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足够的粮食,人类就没有办法正常地生存,因此从古至今,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都至关重要。
而想要种出丰足的粮食,除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之外,自然条件也会发挥关键作用。
巴西这个国家在种粮方面,就可谓是得天独厚的,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
可在21世纪被誉为是“世界粮仓”的巴西,却存在相当严重的粮食危机,其国内饥饿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
对比巴西这样的情况,中国可以说是非常庆幸的。
倘若不是有一家国企在当初的“粮食战”中坚挺了下来,说不定如今会比巴西还惨。
那么粮多的巴西为何会闹饥荒?“粮食战”里的中爆发能量的中国国企又是谁?
一、闹饥荒的粮食大国提到巴西这个国家,可能很多人脑海里面会想到另一个词——足球。
拥有丰富的足球文化,以及多位足球巨星的巴西,是当之无愧的“足球王国”。
但其实巴西不止是踢足球厉害,在种粮食这方面也有傲人成绩,是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
就拿还没过完的2024年来说,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IBGE)预计全年的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产量,能够达到2.996亿吨。
这个数据虽然比2023年的3.154亿吨要低。
至于较之2023年下降的原因,与巴西遭遇到了百年一遇得干旱,让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减产有一定的关系。
除了干旱之外,巴西南部的水灾问题在2024年上半年也是很严重的,稻米、大豆和玉米等重要作物在收割量上均有损失。
然而这并非是让巴西人陷入饥荒原因。
巴西境内的可耕地面积高达27亿多亩,并且还有15亿亩左右的面积,尚且处在待开发的状态。
要知道国土面积比巴西大的中国,截止到2023年的全国耕地面积也才19.29亿亩。
不止耕地面积多,土地的利用率高这一点,也是巴西的一大优势,可以在不同农作物之间实现一年三种。
境内国土大多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故此大豆、咖啡、蔗糖、柑橘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喜人,是对外出口的重要商品。
另外,巴西还拥有亚马逊河、巴拉那河等大河系,在农作物灌溉需求上可以说没什么压力。
有这些先天的条件,再加上巴西政府也重视农业生产,所以巴西并不是一个缺粮食的国家。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国家,饥饿人口比例居然能从2018年的5.8%,一路上涨到了2022年的15.5%。
有近乎一半的人口吃不饱饭,更有大量的人饿到要从垃圾桶里翻找食物。
出现这样的情况,巴西的土地私有制是明晃晃的一个影响因素。
16世纪初,随着当时的葡萄牙人殖民了巴西,土地私有制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起来,令占据人口少量比例的农场主,掌握了全国绝大多数的土地,且其中以良田居多。
很多巴西人想要吃上饭,就只能到农场主手下当雇农。
巴西人民并非是没有进行过反抗,只是没有取得一个好的结果,哪怕是摆脱被殖民的情况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没有土地的农民数量也有1200万。
而且除去农场主之外,国际资本和四大粮商分别是(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可简称为“ABCD”)也是巴西粮食危机所面对的一道屏障。
尤其是几乎垄断了全球七成以上粮食贸易的四大粮商,趁着巴西依靠美元经济进行发展的时候,收购了不少巴西的土地。
就这样,巴西落入了受限于人的局面当中,拥有的良田成为了资本手中的财富来源,所种植的都是能出口赚大钱的大豆、咖啡、甘蔗等经济作物,而非能让人民吃饱肚子的水稻、小麦、红薯等。
不仅如此,有很多土地还被资本拿出来养牛,或者是闲置在一旁。
在巴西人中闹出来的饥荒,并不是说没地方能种地、没足够的粮食可以吃,而是在于资源分配不均。
面对这样的情况,巴西政府也不是毫无作为的。
特别是卢拉这位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工人阶级总统上任后,更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施“家庭补贴金计划”、“国家粮食供应计划”等。
在这样的努力下,根据联合国等机构给出的数据显示,巴西国内长期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口,2023年呈现出了锐减的状态,降幅达到85%。
不仅从自身内部努力,卢拉政府也注重外部力量的支持。
在2024年11月份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巴西还带头创建了“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
二、突破四大粮商包围圈与巴西同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也曾受到四大粮商的穷追猛打,陷入到了危机重重的包围圈中。
在四大粮商当中,ABC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公司,D则是来自于美国盟友之一的法国。
在美元与黄金、石油建立起关系,形成了“美元霸权”的局面后,四大粮商利用金融手段,在全世界搭建了完整的物流、仓储以及期货交易系统,一步步蚕食起了其他国家的粮食产业链。
于是乎,多个国家先后陷入到了没有硝烟的“粮食战”当中,且大多数如巴西一样失利了。
中国也经历了一场“大豆之殇”,以至于至今的大豆进口依存度都非常高,以2023年为例进口了9941万吨,超过了粮食进口量六成。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也曾是一个大豆净出口国,比如从1985年到1989年,年均大豆出口量能够达到100万吨以上。
转变的开始,发生在1996年,此前在大豆进口这方面,中国采取的是配额管理手段,让国外资本很难插手。
1996年,中国开始施行大豆进口关税配额制,让原本严实合缝的国内大豆市场出现了一道缝隙。
与此同时,为了能顺利加入WTO,让经济得到进一步地发展,中国还在1999年与美国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这让在1980年在“中美粮食贸易协议”下,没有能在中国市场占到很多便宜的美国及其跨国农企,发现了新的机会。
经过了一番筹谋,美国农业部在2003年8月份释放出了不会增产大豆的信号,同时华尔街的资本们也开始大量增仓囤积大豆,让大豆价格一路猛涨。
此番举动让国内不少依赖进口大豆的粮油企业慌张了起来,觉得再不行动,等到大豆的价格会变得越来越高,可能就买不起了。
没曾想,这边中国粮油企业组团刚买完涨价后的美国大豆,那边美国农业部又宣布会增产大豆,让大豆价格回落了下来。
这一来一回之间,不少中国粮油企业的资金链断开了,濒临破产边缘,四大粮商闻着味展开了包围圈,举起了收割中国粮油企业的镰刀。
那么,中国粮油企业为何非要从美国手里买大豆?
这还要追随到1974年,当时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在两国之间的生意往来,将中国的优质大豆源种偷偷带回国。
之后,利用源种研发出了在产量方面,更为出色的转基因大豆,还免费给了中国农民种植。
只是免费的背后,往往是会有陷阱的,中国农民种了一年的转变基因大豆后,就被告知如果想继续种植,就要先交上一笔专利费。
由于专利费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中国农民用回了原本产量相对低一些的大豆种子。
这对已经依靠转基因大豆提高了生产量的国内粮油企业,自然是不利的现象,不仅要担心原料的供应力度,还要担心出油率。
所以到最后,就只好向美国买大豆,也有了后面一步错、步步错的表现,导致如今国内的诸多粮油品牌背后,都有四大粮商的影子。
造成了“大豆之殇”后,2005年四大粮商再度出手,炒高了玉米与小麦的价格。
不过这一次,它们却没有得偿所愿,有作为“国家粮库”的中储粮坐阵,中国的玉米、小麦价格被稳住了。
在摸不清楚中储粮能拿出多少粮食的情况下,四大粮商自然不敢轻举妄动,让中国在“粮食战”中取得了突破。
不仅如此,在四大粮商发动二次“大豆战争”的时候,早就因前车之鉴储备了大量大豆的中储粮,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让对方败走而归,守护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三、中储粮是何方神圣中储粮全称为“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成立于2000年。
在中储粮的业务当中,“储备管理”这个板块有着重大意义,管理着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中央储备粮”。
并且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储粮在管理上也更加先进了,不仅能确保数量,还能通过智能监测,控制粮食的湿度、温度等指标,让粮食也能保持高水准的质量。
粮食安全对每个国家而言,都会是头等大事,想要守护这份安全需要做长期性的准备。
中国在铸造粮食安全防线这方面,汲取了经验、教训,也秉承了严格、谨慎的态度,为大国粮仓坚固堤坝。
期间每一个投身到农业生产的人,所贡献的力量都会凝聚起来,让粮食总产量不断增产,给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黑龙江省玉米行业协会 2022年11月23日《为何一个粮食大国有几千万人吃不饱 》
新浪财经2024-07-17《从大豆到玉米小麦,中国是如何与国际四大粮商斗法的?》
人民网-观点频道2024年10月16日《人民网评:共筑粮食安全防线,守护大国粮仓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