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4年二月初六这一日,太后武则天将众多百官召集至乾元殿。彼时,宰相裴炎协同刘祎之、程务挺、张虔勖等人率领兵将进入宫中,随后当众宣读太后所下达的命令,就这样,唐中宗李显被废,沦为了庐陵王。
李显顿时就懵了,要知道他可是在683年的十二月十一日方才继承皇位,这才过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呢,怎么突然就要被废为庐陵王了呢?这实在是让他难以置信,满心都是疑惑与茫然。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亲生母亲武则天,还有那接受父亲遗诏来辅佐自己的辅政大臣裴炎,这两人为何竟会联合到一起,做出废黜他的举动呢?这实在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李显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直截了当地问道:“我究竟犯了什么罪?”
《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言辞犀利且毫无留情面地讲道:“你竟然妄图把天下给予韦玄贞,这般行径,又怎能没有罪过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当初李治在临终之际留下遗诏,其内容为“太子应于柩前即位,但凡遇到军国大事若有难以决断之处,需同时听取天后的意见并遵从其安排”。也正因如此,李显在继承皇位之后,便尊奉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且诸多政事的决策皆由武则天来定夺。
李显毕竟身为大唐皇帝,他也是有着一腔血性的。哪能甘心真的就去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呢?所以,他必然要着手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以此来和武则天形成抗衡之势。
于是乎,他有了这样的打算,准备把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任命为侍中一职,并且还想着让乳母的儿子担任五品官呢。然而,他的这些想法和安排却未能如愿,遭到了宰相裴炎的坚决拒绝。
李显听闻裴炎公然反对自己,顿时怒火中烧。要晓得,一直以来武则天对他的压制就已使他行事处处受限,极为掣肘。没料到如今身为宰相的裴炎竟也不站在他这边,还想着要压制他,这叫他怎能忍受得了呢?
在忍无可忍的状况下,径直对裴炎讲道:“就算我把这天下都交付给韦玄贞,那又能怎样呢?有何不可,难道还会舍不得一个侍中职位不成?”
李显这话自然是气头上说的,可实际上他是真心打算扶持韦氏外戚势力的。而裴炎呢,从李显这番言语里察觉到了一种让他害怕的意味。毕竟李显明显不想当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也压根不愿听从他这个身为宰相之人的安排呢。
时间一长,李显就会变成一个难以掌控的皇帝,这可不是裴炎所希望看到的局面。所以呢,裴炎便把有关李显的这件事,告知给了武则天,就是不想让情况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下去。
武则天自然是不希望李显脱离自己的掌控的。要是李显能心甘情愿地当个傀儡皇帝,那武则天定然乐意留他这个儿子在身边;可要是他不甘于此,不愿受摆布,那武则天便会毫不留情地将他踢出局去,不会有丝毫犹豫。
时隔两日,武则天指派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赶赴巴州,去搜查原太子李贤的住所,其目的在于防范李贤生出叛乱之举。哪曾想,丘神勣抵达巴州之后,竟把李贤囚禁在了另外的房间,而后还逼迫他走上了自杀的绝路。
李治离世后还不到半年时间,武则天便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她先是将次子李贤处死,接着把第三子李显废为庐陵王并驱逐出京城,而后将第四子李旦立作皇帝,却把他软禁在宫中,使其根本无法干预任何政事。
从那以后,武则天开始临朝行使皇帝权力,进行称制之举,由此成为了大唐王朝真正掌控局势的主宰之人,在大唐的历史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启了属于她极具影响力的一段统治时期。
包括李唐宗室在内的不少人,对这一情况自是心怀不满。而当这种不满积攒到了一定程度时,便极易滋生祸乱。扬州便汇聚了这么一伙人,他们心存不轨,妄图挑起事端,制造混乱局面。
彼时,唐朝名将李勣的孙子李敬业、李敬猷,还有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以及御史魏思温等人,皆由于形形色色的缘故,有的遭遇了降职的处分,有的则被免去官职。
他们纷纷汇聚到扬州,彼此述说着各自的遭遇境况。当谈及朝廷那诸多的变故动荡时,便借着匡复庐陵王这一由头,起兵发起了对武则天的反抗之举。
李敬业带领着一群人迅速组建起了三个府署,分别是匡复府、英公府以及扬州大都督府。李敬业自封为匡复府上将,同时兼任扬州大都督之职。在其麾下,唐之奇、杜求仁出任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担任左右司马,魏思温担当军师,骆宾王则是记室。
你还真别说,就这么一种配置情况呢,仅仅十来天的工夫,就汇聚起了十多万人呢。人是有了,那接下来自然就要展开讨伐行动啦。大家也都知道,不管做啥事得师出有名嘛,所以这讨伐,肯定也是得有个正当理由才行的。
骆宾王因此承担起撰写一篇文章的任务,所写之文便是《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而这篇文章在后来又被称作《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檄文,在古代是有着特定用途的文书,像用于晓谕情况、征召人员等,尤其特指用来声讨敌人或者叛逆者的那类文书。其通常的写法是,先是明确指出被讨伐对象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而后着重点明展开讨伐是具备必要性的,而且是完全正义的行为。
实际上就是一方面要有正当合理的出师理由,做到师出有名;另一方面还得争取到来自各个方面广泛的支持才行,这两者缺一不可呢。
骆宾王所写的那篇檄文,在开头部分便这样写道:“那个临朝称制的伪武氏啊,其性情并非温和柔顺,出身更是低微寒苦。想当初她不过是唐太宗后宫里地位低下之人,还曾经借着皇帝更衣的机会得以侍奉左右。”
接下来所描述的内容那可全是武则天犯下的种种罪行。李敬业他本就是“皇唐旧臣,公侯冢子”,面对这样的武则天,他理所当然地举起了匡复大唐的大旗,要为了江山社稷而奋勇作战呢,大家确实都应当追随其脚步才是。
檄文的末尾一段如此表述:“且看当下这天地之间,到底归属何人掌控!将此檄文传至各州各郡,务必让所有人都能知晓此事。”
不得不说,其真可谓振聋发聩。这篇檄文着实写得慷慨激昂,成功地挑起了世人对武则天的诸多不满情绪,就其成效而言,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一篇檄文了。
事实上,这篇檄文的影响力极大,别说是世间众人,哪怕是身为被讨伐对象的武则天,在看了这篇檄文之后,也不禁为之感慨万分,其感染力可见一斑,就连处在对立面的她都受到了不小的触动呢。
据《唐才子传》所记,武则天在看完相关内容之后,大为惊诧,随即便问道:“这究竟是何人所写?”
她轻轻叹息了一声,随后说道:“拥有这样的才华却不加以任用,这可是宰相的过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明明有着非凡的大才,却未得到重用,这显然是宰相的失职。如此贤能之人被闲置一旁,实在是不该,这责任可不就该落在宰相头上嘛,其未能做到人尽其才,确实是有过错的。
没错,武则天在看完那篇檄文之后,其最初的感受并非是因檄文对她进行讨伐而恼怒,恰恰相反,她的第一感觉是懊悔没能重用骆宾王这样一位颇具才华的人。
事实上,武则天已然身处当时那种境况下,对诸如此类的情况早就具备了免疫力。或者也可以讲,她事先就已做好了全方位应对的充足准备。这般檄文,放在别人身上,或许能发挥出抵得上千军万马的威力,可对于武则天而言,却不过是无关痛痒罢了。
即便骆宾王将她的诸多罪状一一历数出来,那又能怎样呢?根本无法对她的权力产生丝毫动摇。她前行的每一步都迈得极为稳当,就这件事而言,对她来讲,实在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公元684年九月,李敬业开始发布檄文,全力为讨伐武则天进行最后的筹备工作。可能是想做到万无一失吧,李敬业居然找来一个长相与已故太子李贤极为相像的人,并且宣称:“李贤根本没死,他逃到了这座城中,还下令让我们起兵呢。”
由此可见,李敬业一方面致力于匡复庐陵王,另一方面还尊奉“李贤”,借此来向天下发号施令。在较短的时间当中,他确实成功地召集起了众多的人马,由此汇聚而成的势力颇为庞大。
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便与宰相裴炎商议应对的办法。而裴炎给出的说法是:“当今皇帝已经年长,却不亲自处理国家政事,所以那些犯上作乱之人便有了借口。要是太后您把政权交还给皇帝,那么不用去征讨,乱象自然就会平息下来。”(源自《资治通鉴》)
没错,裴炎曾提出让武则天把政权交还给唐睿宗李旦,想着如此一来叛乱或许可不需征讨便自行平息。然而武则天怎会轻易还政于李旦呢,她直接把裴炎打入大牢,随后任命李孝逸担任扬州道大总管,让其统领三十万兵马去讨伐李敬业。
这场平叛在刚开始的时候,进展得并不顺利,面临着诸多困难,打起来难度颇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种情况的发展变化,后续的形势出现了转变。
问题其实是出在李敬业身上的。起初,李敬业起兵可谓浩浩荡荡,气势不凡。然而在起兵过程当中,他自己却犯下了严重错误。他并未依照魏思温所设想的那样直接进军洛阳,而是打算以江都作为据点,妄图在此成就霸业,也正因为如此,他选择了兵分两路。
魏思温对杜求仁讲道:“兵力的形势向来如此,合在一起就会强大,一旦分散便会变弱。可那徐敬业不集中全部力量渡过淮河,去召集山东一带的民众以夺取洛阳,如此一来,失败那可就在眼前喽!”
李敬业失败得极为迅速,仅仅历时两个月便以失败告终。在684年十一月十八日这一天,李敬业的部下做出了抉择,他们将李敬业、李敬猷以及骆宾王杀害后,选择了投降,至此,李敬业发起的这场行动彻底落下帷幕。
毋庸置疑,李敬业的确是死了。而后武则天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她不仅追削了李敬业祖父以及父亲的官职爵位,甚至还命人掘开他们的坟墓、砍破棺木,并且将其家族恢复为原来的徐姓,如此一来,李敬业也就成了徐敬业。
实在令人叹息啊,李勣一生建立了赫赫英名,然而谁能想到,在他身故之后,竟然因为其孙子的缘故而受到牵连。原本该安息的他,却就此不得安宁,这般遭遇着实让人感慨万分,曾经的荣耀也难掩这身后的无奈与凄凉。
骆宾王究竟是否离世,向来并无确切定论。《资治通鉴》记载其与李敬业一同被杀,《旧唐书》也表明骆宾王兵败后遭诛杀。然而,《新唐书》却称骆宾王兵败之后下落不明。此外,还有部分记载提及骆宾王削发为僧,以此来躲避灾祸。
说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便是经过这一次的事件之后,骆宾王便彻底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再也未曾现身人前。
《旧唐书》中有记载,武则天向来极为看重他的文才,即便历经种种,对他的才学仍是难以忘怀,甚至还专门派遣使者去寻求他,足见武则天对其才学的重视程度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