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流量盛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然而,在这场喧嚣的狂欢背后,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尴尬和质疑:当奥运冠军、当红演员、甚至外国友人都成了“感动中国”的座上宾,我们是否已经忘记了“感动”的真正含义?
“感动中国”这四个字,曾经承载着多少人的敬意和期盼,它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我们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伟大灵魂。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感动中国”的光环开始变得刺眼,它不再是默默奉献者的舞台,而是成了名利场上的另一种“成功”标签。
那些曾经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故事,那些为了梦想、为了责任、为了爱而倾尽所有的普通人,他们的身影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早已被聚光灯包围的熟悉面孔。
奥运冠军张雨霏,一年参加近60场比赛,斩获20多块金牌,这份成绩单的确耀眼夺目。但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为国争光难道不是她的本职工作吗?演员牛犇,一生dedicated于表演事业,这份敬业精神值得肯定。但娱乐圈里像他这样默默耕耘的老艺术家并不在少数,难道“感动中国”的舞台应该成为明星们的“镀金池”吗?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国人穆言灵的出现。仅仅因为“促进中美友好”,就能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这份“殊荣”未免来得太过轻易。中美关系错综复杂,一个外国人,真的有资格代表“中国感动”吗?
“感动中国”评选结果的“变味”,折射出的是社会价值观的某种扭曲。当“成功学”盛行,“流量”为王,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被那些“高大上”的人物和事件所吸引,“平凡”和“奉献”反而成了被忽视的角落。
我们开始习惯于用“成就”和“名气”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却忘记了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人们,他们才是支撑社会运转的基石,他们的故事才更应该被看见、被铭记。
“感动”的本质是什么?是那些让我们内心产生共鸣的情感和精神力量。它可以是白方礼老人蹬着破旧的三轮车,用微薄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的爱心;可以是郑承镇放弃工作,23年如一日照顾400多名流浪儿童的无私;可以是蔡叶十年坚守,带领志愿者帮助了3100多名贫困学生的执着;也可以是胡雷身患残疾,却靠拾荒为500多名留守儿童捐款的善良……
平凡英雄:被遗忘的感动“感动中国”,顾名思义,应该是那些能够感动中国人民的人和事。然而,当我们审视那些被推选出来的“感动人物”时,却发现他们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他们的故事越来越难以引起我们的共鸣。
是他们不够“感动”吗?或许并不是。只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已经被各种“成功”和“励志”的故事包围,那些“高大上”的人物和事件,就像是一剂剂强效兴奋剂,让我们在短暂的激动过后,只剩下空虚和麻木。
我们渴望看到那些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那些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而那些平凡英雄,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善良、勇敢、坚韧和爱,却像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还记得那位蹬着三轮车,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白方礼老人吗?为了帮助贫困孩子上学,他74岁高龄仍然坚持蹬三轮车赚钱,20年间累计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名学生。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还有那位被誉为“流浪儿之父”的郑承镇,为了收养流浪儿童,他放弃了工作,挤在20平米的出租屋里,最多的时候要照顾13个孩子。为了孩子们,他捡过垃圾,卖过血,甚至连自己的温饱都难以保证。
但他从未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爱心妈妈”蔡叶,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爱心助学活动,她带领着500多名志愿者,累计帮助了3100多名贫困学生,捐款捐物570万元。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却把这些受助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人,用爱为他们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还有那位靠拾荒为生的残疾人胡雷,他省吃俭用,却坚持为留守儿童捐款,10年间累计捐款超过100万元。他说:“我虽然身体残疾,但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孩子们做点事。”
这些平凡英雄,他们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耀眼的成就,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辉,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当感动成为生意:流量至上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眼球经济盛行。曾经纯粹的“感动”,似乎也被打上了商业化的烙印。
“感动中国”的评选,似乎也难以逃脱“流量”的诱惑。
为了吸引眼球,一些“感动人物”的故事被过度包装和渲染,甚至出现了一些为了“感动”而“感动”的刻意行为。一些明星、网红,也开始热衷于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将“公益”和“慈善”作为一种提升个人形象和商业价值的手段。
不可否认,明星和网红的参与,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益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也容易让人产生“作秀”和“炒作”的质疑。当“感动”成为一种可以被消费、被利用的资源,它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也必将受到损害。
“感动中国”的评选,不应该成为一场流量的狂欢,更不应该成为某些人或机构谋取利益的工具。它应该回归初心,关注那些真正感动人心的故事,那些在平凡中展现出伟大的人们,那些为了梦想、为了责任、为了爱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评选标准也应该更加透明、公开、公正,避免“唯流量论”和“唯名气论”,让那些真正的人能够得到认可和表彰,让“感动中国”真正成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灯塔。
“感动”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它不需要刻意地去寻找,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制造。
它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每一个的日子里。
重拾感动的力量:从身边开始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感动我们的人和事,却常常忽略了那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动。
疫情期间,无数医护工作者逆行出征,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健康;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不辞辛劳,坚守一线,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那些素不相识的普通人,也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这些平凡人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感动”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它可以是一个温暖的笑容,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举动,一份默默的付出……
它可以是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的年轻人,可以是路边扶起摔倒的路人,可以是在困境中伸出援手的陌生人……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却像一颗颗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感动”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爱,让我们相信,即使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依然有温暖和希望存在。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传递感动,去创造感动。
让我们一起,让感动成为一种习惯,让感动成为一种力量,让感动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