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0师一些干部,为何联名写信要求调走贺龙,后来如何?

葫芦娃史书 2024-11-08 03:23:21

1938年,120师一些干部,为何联名写信要求调走贺龙,后来如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龙率领120师挺进晋西北抗日前线。凭借独特的山地游击战术,120师屡建战功,不仅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还成功开辟了晋绥抗日根据地。然而,就在抗日形势渐有起色之际,120师内部却暗流涌动。一些干部对贺龙的指挥方式和统战策略产生了质疑,甚至联名上书中共中央,要求将贺龙调离。这场风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矛盾?贺龙与这些干部之间的分歧源于何处?毛泽东又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的?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贺龙与120师的初期抗日行动

1937年8月下旬,120师接到进驻晋西北的命令。当时,日军已攻占平津,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大同、张家口等重要城市。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贺龙率120师沿着陕北、晋西北交界的崎岖山路北上,于9月中旬抵达宁武关一带。

刚到晋西北,120师就遭遇了一场恶战。日军为切断八路军北上通道,在宁武关设伏,妄图一举歼灭120师主力。贺龙接到情报后,立即调整部署,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穿插,利用复杂地形迂回包抄。这场持续三天的战斗,120师共歼敌2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成功打开了进入晋西北的通道。

进入晋西北后,贺龙根据当地山区地形特点,创造性地实施"游击攻势战"战术。他将部队分成若干个机动作战小组,采取"打了就走,走了再打"的战术。10月初,120师在神池县城外设伏,一举歼灭日军运输队50余人,缴获军用物资一批。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日军"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重要的是为部队积累了山地作战经验。

11月,日军对晋西北发动大规模"扫荡"。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贺龙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命令部队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去,发动群众建立地下交通网,打造情报系统。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120师成功建立了多个秘密据点,为开展持久游击战打下了基础。

12月,贺龙又抓住日军补给线延长的弱点,制定了"袭击敌军补给线"的作战计划。他亲自带领一个突击队,在五寨至神池的公路上设伏,连续三天歼敌150余人,击毁军用卡车15辆,缴获大量军需物资。这次行动不仅打乱了日军的补给计划,还为部队解决了冬季物资短缺的问题。

1938年初,贺龙开始着手建立抗日根据地。他在宁武、神池、五寨等地建立县级抗日民主政权,组建地方武装,扩大党的影响。到1938年2月,晋西北根据地的雏形已经形成,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日军对晋西北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他们调集8000余人的精锐部队,分三路向晋西北挺进。面对优势之敌,贺龙采取了"诱敌深入,各个歼灭"的战术。他命令部队暂时后撤,在有利地形设伏,先后在河曲、保德等地打击日军,共歼敌600余人,成功粉碎了日军的第一次"扫荡"。

二、统一战线中的矛盾与分歧

在晋西北抗日战场上,阎锡山部队与八路军120师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1938年3月,阎锡山部队在日军进攻面前节节败退,将大片区域拱手让给敌人。他们不仅没有与八路军协同作战,反而经常阻挠120师的军事行动。

一次典型事件发生在1938年4月。当时120师侦察获知,日军一个大队将从五寨向神池推进。贺龙立即制定了伏击计划,选择在五寨至神池的公路上设伏。然而就在行动前夕,驻守在该地区的阎锡山部队突然撤退,不仅没有通知120师,还带走了地方武装力量。这一举动导致120师的伏击计划功亏一篑。

更令人不解的是,阎锡山部队在某些地区甚至与日伪势力暗中勾结。1938年5月,120师在保德县查获了一份阎部地方部队与日军互不侵犯的秘密协议。这份协议显示,阎部某支部队承诺不干扰日军在指定区域的活动,而日军则承诺不攻击该部队驻地。

面对这种情况,120师内部对如何处理与阎锡山部队的关系产生了分歧。一些干部主张采取强硬态度,认为应该揭露阎部的消极抗战行为。另一些干部则坚持"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方针,认为应该继续维持表面的合作关系。

这种分歧在1938年6月的一次战役中达到顶点。日军对宁武发动进攻时,阎锡山部队再次不战而退。一些120师干部提议趁机接管阎部放弃的阵地,扩大抗日根据地。但贺龙坚持执行中共中央的统一战线政策,下令部队不得擅自占领这些地区,而是派人与阎部协商,希望能够共同防御日军。

7月,阎锡山部队又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擅自将防区内的地方武装力量收编。这些武装力量本是在120师指导下建立的抗日力量。阎部的这一行为,直接影响了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对此,120师的一些干部提出,应该放弃与阎锡山部队的合作,专心发展自己的力量。他们认为,继续维持表面的统一战线,只会束缚120师的手脚。但贺龙认为,即便阎部存在问题,也要从大局出发,避免制造国共之间的矛盾。

8月,形势更加复杂。阎锡山部队开始干涉120师在地方上的工作,阻止群众参加八路军的抗日活动。他们甚至在一些地区散布谣言,说八路军要抢夺他们的地盘。面对这种局面,贺龙多次强调要顾全大局,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这种复杂的统战关系和由此产生的内部分歧,成为了日后120师一些干部对贺龙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贺龙的做法过于软弱,没有维护部队的利益。但事实上,贺龙是在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政策,在艰难的环境中寻求平衡。

三、120师内部的人事风波

1938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人事风波在120师内部爆发。十几名师、团级干部联名向中共中央写信,要求将贺龙调离120师。这封信的出现,标志着部队内部积累已久的矛盾公开化。

导致这场风波的直接导火线是9月初的一次军事行动。当时,贺龙接到情报,日军将向保德县城发动进攻。他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提出要与阎锡山部队协同作战的方案。但部分干部反对这一决定,认为阎部已多次在战斗中临阵脱逃,不应再与其合作。在激烈争论后,贺龙仍坚持原定方案。

战斗结果证实了这些干部的担忧。阎锡山部队果然在战斗最关键时刻撤离,导致120师陷入被动。虽然最终凭借机动灵活的战术打退了日军,但部队付出了较大伤亡。这次事件加深了部分干部对贺龙统战政策的不满。

联名信中,这些干部提出了三点主要意见。首先,他们认为贺龙过分强调统一战线,在与阎锡山部队打交道时态度过于软弱,影响了部队的发展。其次,他们不满贺龙在军事指挥上的某些决策,认为他有时过于冒进,有时又过于保守。最后,他们质疑贺龙在干部使用上的做法,认为他重用老部下,影响了新干部的提拔。

这些意见背后,反映出120师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实际问题。由于部队规模扩大,新老干部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磨合困难。一些新调入的干部,对贺龙的指挥风格和工作方式不够适应。同时,在对待统一战线问题上,确实存在着策略与原则之间的张力。

10月,中共中央派人到120师调查这一情况。调查组在晋西北待了半个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他们发现,虽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贺龙的整体工作是符合党的路线的。特别是在执行统一战线政策方面,贺龙的做法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11月初,一件事情的发生进一步印证了贺龙坚持统一战线政策的正确性。日军对晋西北发动新一轮进攻时,由于前期120师与阎锡山部队保持了基本的合作关系,双方终于在战场上实现了有效配合,共同打退了日军的进攻。这次胜利,使一些原本对贺龙不满的干部开始改变看法。

到11月下旬,这场风波逐渐平息。中共中央既肯定了贺龙的工作,也重视干部们提出的意见。一方面要求贺龙在领导方法上多听取各方面意见,另一方面也对部分急躁情绪进行了适当纠正。这次事件后,120师的团结反而得到了加强。

这场人事风波的平息,既得益于中央的正确处理,也与贺龙本人的态度有关。在整个过程中,他始终保持冷静,没有对提意见的干部采取打击报复的做法,而是通过实际工作来证明自己的立场。

四、毛泽东对这场风波的处理

1938年12月初,关于120师内部矛盾的报告送达延安。毛泽东收到报告后,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关系、如何平衡军事指挥与政治工作的关系、如何协调新老干部之间的关系。

针对第一个问题,毛泽东认为120师在晋西北的经历恰恰说明了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性。他指出,在12月5日的一次战斗中,正是因为120师坚持与阎锡山部队保持合作,才能够在日军进攻时形成合力,保住了重要阵地。这个实例证明,即便统一战线中存在矛盾,也要用战略眼光来看待问题。

关于军事指挥问题,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他以12月中旬120师在五寨的一次战斗为例。当时贺龙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了作战计划,由正面进攻改为迂回包抄,最终取得了歼敌一个中队的战果。这说明在军事指挥上,既不能固守成规,也不能盲目冒进。

在处理新老干部关系方面,毛泽东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他指出,12月下旬120师进行干部调整时的做法值得借鉴。当时贺龙在安排新的作战任务时,特意将新老干部搭配,让他们在实战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做法既发挥了老干部的经验优势,也给了新干部施展才能的机会。

1939年1月,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一份关于处理120师问题的指示。这份指示首先肯定了贺龙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面的正确性,同时也对提意见的干部表示理解。指示要求全师干部要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

这份指示的特点是既讲原则又讲方法。在原则方面,重申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强调在抗日战争时期,必须顾全大局,正确处理与友军的关系。在方法方面,提出要通过实际工作来解决分歧,让实践来检验各种意见的正确与否。

1月下旬,120师按照中央指示,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让各方都能充分表达意见。通过深入讨论,干部们对一些重要问题达成了共识。特别是在如何处理与阎锡山部队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的一致意见。

2月初,120师展开了一次对日军的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新老干部的配合明显改善,指挥更加顺畅,战术运用更加灵活。这次战役的胜利,实际上是对毛泽东处理方针的一次检验。

这场风波的圆满解决,体现了中央在处理类似问题时的智慧。一方面,坚持原则立场,维护党的政策路线;另一方面,照顾各方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方法。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具体问题,还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参考。

五、风波平息后的120师

1939年3月,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120师展现出新的面貌。在3月15日的一次战斗中,该师采取了新的作战方式。贺龙根据各级干部的建议,将部队分成多个小型作战单位,采取游击战术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伏击了一支日军补给队,缴获大量军需物资。这次战斗的成功,标志着部队在经历内部风波后实现了质的提升。

4月初,120师开始在晋西北地区推行新的工作方式。在处理与地方关系时,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部队进驻新区域时,首先召开村民会议,听取群众意见,然后再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这种做法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也为部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与阎锡山部队的关系处理上,120师也形成了新的工作模式。4月下旬,当获悉日军准备对五台地区发动进攻时,贺龙主动与阎部进行协商,共同制定防御计划。这次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双方配合默契,成功挫败了日军的进攻企图。

5月,120师在内部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首先是建立了干部轮训制度,让各级干部有机会交流经验,学习新知识。其次是改革了部队的政治工作方式,将政治学习与实际战斗经验结合起来,提高了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军事训练方面,120师也采取了新办法。6月份,该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实战演习,特意设计了多种复杂战况,让部队在接近实战的环境中练兵。这次演习的特点是新老干部共同参与指挥,互相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月,120师在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上取得重要进展。针对之前存在的补给不畅问题,建立了分散储存、机动补给的新机制。在石楼县的一次战斗中,这一机制得到了检验。部队在与敌人周旋三天后,始终保持了充足的弹药供应,最终取得了战斗胜利。

8月,该师在情报工作方面也有创新。建立了一个由地方群众参与的情报网络,大大提高了获取敌情的能力和准确性。8月下旬,正是依靠这个网络,120师准确掌握了日军的调动计划,先发制人,在平鲁地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9月,120师的政治工作和军事行动达到了新的协调统一。在一次重要战役中,各级指挥员都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上级意图,整个部队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次战役的胜利,充分展现了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到1939年底,120师已经成为晋西北地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劲旅。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屡建战功,在政治上也树立了光辉形象。特别是在发动群众、建设根据地方面,创造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这支部队的转变过程,展示了一个军事单位如何在克服内部矛盾后实现跨越式发展。

14 阅读:3164