顶层的边角位置,相对而言是最不安全的,这些地方会先于建筑主体遭到破坏,这一点从唐山大地震后的照片就能看出来。

还有一点,我们的房屋质量怎样,其实和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密切相关。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同样是汽车,同样的价格,有的车开了十五年没大毛病,有的车只开了三四年,就小毛病不断。

房屋质量也是一样,如果你还没选房或近期准备换房的话,那么,选一个建筑口碑不错的开发商也是很关键的。

下面的实验,应该能说明问题:

用同样的建筑材料,让三个人分别砌三面墙,一面墙交给一个一直干泥瓦活的七级瓦工;一面墙也是由一个七级瓦工砌,只是他已经有七八年没干这种活了;第三面墙由一个三级瓦工砌。

三面墙砌好后,进行一个模拟破坏实验,实验的结果是:

那个多年不干瓦工活的人,砌出墙体的抗震强度仅是一直干七级瓦工的70%,而那个三级瓦工仅达到50%。

还有一项实验:在墙体竖缝间填上灰浆,可使整体抗震强度提高30%。

除此之外,还有焊工技术、水泥标号等等。

除了建筑质量,设计也很关键。

从防震的角度出发,设计越简单的建筑就越安全,最安全是就是我们常见的火柴盒结构,比如,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建于唐山大地震后,地震的阴影还深深刻在人们脑海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设计、建筑各个方面,都是最注重安全性的。

北京地区的防震烈度为8度,毛主席纪念堂的抗震标准达到了9度。

据说,当时在设计图中,还有中式设计。

事实上,中式设计在历次大地震中都经受了考验,但当时可能考虑的比较多:不但主建筑不能有破坏,就算一些中式建筑物上的飞檐、走兽等也不能出问题。

考虑到以上因素,没有采用中式设计,最后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这个方墩子式的建筑物。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同样是在西山路,有几十幢住宅和工人医院,破坏十分严重,但西山路小学有两幢教学楼却裂而不倒。

后来,人们发现了它设计上的“秘密”:简单实用,纵横墙对直,墙体厚,门洞少,实墙多。

还有一个问题:有地下室的房屋,更有利于抗震。

在唐山大地震中,交际处5号楼、新华旅馆等建筑物受到的损害比周围的轻,这与地下室或基础深密切相关。

基础深这个很容易理解。设置地下室,能有效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在竖向地震时,可减少不均匀沉降,从而减少对建筑物的破坏。

所以,如果现在有两处房子供你选择:一处有地下室,一处没有。站在防震角度,你应该选地下室的房子。

时代在飞速进步,如果再发生破坏性地震,你还要考虑另外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你家的防盗门能不能及时打开?第二,在到处都是高层建筑的情况下,就算能跑到外面,你也要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因为就算高层建筑物不倒,它身上的墙皮也会脱落。

因此,大地震时,如果能跑到高层的地下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能,不如临时躲在厨房或厕所,如果震级大,来不及跑到那里的话,就躲在墙角吧。

以下,是唐山大地震一位亲历者的回忆:

唐山地震时,我家在农村,八、九岁的孩子睡觉不老实,翻来滚去的。

地震发生时,我恰好身子横过来蹭到了处于窗台和炕的小三角区内,幸免于难。而农村人睡觉头部所在的炕沿部位是最不安全的:

一来,它处于屋子的中间部位,是房顶重物斜落的受力点;二来,炕沿所处的尖角部位最先与屋顶落物接触。

所以,地震发生后,在炕上遇难的人大多都是睡觉时的体位,而且,以砸伤头部的居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