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风”,最顶峰的四首咏“风”的诗词

呵呵呵文化 2024-06-14 12:00:46

本文约3200字。

古人对不可解自然现象皆有崇拜,“风雨雷电”、“风花雪月”中,“风”都是占据首位,可见,古人对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极度重视。

在《说文解字》中记载道:“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在《河图》中记载道:“风者,天地之使。”

在诗词中,“风”与“雨”、“雪”等一样,都与作者的心情有直接关系。

北方的风,往往苍凉豪迈。

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直抒胸臆,踌躇满志;

有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苍凉豪迈,一去不返;

也有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的满目荒凉。

南方的风,往往诗情画意。

有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冷清宵;

有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生机明媚;’

也有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安逸闲适。

更多的“风”是与季相相关。

天地之间,四季轮回,而风则穿越了四季,吹进了人心,让四季与人的心紧密相连。

一、春日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时期,已经老年的诗僧志南行走在江南的微风细雨中,深感于无边的春色,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绝句》。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写的是春风,摇曳在杏花春雨之中。

此时的诗人已经年迈,春日中,他悠然驾着一片小舟,停靠在古树林荫中,系好小舟,独自上岸。

拄着拐杖,走过小桥,眼前是满目春光,诗人闲适宁静。

这里“杖藜扶我”,显然是将拐杖拟人化了。孤独的老僧,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就是这根拐杖。时间长了,这根拐杖已经成为了他生活在密不可分的朋友。可以和它说话,可以和它交流。所以,在老僧心中,“杖藜”就是活脱的人。

“桥东”也是一处不可忽视的重要细节。

春天向东而行,正好迎着缓缓的东风。“东风”很多时候专指“春风”。如果换成“西风”、“南风”、“北风”则都没有了这种春天的意境。

前两句交代了诗人所在的场景,为后两句做好了铺垫。

后两句是传颂千年的经典。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形、神、意皆具。“沾衣欲湿”、“吹面不寒”都是最细腻的感受,“欲湿”说明将湿未湿,濛濛细雨若有若无,比“斜风细雨”更有意境。

“不寒”说明温度适宜。早春的风迎着细雨,带着丝丝的暖意,吹在人的脸上,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盎然,吹在花木大地上,到处生机勃勃。

“杏花雨”是杏花盛开,细雨初声。正如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的“杏花春雨江南”,写尽了江南的春意和春风。

这里诗人可能是受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影响,讲杏花和春雨连在一起。

“杨柳风”是二十四信风中的春风,到了“柳风”,正好是清明时节,这里也轻轻的点出了时间。细风吹来,杨柳依依,春意婆娑无尽。

赵与虤在《娱书堂诗话》记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志南这首诗中,春天的风,徐徐吹来,吹暖了大地,吹来了诗人从容不迫的生活,吹醒了诗人的情趣,可谓是春风之最有诗情画意的代表。

图1 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夏日之“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夏日雨后风气,寺中一片清冷,唐朝诗人施肩吾写下了这首《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夏日酷暑流火,夏日的风往往也是燥热的,或者是大雨前后的狂风。在这样难熬的苦夏中,能有一爿清凉世界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美事。

诗人虽是唐朝状元,却并不求功名,状元及第之后,还未授官,就离开长安,东行江西求道。

所以心静如水的诗人即使在苦热的夏季,也往往能感受到夏日的清凉意境。

全诗的前两句是交代场景,雨后的僧舍之中。

后两句则是夏日的微风吹过池塘,莲叶泛起,鲜翠欲滴的莲叶上,雨珠像水银一样倾泻而下。

这里的夏风过后,写出了一种莲叶泻水银的意境,可谓读后自见清凉。

图2 微风忽起吹莲叶

三、秋日之“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写秋风秋景的诗词很多,秋风起处,一般都是凄凉、孤独的世界。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等人纷纷被贬谪,在被贬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十年,连州(今广东省清远连州市)五年。

在贬谪的十五年生涯中,刘禹锡长期羁旅,政治前途无望,看到秋风起,鸿雁南归,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秋风引》。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首句“何处秋风至”?以问开题。起势突兀,惊醒读者。

同时也说明了诗人的恍惚和怨恨。与李白《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长期沉沦的诗人,突觉秋风已到,万物凋零。还没有准备好,又一个秋天已经到来。

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追究的。诗人只是用来表达自己突兀的心情。

“萧萧送雁群”写的是秋风的萧萧之声,正是这萧萧的秋风,送走了要归乡的雁群。化无形的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中。

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人的视野从空中落到了地上。

其实,秋风早已经吹来,在清冷的早上就吹动了“庭树”, 这一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开篇的发问。

秋风虽然看不到,仿佛无迹可寻,但是却又附着万物而无处不在,此刻风动庭树,万木萧萧,说明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咫尺。

而秋风按理来说应该是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但是偏偏是“孤客”最先感知到,最先听到,可见“孤客”对秋风的敏感,对秋风那种凄凉孤独的感悟最深。

这首诗写出了秋风催人感伤,而羁旅的孤客最先闻秋风,语意至深。

郭濬在《增订评注唐诗正声》评价道:“李云: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最深。”

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评价道:“唐汝询曰:秋风起而雁南矣,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吴昌棋曰:用意最妙。”

吴烶在《唐诗选胜直解》评价道:“风无形,随四时之气而生,曰何处惊之也。秋风秋雁并在一时,若风送之者然,况万物经秋,皆将黄落逐臣孤客,无难为情,曰‘入庭树’,曰‘最先闻’,惊心更早,宋玉悲秋,略与仿佛。”

四、冬日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公元747年冬(唐玄宗天宝六年),是高适最失意,最穷困潦倒的一年,同时,高适早年政坛失意的时候也是其与文坛诸公交往最密的时候。

最落魄的时候,好友董庭兰随着吏部尚书房琯的被贬,离开长安。身无分文“今日相逢无酒钱”的高适送别自己的好友,此刻的心情,恐怕不只是双方山水相隔的分离那么简单。

这一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离别之际,高适挥笔写了千古名篇《别董大二首》。

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冬日的风,往往是苍凉、荒凉,大风起处,飞沙走石,所谓“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这样的狂风怒吼之下,诗人的心情往往是落寞凄凉或者是慷慨激昂。

诗人当时虽然落魄,但是他笔下的冬风到处,却是慷慨悲歌,豪迈开阔。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短短十四个字,让人完全沉浸在北方那个辽阔荒凉的寒风中。

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开阔悲壮,为抒情蓄势。

这两句诗写尽了冬日之风的豪迈和苍茫。

唐汝询在《唐诗解》评价道:“云有将雪之色,雁起离群之思,于此分别,殆难为情,故以莫愁慰之。言君才易知,所如必有合者。”

徐增在《而庵说唐诗》评价道:“此诗妙在粗豪。”

石渠在《葵青居七绝诗三百纂释》评价道:“身分占得高,眼界放得阔:‘早有文章惊海内,何妨车马走天涯?’”

图3 北风吹雁雪纷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