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民族村寨的王国。截止到2023年,贵州的传统村落名录已经有了757个,数量高居全国第一。这些村寨不仅有苗寨,还有侗寨、水寨、瑶寨、布依寨等,丰富多样。这些村寨中,有的已经开发了旅游,成为了全国著名的景点,例如西江苗寨、肇兴侗寨、岜沙苗寨等,有的则处于半开发状态,例如郎德上寨、格头苗寨、高荡村等,而更多的村寨则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今天我介绍的这个村寨,叫做“巫沙”,位于黔东南州剑河县南哨乡东面10公里。这里十分偏僻,距离县城有84公里的距离。游客想要进入寨子,最方便的交通竟然乘船。
巫沙苗寨位于清水江畔。清水江是贵州第二长河,是沅江的上游。2002年,为了开发清水江的水能资源,就在剑河县开始修建三板溪水电站,这是沅江上第二座百万千瓦级别的水电站。三板溪水坝修建之后,清水江上就形成了一个超级湖泊,剑河县城也因此而迁徙。后来,剑河县将三板溪水库取名为“仰阿莎湖”。仰阿莎湖畔,风景优美,苗寨环绕,是一个让人沉醉的地方。
仰阿莎湖风光
本文中介绍的巫沙苗寨也就位于仰阿莎湖畔。除了清水江外,南哨河从西侧由南向北流淌,河水环绕着村子的西、南、东南三个方向,因此巫沙苗寨成为了一个被湖水包围的半岛。水边码头拾级而上,穿过护寨林直通寨内。
巫沙苗寨
村寨居民的生活方式还十分朴素,这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村寨中炊烟袅袅,村民悠然自在,到处都是恬静的田园气氛。当地的居民主要有两个产业,一是务农,二是打鱼。
这里出产鲤鱼、鲇鱼、青鱼、马口鱼、角角鱼等多种鱼类,尤以长吻鲍最为著名。在巫沙苗寨的码头逛一逛,看日出和日落,可以感受这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看到这些情景,就让人想起王维的田园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巫沙苗寨四周青山环抱,森林密布。其实,巫沙苗寨也是在10里外的巫哨溪迁入的。这里原本就是一片森林,后来居民发现森林中有水源,更适合居住,于是村民就搬迁东安了这里。村中的村民主要有余、龙、杨、都、金、付、罗等姓氏。
这里的民居建筑以木制吊脚楼为主,全村的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古色古香。有180余座穿枋结构吊脚木楼,悬山顶、小青瓦盖顶,窗口装饰有木格花。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调查发现这里有不可移动文物有传统粮仓群1处共36栋,粮仓群内有清代记事碑3块。
巫沙村是典型的“男耕女织”型的传统村落,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木制织布机。在农闲时,苗家妇女就在家中织布、绣衣。2013年,这里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巫沙苗寨传统习俗和传统技艺传存完整,服饰、刺绣、宗教信仰、建筑技艺、苗族飞歌、情歌、酒歌等一直沿袭下来。村寨中的飞歌比较有特色,其发音以颤音为主,音调高吭,穿透力强,传声距离较远,在当地剖有名气。2009年,巫沙飞歌成为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这个村寨不通公路,几乎是与世隔绝。三板溪水库形成后,从老县城渡口乘船到此地不到一个小时,交通方便了许多。而且,通过坐船游玩一个苗寨,这在贵州省还是仅此一例。如果你想远离城市的喧嚣,去亲近一下大自然,去深山老寨中放松下自己的灵魂,我认为巫沙苗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