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胡俨,我愿意称之为明朝时,最人生无憾的校长

袁载聊历史 2024-04-01 04:10:15

胡俨(1361年—1443年),字若思,号颐菴,江西等处行中书省龙兴路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人。胡俨曾任明朝国子监祭酒,并入明朝内阁,协同皇帝参与机务,是最早的一批明朝内阁大臣之一。

教育系统入仕

胡俨很像我们小时候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他从小好学多问,书琴诗文均有自己的感悟,甚至是天文地理律历医卜都通晓,可谓从小是被夸到大。

明洪武二十年,年仅26岁的胡俨不负众望,在江西乡试中取得举人头衔,甚至单论成绩名列全省第二名。此后的南京会试虽失利,没能如愿取得状元,但也中了中副榜,被朝廷分配到华亭县担任教谕,负责文庙祭祀、传播儒学。

教谕虽然是一县之中较为边缘的官位,但是胡俨依旧很开心且自豪。任职期间华亭教谕期间,胡俨没有因为没中状元而躺平,他对工作是兢兢业业,每日讲学可到半夜,且不分春夏秋冬都这样保持,全心全意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

正因如此,全县父老都很尊敬胡俨,说他是好先生。此后胡俨又相继改任长垣、余干两地的教谕,他的教学质量始终保持如一,深得地方学子的喜爱、尊重。

主政桐城

建文元年,胡俨迎来了自己的转折点,跳跃出明朝教育系统,就任桐城县知县,成为主政一方的父母官。

胡俨到任桐城后,主要成绩有2个:

第1个是兴修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全县良田,极大增加粮食产量。

第2个是解决虎患:当时桐城境内丛林中有老虎出没,这极大的危害当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胡俨得知后斋戒沐浴,然后向神灵祷告,做了一场驱虎法事,奇迹般的吓跑了老虎,因为过程过于神奇,当地人认为这是“神迹”,将胡俨祀之朱邑祠。

入阁为官

建文四年,胡俨受副都御史练子宁举荐,获得入南京城任职的机会,不过当他人走到南京时,天已经快变了,朱棣大军兵临城下,建文朝臣一筹莫展,胡俨升官之事就此被搁置。

但是,遗憾中往往会带有机遇,朱棣称帝之后,由于对建文臣子的杀戮,翰林院出现缺人危机。吏部于是将胡俨上报任职翰林院检讨。胡俨就任前朱棣听闻他通晓天文,还让钦天监对其进行知识复试,结果是钦天监得出胡俨通象纬及风云气候,因此朱棣将其视为极其看重的人才。

别看胡俨的官位只是翰林院检讨, 从正七品的小官。胡俨任职时,正值朱棣筹备内阁来辅助自己办理政务,笔杆子见长的翰林院则是内阁成员主要来源,因此胡俨得以获得入阁参与机务的机会,成为明朝最早的一批内阁大臣,不过此时内阁权力远远还未发展成为后世的明朝权力中枢。

永乐二年九月,胡俨升任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成为明朝最高学府的校长,重回明朝教育系统,不过他也因此远离政务,不再参与内阁事务。

胡俨担任校长期间,最为学子称赞的事,是他改革了学校过于严法治校的制度,当时学生只要缺课就要被发配戍边,毫无情面,就算家中有事也不行。胡俨将其改为,只要有正当理由就可以免除处罚,多了一丝人情味。

永乐八年,朱棣北伐前,下令胡俨祭酒兼翰林侍讲,掌管翰林院,辅助皇太孙监国,胡俨通过翰林院再次涉足明朝政务,成为皇家最顶级的智囊顾问。

相对在仕途上的成功,胡俨作为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校长,其在学术上的贡献与造诣更加的耀眼,我们目前熟知的《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等明朝传世之作的总裁官都是他。

洪熙元年,胡俨荣升为太子宾客,备受尊崇。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更曾向他许下礼部侍郎的高位,然而,胡俨却以淡泊名利之心婉言谢绝。胡俨选择远离朝堂,辞官归乡。胡俨回到在家乡之后活到了八十三岁,直到正统八年去世。

胡俨以县学教谕之职为仕途的序幕,逐步攀升至明朝教育系统的顶点国子监祭酒,职业生涯可算是登峰造极。此后,他更兼任内阁大臣,参与国家机要,可谓是实现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堪称一生圆满无憾。

同名公众号【袁载誉读明朝】期待关注

参考资料:《国朝列卿纪》(卷10)、《明史》(卷147)、《国朝献徵录·卷十二·直内阁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侍讲胡公俨传》、《明史·卷一百九·表第十》、《明名臣琬琰录·卷二十四·国子祭酒胡先生墓碑》

明朝文官系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