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人生道路和成功路径时,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常常浮现在人们心头:跨越阶层有捷径吗?对此,历史的智者和现实的实践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李斯的故事,或许会发现,跨越阶层不仅存在捷径,而且这一捷径并非不可捉摸。
李斯年轻时在楚国担任小吏,他的生活平淡无奇,直到有一天他在厕所和粮仓中的两段截然不同的观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在厕所里,老鼠们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吃的是不洁的食物,一旦有人靠近便惊慌失措。而在粮仓中,老鼠们则享受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居住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悠然自得。李斯从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一个人的成就和命运,就像老鼠一样,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和圈层。
这一感悟成为李斯人生的转折点。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小吏的职务,长途跋涉到齐国,拜荀子为师。荀子,作为战国末年儒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其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这正是李斯渴望学习的“帝王之书”。在荀子门下,李斯刻苦学习,终于学有所成。他分析了当时各国的形势,发现只有秦国才具备一统天下的雄心和实力。于是,他西行入秦,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一步步从舍人、郎官、掌史,直至成为大秦帝国的丞相,权倾一时。
李斯的故事告诉我们,跨越阶层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平台和圈层。他的成功并非完全依赖于个人的智谋和才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洞察时代的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事实上,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对环境和圈层的精准把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类似的现象。那些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抓住机遇、选择正确道路的人。比如,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一个沛县的人才就足够了;朱元璋的班底主要来自凤阳;太平天国的主要成员来自金田;孙中山的追随者多为香山人;蒋介石的主要班底则是奉化人。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地区、一个圈子内,往往蕴藏着巨大的人才潜力,关键在于能否被发掘和重用。
社会学上有一个经典的财富计算理论,即一个人的身价大致等同于他周围关系最近的10个人的平均身价。这一理论揭示了环境对人的深刻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待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圈层,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考公人数大幅增加,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即使在公务员体系中,不同的职位也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命运。在中西部的基层任职,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突破正科级;而在省级以上部门,甚至部委办局工作,则可能轻松晋升到更高的职位。这是因为层级更高的机构,编制更加充裕,晋升机会更多。对于考公的人来说,选择职位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基本决定了未来几十年的职业轨迹。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门内的常识,因为他们周围的圈子没有人知道。那些长期与你相处的人,虽然并非有意阻碍你的人生,但由于他们和你有着相同的背景和三观,所给的建议往往无法突破你的圈层。因此,想要从底层翻身,就必须勇于离开熟人,改变圈层。
不能总跟熟人混在一起,因为他们只会讲你喜欢听的话,让你在舒适区里停滞不前。当你发现周围总是拥簇着一群小鱼时,无论你游出多远,都只是在浅水区徘徊。真正优秀的人不会一直陪着你在底层转悠,你能跟他们有交集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年。而想要跨越阶层,就必须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环境和圈层。
请记住,贵人从不以熟人的形象出现,机会更不会来自熟人的馈赠。那些熟人能给你的资源和助力,早就给你了;现在给不了的,以后也不会给。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只有选择正确的圈层,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迈上更高的台阶。跨越阶层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做出改变,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