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真的不斩来使吗?其实两军交战来使被杀的很多

民间传奇人物 2024-09-01 19:26:56

古装电视剧中有一个说法,叫作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那么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很显然不是,我们来盘点一下古代使者的下场。秦朝末年刘邦向齐王田横派出了使者郦食其劝降,结果被愤怒的田横所杀。东汉大将耿恭,也将匈奴的使者斩杀

汉末三国周瑜面对曹操,毁书斩使,唐朝书法家李邕也曾斩杀了一个日本使团共500人。南宋民族英雄王坚,也将蒙古的劝降使者砍杀,就连嘉靖帝朱厚熜,也曾一刀砍了蒙古俺答部派来的使者。所以斩杀来使在历史上其实是非常常见的

那为什么还会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呢

影视剧中的两国交战

使者代表张骞

历史上曾经的确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这个曾经最晚也是在春秋时期,进入战国之后就很少有人遵守这个说法了。因为在春秋那个时代,诸侯们之间的战争目的是争霸,只要让其他诸侯国都服从自己就可以了

那时候的诸侯会盟,就是看谁的拳头最大,实力最足,然后推举谁当盟主,春秋五霸就是这样来的。所以那个时候的战争只要让对方服了就好,不像之后的战争一样是你死我活;霸主也只是让其他诸侯都服他,不是统一天下什么的

所以在战场上才会有哪些离谱操作,比如晋国和楚国打仗,楚国士兵帮晋国士兵修战车什么的,因为拼命不是目的;既然士兵在战场上都不拼命,那么使者就更加没有咔嚓的必要了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战争

而且那时候文字还没有统一,交流的阻碍也比较大,像这种精通两国文字,熟悉两国方言的使者本身也稀少、珍贵,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拿来翻译东西,即使翻译出来的话不堪入目,你也不至于将手机毁掉吧

而且春秋时期局势变幻莫测,今天齐国拉着郑国打鲁国,明天齐国拉着鲁国打宋国,后天齐国拉着宋国打楚国,外天齐国联合楚国打秦国。真正的解释了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种情况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如果直接把人家的使者杀了,第二天怎么能拉着人家去对付新的敌人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们开始不再顾及那么多,战场上也是出现了阴谋诡计,导致孔子大呼礼崩乐坏。而在《孙子兵法》问世后,战争变成了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了

孔子

孙子兵法

受此影响,战国之后战争也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诸侯国之间相互吞并。这个时候别说使者了,就连敌国的君主都可以杀,以至于战国之后的历朝历代,对待敌人手段一代比一代狠。渐渐地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谈

既然是空谈,那为什么又被人反复提及?这就和古代读书人有关了。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但心系天下,想立一番功业。他们希望自己能和苏秦、张仪、蔺相如一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在他们写的各种书籍当中,文弱的使者自带主角光环

关键时候扭转乾坤。然后和使者有关的不斩来使、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就被反复提及;即便他们知道现实中使者可能没说几句话就被砍了,但不重要,人生嘛重要有点理想,所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越传越广,但真相是来使被杀的情况比比皆是

1 阅读:228
评论列表
  • 2024-09-07 21:31

    古话是,两国交兵不斩节使,临阵交战不斩降将。……多读点书

    豆腐小僧 回复: 民间传奇人物
    后一句是延伸出去的,简单讲就是不杀降
    民间传奇人物 回复:
    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真要细究的话,两兵指两个士兵,两军指两支军队
    民间传奇人物 回复: 豆腐小僧
    如我之前所说,假途灭虢都会发生,投降不杀也不是绝对的
  • 2024-09-02 08:52

    不斩来使是有的,前提是使者就是传达信息,不能越界,更不能无礼。劝降这种已经带有威胁性质了[笑着哭]

    用户11xxx16 回复:
    历史上就数汉朝使者被杀的最多[得瑟]因为汉朝使者不仅敢当着人家面骂国王,还敢当众砍国王[笑着哭]当时就西域各国,还有高句丽的国王,都[呲牙笑]汉朝使者宰了好几个[得瑟]
    民间传奇人物 回复: 用户11xxx16
    那可不,大汉使者出了名的蛮横,但也是国家强大带来的底气。明犯强汉,虽远必诛
  • 2024-09-07 21:33

    这是中原兵家古训,不是出自周礼

    豆腐小僧 回复:
    你说的,春秋争霸大家还顾及,战国就不遵守了。第一,不杀使,大家一直很遵守,从春秋一直到封建王朝结束,斩使主要发生在对外族的交战期间居多,而中原内部争斗很少牵连使节;第二,春秋和西周顾忌的原因,就是因为周礼,使节出使是有一套仪仗的,而且到了对方地界,还有一套到达的仪式,谁杀了节使,就是挑战周王权威,但不斩使,却不是出自周礼,理论上你可以试试挑战,下场自负。
    豆腐小僧 回复:
    周礼是套王国制度,不是什么行为规范
    民间传奇人物 回复:
    好像没提到周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