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南京明故宫机场。
凛冽的风,像把刀子似的刮过脸颊。
周至柔裹紧大衣,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也跟着发紧。
远处,几架运输机的黑点越来越大,载着的是美援的装备,也是他肩上沉甸甸的希望——或者说是压力。
内战打到这个份上,他这个空军总司令,感觉自己就像个在钢丝绳上跳舞的,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从浙江临海小镇出来的穷小子,会走到今天?
其实,他原本不叫周至柔,叫周百福,多喜庆的名字!
可世道不喜庆啊,逼着他一步步改了名,也改了命。
想当年,五四运动那会儿,他才二十郎当岁,满腔热血,就想着救国救民。
保定军校,黄埔军校,一路走来,都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
要说他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就是陈诚。
两人是保定军校的同学,老乡,更是过命的交情。
没有陈诚,他可能还在哪个部队里当个默默无闻的小军官,更别提什么空军总司令了。
陈诚把他引荐给校长,让他参与筹建黄埔军校,后来又力荐他去欧美考察空军。
这人生的转折点啊,都跟陈诚有关。
说起那次欧美考察,真是开了眼界!
见识了人家的飞机大炮,先进的战术理念,周至柔这才明白,现代战争,制空权有多重要!
他开始着了魔似的研究空军,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塞进脑子里。
他知道,中国太落后了,要想不被欺负,必须得有自己的空军,而且还得是强大的空军!
回国后,他就一头扎进了空军的建设里。
抗战时期,带着兄弟们一次次跟日本鬼子拼命,八一四空战,二一八空战……哪一场不是拿命拼出来的?
那时候的飞机,破破烂烂,跟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根本没法比,可兄弟们愣是靠着勇气和技术,打出了中国空军的威风!
可惜啊,抗战胜利了,内战又开始了。
想想就心酸,昨天还一起打鬼子的兄弟,今天就成了敌人,这仗打得,真不是滋味。
他这个空军总司令,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打吧,是中国人打中国人;不打吧,校长那边也不答应。
说真的,他心里清楚,这场仗谁赢谁输,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
他渴望和平,可和平在哪儿呢?
他只能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保护好自己的兄弟,尽量减少伤亡。
后来,大势已去,他跟着校长去了台湾。
在台湾的日子,他不再带兵打仗,开始整理自己的经验,写书,教学生。
也算是把毕生所学,都传了下去。
《世界空军军备》、《国防与航空》,这些都是他呕心沥血写出来的,希望对后来的空军建设能有所帮助。
想想他这一辈子,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到叱咤风云的空军总司令,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见过多少生死离别。
他这一生,说得上是轰轰烈烈,也说不尽的辛酸无奈。
其实,历史上的和解案例也不少。
想想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不也跟曾经的敌人握手言和了吗?
这说明,放下仇恨,共同发展,才是正道。
周至柔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期,不也跟共产党人并肩作战过吗?
要是没有内战,说不定中国早就统一了,人民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历史不能重来,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周至柔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希望后人能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