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时间”开启,新质生产力成高频热词

浦东发布 2024-11-07 12:50:55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有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展品首发首展,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生物技术、先进农业技术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在现场,不少跨国企业表示,紧扣“新质”核心,进博会正为企业开拓了庞大的中国市场。

今年,蔡司直接以“以新提质,共创未来”为主题,展示了来自医疗技术、光学消费品、工业质量与研究、半导体制造技术四大业务领域的近70项创新解决方案。

在进博会展台现场,蔡司的一场圆桌论坛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一众大咖嘉宾围绕创新科技与高质量人才如何激发新质生产力、进而带来社会效益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蔡司在创新、人才培养、大健康等领域的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

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Maximilian Foerst)表示:“借助进博会舞台,蔡司将促进全球光学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加快全球创新资源与中国市场紧密结合,为推动行业和社会发展带来‘新动力’,助力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论坛上,清华-宝马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出行创新联合研究院院长王勇指出,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基础人才培养,还需要抓紧培养高端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这一话题也引发了其他嘉宾的共鸣,与会嘉宾围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人才发展目标与模式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蔡司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谢磊也分享了蔡司的案例,包括已经建成上海创新中心和数字创新中心、苏州创新中心和广州科创中心,并聚集了超过200名从事创新工作的“人才大脑”,为蔡司在本土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透过进博会之窗,感受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罗氏展台上,进博首日的一场发布会同样聚焦在“医疗行业新质生产力”。罗氏宣布,将携手合作伙伴共探人工智能(AI)创新实践应用,递交“中国方案”,为中国智慧医疗与医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办法,助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引领全球智慧医疗创新实践。活动现场,罗氏制药中国还开启了“数字医疗孵化2.0”临床孵化转化创新解决方案,持续赋能本土创新,让数字创新真正在中国落地。

在医疗领域,智慧医疗的应用无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主任樊嘉来到现场表示,“目前,我国智慧医疗建设蓬勃发展,但仍与民众对高水平医疗的追求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大舞台,同各方力量一道,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深入融合,加速智慧医疗建设,造福民众健康。”

记者了解到,罗氏在中国正着力于智慧医疗领域全新升级,将创新实践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以全球经验赋能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高速、可持续发展。发布会上,罗氏发布“数字医疗孵化器2.0”,在持续助力本土数字化临床实践项目“孵化”基础上持续升级,致力于消除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障碍,提供从早期研发到后期商业化的全链条支持。

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事务副总裁李滨表示:“进博会一直是‘创新’的风向标。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引导下,中国医疗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升级。罗氏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和布局,有能力链接各方资源、催化科学技术加速落地为临床应用产品,最终惠及每一位患者。罗氏愿做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为医学研究和患者治疗带来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成果。”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七届进博会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升级打造创新孵化专区……在不少展区里,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绿色低碳成为进博会一大看点。

如在今年进博会上,宝洁携十大品类集体亮相,带来20多个品牌的近百款创新展品。同时,宝洁还首次设立“智能探索 科技进阶”智能仪器体验区,以及继续设立环境可持续发展展区。据悉,自2019年起,宝洁中国在快消品全行业率先推动上市可重复使用的循环包装箱“大绿宝”,并横向利用宝洁供应链资源携手供应商和电商平台搭建起中国首个电商渠道循环包装回收网络。此外,2022年新升级的“空气胶囊”在进博带来全球首秀,开放行业大规模应用,携手行业伙伴助力未来更多电商包装可循环可回收。

伴随碳中和窗口期的逐渐紧迫,能源结构变革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11月6日在第七届进博会现场,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ESG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IBM联合发布系列重磅报告。

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与商业价值共赢——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2024》(简称“报告”),就基于对10大行业112家领先企业高管的深度调研,以前瞻性的视角和系统性的方法,指引企业制定碳中和战略和实施路径,深度发掘可持续发展的商业价值。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白重恩指出,企业的碳中和战略不仅是一套新的治理体系和规则,更是其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长远来看,积极应对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但同时,碳中和不是空中楼阁,需要考虑经济性、用商业的力量去推动。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ESG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则基于对116家关键行业/场景下用能企业的深入调研,启发和指引用能企业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能源变革,加速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ESG研究院执行院长、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尹海涛表示:“用能侧的转型将成为中国低碳转型的主力军之一。首先,用能企业的节能改造和新能源替代,能够直接降低化石能源的直接和间接消费;其次,用能企业的能源数字化运营能力,将直接提升电网的灵活性和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报告认为,“产消一体化”将成为用能企业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用能企业将从原来单一的能源的消费者,变成自己可以生产、消纳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互动的产消一体者,实现自给自足与高效利用的双重目标。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部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席院长古月表示:“绿色低碳转型是企业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和赋能者,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结合领先的经验和技术,从顶层战略规划到落地执行,赋能更多企业在实现碳中和的同时推动业务增长,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这届进博会的“高频热词”,利用进博会这个极具影响力的开放平台,外资企业极力展示最新“新质生产力”成果,同时在为期六天的进博会里,积极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并寻找新机遇。

文字:杨珍莹

编辑:朱胜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